2024年7月18日星期四

Brian Eno:《ENO》50年音樂大觀園紀錄片配樂

作為Brian Eno的忠粉追隨者,他交由美國獨立電影製作人Gary Hustwit執導的的首齣官方紀錄片《ENO》,毋庸置疑叫我為之萬分引頸以待。影片的別開生面之處,是每場放映都是獨特的——以電腦程式來生成迥然有別的場景與秩序,所以每次放映時都會呈現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現場體驗,絕對是非一般的音樂傳記紀錄片,也體現到Eno這位影響力無遠弗屆的英國前衛音樂宗師對創作科技的運用。
我不知道何時才有機會看到《ENO》的放映,如今聽著《ENO》的雙黑膠電影原聲專輯,也許暫且可作聊以自慰吧。所收錄的17首曲目,都是出現過在《ENO》的樂曲,橫跨足足50年的Eno作品。除了他的個人曲目之外,近半數是他跟別人聯袂合作(collaborative) 的。尚未看過紀錄片《ENO》之前,我會視這套OST為Eno的精選專輯來欣賞。
 
說起Eno的精選,我會想起他的1986年精選專輯《More Blank Than Frank》(CD版則喚作《Desert Island Selection》) ,那是他的四張art rock / avant rock專輯的總結;還有兩套在1993年發行的3CD box set 《Eno Box I: Instrumental》和《Eno Box II: Vocal》,開宗明義地劃分成器樂作品與歌曲作品的兩盒精選(這兩套box set當年叫我多麼愛不釋手);近年則有《Film Music 1976-2020》這套2020年電影配樂雙專輯精選。 
來到今次的《ENO》OST專輯,則是得以把Brian Eno歷年來的器樂曲目與歌曲曲目、靜態氛圍曲目與搖滾曲目/具節奏感曲目,梅花間竹、不按時序地共冶一爐選輯,構成是前所未有的Eno作品聆聽新體驗,聽出一種幸福感。 
《ENO》OST由Eno的2024年新作、回憶錄式ambient-ballad歌曲〈All I Remember〉揭開序幕(I try to remember the treasure we found in those days / In retrospect tiny as diamonds / Stars in the black heart of space) ,也是專輯裡未經發表的曲目之一。而最早的曲目,是來自其1974年秋天發行第二張個人專輯《Taking Tiger Mountain (By Strategy)》的「三叔」〈Third Uncle〉,而非來自其1974年初首張個人專輯《Here Come the Warm Jets》,但也得以祭出剛好50年音樂生涯時空之總結意義。 
 
就專輯長度所限,《ENO》OST裡沒有Eno的長篇ambient曲目是可以理解,然而其著名「ambient系列」專輯屬短篇曲目如《Ambient 2: The Plateaux of Mirror》(與Harold Budd合作) 和《Ambient 4: On Land》也沒有作品被收錄在內,則不明所以。而所輯錄的也並非以他在上世紀70、80年代的石破天驚作經典作品為主,反之有近半數的曲目是Eno自2000年代以降的作品,見證到他與時俱進、孜孜不息的創作力。也因為《ENO》OST的選曲不是主打其經典作,所以當中乃收錄了不少他的滄海遺珠佳作。 

Eno的70年代作品,除了〈Third Uncle〉之外,就只有1975年第三張個人專輯《Another Green World》的〈Sky Saw〉,以及跟德國前衛電音二人樂團Cluster合作的1977年專輯《Cluster & Eno》的〈Ho Renomo〉共三首而已。前兩者(一首張牙舞爪、一首奇幻如騰雲駕霧)皆是Eno的art rock / avant rock經典,後者是他與krautrock系電音通婚的夢幻迷魂ambient樂曲。 

貫徹Eno熱衷對外合作的作風,在《ENO》裡收錄了很多他的collaborative作品。除了Cluster之外,為樂迷津津樂道的包括他跟David Byrne(Talking Heads)合作獲譽為sampling與world fusion音樂先鋒的1981年專輯《My Life in the Bush of Ghosts》,一曲〈Regiment〉正包含黎巴嫩山地歌手Dunya Younes唱詠的取樣,而27年後二人再續前緣聯袂在2008年發表song-based專輯《Everything That Happens Will Happen Today》,〈Everything That Happens〉是如斯雋永窩心的electronic-gospel流行曲;1983年夥拍加拿大製作人Daniel Lanois 及其胞弟Roger Eno發表美國記者兼導演Al Reinert為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執導的載人太空任務「阿波羅計劃」紀錄片《 Apollo 》的配樂專輯《 Apollo: Atmospheres and Soundtracks 》,〈The Secret Place〉是色調幽悒荒涼的ambient樂章;1990年跟John Cale(The Velvet Underground)成員聯袂合作的art rock流行曲專輯《Wrong Way Up》,〈Spinning Away〉是多麼如流水行雲的清爽art-pop歌曲。 

Eno合作過的不獨只有上述的傳奇性名字,自2000年代起所合作的又是新一輪景象。2010年跟結他手Leo Abrahams和電音樂手Jon Hopkins合作的虛擬配樂專輯《Small Craft on a Milk Sea》,在電鋼琴下〈Emerald and Lime〉是如斯溫暖而愛意洋溢、叫人怦然心動的幽美樂章;跟首居於紐約市及柏林的英國鋼琴演奏家Tom Rogerson合作的2018年專輯《Finding Shore》是以Tom Rogerson with Brian Eno名義發表,Eno不是主角但可見他對這張作品的重視,〈Motion In Field〉是有著minimalism音樂肌理的夢幻幽美樂章;去年跟90後倫敦製作人Fred again.. 合作的《Secret Life》是美麗而嶄新的ambient專輯,〈Cmon〉蘊含倫敦alternative soul二人女子組合Bad Honey一曲〈Hjem (Please Make It Better)〉以及倫敦blues-soul女唱作人Winnie Raeder的人聲sample。 

而Eno的個人曲目當中有不少他的遺珠之作。比如當年胎死腹中的1991年專輯《My Squelchy Life》一曲〈Stiff〉,是首明快、清爽、幽默的結他主導的流行曲作品,甚至那時為此曲拍下的影片如今亦重見天日、以mv重現。
 
而被視為《My Squelchy Life》姊妹專輯的《Nerve Net》(1992年),一向是我心目中Eno備受低估的個人專輯,預視了互聯網紀元的未來主義electronic-avant-rock風格,〈Fractal Zoom〉是多麼酷的電幻歌曲。 

2022年《FOREVERANDEVERNOMORE》是Eno最近期的官方個人專輯,祭出他史無前例的「ambient歌曲」(既是靜謐ambient又是以歌曲主導、每首曲目都聽到他開腔獻唱) ,〈There Were Bells〉是來得混然天成的ambient詩歌。翌年再推出《FOREVERANDEVERNOMORE》的「無人聲版」《FOREVER VOICELESS》,〈Hardly Me〉就是〈I’m Hardly Me〉的淒美器樂版(原曲是Eno跟其細女Darla Eno合唱)。 

而《ENO》裡另一未曾發表的曲目,是取自其Eno’s Sonos Radio Station的The Lighthouse系列作品〈Lighthouse #429〉,叫人聯想起Holger Czukay與Jon Hassell聲音的experimental-jazz-rock作品。 
 
 《ENO》OST的結尾歌,是2021年與Roger Eno在希臘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古跡雅典衛城(The Acropolis)希羅德·阿提庫斯劇場(Odeon of Herodes Atticus)舉行的Epidaurus Festival,重玩其1977年專輯《Before and After Science》跟Cluster成員合作的淡淡然哀愁avant-ballad經典作〈By This River〉。


2024年7月12日星期五

來跟COMMON PEOPLE LIKE YOU齊歡唱

泰國清邁四人獨立樂隊COMMON PEOPLE LIKE YOU將會在8月8號於Mom Livehouse舉行他們的香港專場音樂會。記得當我第一次見到COMMON PEOPLE LIKE YOU這個樂隊名字時,隨即發出了一個會心微笑,腦海裡便響起了英倫名團Pulp的1995年Britpop神曲〈Common People〉所大唱”I wanna sleep with common people like you” / “Wanna live with common people like you” ,然後心想——他們定是很90年代Britpop風格的泰國樂團吧。 
COMMON PEOPLE LIKE YOU是一支創作英文歌的泰國樂隊,但他們的聲音其實又並不盡然是非常之90年代Britpop。反之,他們那糅合著Brit rock、garage rock與post-punk薰陶、呈現著相當粗獷性的indie rock風格,聽來得較接近2000年初葉一眾「post-punk復興」樂團。可肯定的是,這支清邁樂隊是很有英倫搖滾血統,而且是師承90年代至2000年代的獨立搖滾vibes而來。 

至於樂隊以COMMON PEOPLE LIKE YOU命名,正是他們將自己比喻為Jarvis Cocker筆下的窮小子/下層階級,沒有特權、沒有菁英的普通人,所以樂隊起初的歌曲也會涉及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題材。長毛主唱兼結他手Ti那漫不經心的演繹,每每帶著輕蔑的態度。 
樂隊在2020年夏天發表的首張單曲〈Rainbow Party〉,來得搶耳又groovy的post-punk曲目,在未段便足以叫大家跟著singalong高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 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 / This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 / 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 ,呈現出是他們的angry young men憤世嫉俗情緒。 
 
出道四年,COMMON PEOPLE LIKE YOU迄今仍是甚具初生之犢的獨立樂隊,共發表過七張單曲,期間亦在2022年初出版了一張五曲EP《For The Greater Good》,算是樂隊的一個階段的總結。 

《For The Greater Good》EP裡除了〈Rainbow Party〉外,第二支單曲〈World-Shaped Box〉以清爽明快的曲子來道出世界就像是個死胡同,我們都被困在苦悶的「世界形狀盒子」裡;第三支單曲〈How Can We Live Forever?〉有如The Strokes的流水行雲歌曲,質疑如何可以一成不變地永遠活下去,人們是需要改變,否則只有在浪費時間。而在EP面世超過半年才釋出mv的〈NOTLOVENOTLOVE〉,是他們最Britpop的garage rock歌曲,浪漫而傷感不已。
 
如果說《For The Greater Good》是他們的小總結,那麼跟著就是樂隊的新階段開始。來到2023年下旬COMMON PEOPLE LIKE YOU相繼發行了三支單曲:先來〈I Have A Dream〉這首好比早年Arctic Monkeys般張力十足的Brit rock / garage rock,清爽流暢的post-punk曲目〈Stay Down〉聽得到流著是Joy Division / New Order的血脈 ,問道:”Reckless and openness, Why we insist? / Sad jokes and emptiness, Why we exist?” ,而〈Notalk〉就是他們最治癒的post-punk / Britpop歌曲。沒有了以往那麼騷動,在題材上乃多了一份深度與內斂。
 
今年4月推出新單曲〈SUN〉 繼續跟大家探討人生哲理(“Be kind cause our life is all a vapor / Behave, belong, and then begone / Although we might not able to walk any further / Just remember, there’s always the sun”),懾人心魄的歌,結他主奏跟Ti的主唱絲絲入扣而來,再延伸出尾段長長的演奏。 
 
期待看到COMMON PEOPLE LIKE YOU的現場演出,還有樂隊會在今個夏天面世的首張專輯。 

班門弄斧Bandmennofool presents: 
COMMON PEOPLE LIKE YOU︱Live in Hong Kong 
supporting act: Diane Squat 
日期:2024 年 8 月 8 日 (四) 
地點:MOM Livehouse 
時間:入場 1900 / 開始 1945 
票價:早鳥 $350 / 當日 $450 

2024年7月11日星期四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Suede take Hong Kong

喺好耐好耐之前,有隊英國樂隊好鍾意嚟香港開concert,自樂隊第二張專輯起,佢哋每出一張專輯就嚟香港做一次show,足跡遍佈伊館會展九展亞博,頻密程度是同期Britpop樂隊之冠、由佢哋建立好Britpop與香港樂迷嘅友好關係,甚至頻密到謠傳其主音歌手喺香港買咗樓,仲要言之鑿鑿話係黃埔花園。 

後來,呢隊英國樂隊已經唔再嚟香港喇。舊年去台灣、澳門,今年去上海、阜陽等華人地區,都唔再返嚟香港。究竟香港發生咗咩事呀? 
 【畀我搵返呢期《NME》出嚟】1997年Suede舉行香港站音樂會,《NME》派記者隨團來港報導,做咗三大頁專題,簡直是可一不可再的事。嗰期《NME》嘅封面人物,係尚未戴頭盔嘅Daft Punk,而Suede就係右上角細圖,題目係:The Empire Strikes Back! Suede take Hong Kong。


2024年6月26日星期三

AURORA:用心靈療癒土地

挪威音樂精靈唱作女生AURORA在2022年初發表其第三張專輯《The Gods We Can Touch》,被視為她的一個重大分水嶺、象徵其音樂生涯「新紀元」,專輯得以登上英國排行榜的十大位置,令這個北歐音樂名字進一步炙手可熱起來,走得更遠。《The Gods We Can Touch》是我當年甚喜愛的高質專輯,但同時見到〈Cure For Me〉成為了TikTok大熱歌,又抑或之後她跟吳青峰合作,也倒叫我膽心日後AURORA會朝向更流行的音樂路線進發。 
直至我聽畢現年28歲的AURORA在今個6月面世的第四張專輯《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我也釋出我的疑慮。甚至乎她這張兩年來的全新專輯可見到其創作野心,叫人聽得甚有驚喜。 

當AURORA正在為《The Gods We Can Touch》巡演的時候,她已啓動了《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的創作念頭。靈感來自當年4月她閱讀到一群原住民行動主義人士共同撰寫的信,題為《We Are the Earth》,呼籲一場革命:集體應對全球暖化,以「療癒大地」,他們形容”through our hearts”與大地相連,而地球是”the heart that pulsates within us” ,這封信讓AURORA思考到一個問題:”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 從而引伸成專輯的名字與概念 。《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是AURORA一張很個人化與心靈化的專輯,祭出從軟弱到堅強、從自我毀滅到自我療癒的內省音樂旅程。 
一如以往AURORA的音樂風格,《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呈現出是介乎電音與民謠的聲音。而因為她是以回應大地為題(專輯的song credit也是寫上written by AURORA and The Earth),今次的作品是富有相當的民謠元素,所說的不獨是北歐的Nordic folk,甚至是近跡world music系的原住民民族音樂/民謠薰陶;與此同時,其電音曲風亦來得更為電氣橫流。重點是62分鐘的專輯16首曲目,每首作品的曲風皆呈現各具異稟的色彩。 
《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由〈Echo Of My Shadow〉揭開序幕,是一首如斯詩情畫意、引人入勝的ethereal wave / dream-pop ballad曲目,從而引伸出〈To Be Alright〉這首公認為足以聯想起Kate Bush在 80年代art pop風格的歌曲,那synth drums鼓聲不是很80’s嗎?
 
以專輯的編製,跟著就是一連三首主打單曲。最先在去年秋天釋出的先行單曲〈Your Blood〉,以結他主導的歌,起初來得folk-based,然後變作有著明快節拍的 indie-pop,她唱道:“When all inside you burns like a star / It's after you burn out that you are / Reborn again, hm, reborn again”,旋律溫婉動聽而又富有思潮起伏。第二支單曲〈The Conflict Of The Mind〉是首縈繞心頭而帶著淡淡然哀愁的synth-ballad / folktronica,美得沒話說,曲中mellotron由AURORA親自彈奏,最後她雋永地唱道:”Don't let your spirit die / This is just a conflict of the mind / Is your heart alive? / You'll overcome a conflict of the mind”。 第三支單曲〈Some Type Of Skin〉是關於和平的歌(We're good people / And we deserve peace / It's difficult, it seems),epic風的synth-pop,AURORA唱出了力量,而其和唱亦有著某種民族唱詠色彩。
 
來到第四支單曲〈Starvation〉(跟《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同日發表) ,方真正叫我為之大感驚豔。德國製作人Nicolas Rebscher操刀下,這首有著民謠曲調的歌曲由 IDM / deep techno曲風(伴以marching drum)而推至高壓hard techno,最後突然煞停,已叫人聽得甚痛快。這是道出靈魂饑餓/靈魂正在挨餓的歌,也是專輯命題的核心,帶點存在主義(Why do we have to die / For us to see the light? / And we hunger for love),當她唱到” Break me / Break me / Chasing the enemy / Got a deal with the devil but I got the stamina” 是多麼的扣人心弦。
 
《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是AURORA很土地很民謠/民族的專輯。〈The Essence〉宛如一首古樸民謠,〈Earthly Delights〉是空靈的 electro-pop / folktronica歌曲,有著民族節奏肌理的〈The Dark Dresses Lightly〉是她的world music / world fusion風作品,〈A Soul With No King〉展現出中世紀民謠風格但卻暗湧出另類搖滾的聲音來,〈Dreams〉是美不勝收的dream-pop / folk-ballad,〈Do You Feel?〉以古老民謠式曲子配以 upbeat 的disco節拍。而〈The Blade〉由post-punk低迴bassline帶出神秘的民族chanting唱詠再來引伸出AURORA孤高歌聲,歌曲則拓展成伴以鏗鏘的金屬味電音敲擊的industrial rock曲風。
 
回想AURORA曾在The Chemical Brothers的2019年專輯《No Geography》客串獻聲兼共同創作三曲,多年後喜見The Chemical Brothers的Tom Rowlands在她的專輯裡合作。得到挪威唱作人Ane Brun客串的〈My Name〉有Tom Rowlands參與監製,「好電」的electro-pop;〈My Body Is Not Mine〉則是她跟Tom Rowlands合寫的電幻art-pop,AURORA的演繹再次叫人聯想起 Kate Bush,歌曲尾段突然跳格至歇斯底里高壓電聲橫流。


2024年6月8日星期六

The Beatles 歷史性訪港演出60週年紀念

1964年6月,全球最炙手可熱、引發「披頭狂熱」 Beatlemania 現象的英國利物浦樂團 The Beatles 歷史性登陸香港,並在位於彌敦道與金巴利道交界的樂宮戲院舉行了兩場他們的香港場音樂會,當時他們的中文譯名仍是喚作「狂人樂隊」而非日後通用的「披頭四」。如今正是60週年紀念的事。 

而重點為,香港這塊彈丸之地/從前這塊英國殖民地,是The Beatles首個踏足舉行公演的亞洲城市,比日本足足早了兩年(The Beatles要到1966年才踏足日本演出),簡直是香港之光!而我不知道,在1964年有否視之為年度音樂盛事。 
資深的樂迷都知道,當年訪港的「披頭四」只有 John Lennon 、 Paul McCartney 和 George Harrison 三子。而 Ringo Starr 則因病倒而未能隨行參與這個巡演,鼓手空缺由 Jimmie Nicol 臨時頂替。沒錯,那時 The Beatles 已是多麼舉足輕重的紅爆大團,然而一下子要切換成員、換上臨時鼓手上陣,你以為真的只要「啪一下手指」就能作出決定那麼簡單嗎? 

當年6月3日,The Beatles 才於前一天在英國出版了第三張專輯《 A Hard Day's Night 》,就在樂隊舉行丹麥/荷蘭演出以及跟著遠赴澳大拉西亞巡演的前夕(之前途經香港一站), Ringo Starr 因扁桃腺炎兼發高燒而入住利物浦當地醫院接受治療,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康復再作演出。於是樂隊的經理人 Brian Epstein 及唱片監製 George Martin 隨即馬上商榷找來鼓手頂替的可行性,而不是把部分巡演場次取消。在 George Martin 的建意下,而打算找 Jimmie Nicol 這位錄音室 session 鼓手,因為他才參與過灌錄翻玩 The Beatles 歌曲的 EP 唱片,所以他本身已經很熟悉他們的歌曲與編曲,較能掌握到演出。 

雖然兩位靈魂人物 John Lennon 和 Paul McCartney 已接受聘用臨時鼓手的建意,但結他手 George Harrison 卻不同意要一隊沒有 Ringo Starr 的 The Beatles 演出,並對 Brian Epstein 和 George Martin 揚言:「如果 Ringo 去不了,我也一樣,你們找兩個(樂手)代替吧。」畢竟在1964年 The Beatles 已是一隊四位一體的樂團。當時 Brian Epstein 要面對一個抉擇:取消巡演而使到數以萬計的樂迷難過,抑或繼續巡演而令到 Beatles 成員感到不快。他們就是盡力去說服 George Harrison 如果他不去這次巡演的話,那就會讓所有人失望,最終他也首肯了。然後由致電 Jimmie Nicol 西倫敦寓所聯絡上他,到邀請他在 Abbey Road Studios 試演與綵排,再讓他回家執拾行理準備起程,都是一天之間發生的事。 

6月4日, Jimmie Nicol 已隨同 The Beatles 在丹麥哥本哈根演出,在兩天於荷蘭表演之後,樂隊便在6月7日從荷蘭飛返倫敦轉機去香港,並在6月8日抵達香港啓德機場,有過千名樂迷來接機。他們下塌尖沙嘴總統酒店(後來改建成凱悅酒店、現址為 iSquare ),樂隊訪港的第一個活動,是先在6月8日於總統大酒店舉行的「香港小姐x世界小姐」複賽擔任嘉賓,但沒有表演;繼而就在6月9日於樂宮戲院(現址為美麗華酒店)舉行兩場樂隊的音樂會,由菲律賓樂團 The Maori Hi-Five and Sounds Incorporated 暖場 (註:The Beatles 在樂宮戲院演出的門票所印上的6月10號日期是「錯版」,所以要另行蓋上「9th June」的印章,也是何解在坊間有指 The Beatles 的香港音樂會是6月10日舉行(包括 Wikipedia 的資料)。 
由於音樂會的票價甚昂貴,叫年輕普羅大眾樂迷難以負擔,所以兩場演出皆未能售罄,餘下大量最貴的75元門票——那等同升斗市民的一星期薪酬,主辦單位為免前排觀眾席太多空位疏疏落落,而把75元門票送贈予有名望的英軍。) 
6月10日黃昏 The Beatles 上機離港,之後飛到澳洲展開澳大拉西亞巡演,而痊癒後的 Ringo Starr 則在6月15日抵達墨爾本歸位。 

我想說的是,當年在香港看過 The Beatles 演出的樂迷,皆有感三生有幸,而沒聽過人說因為看不到 Ringo Starr 而大感失望。假如當年因為 Ringo Starr 抱恙入院而令到這個巡演取消,也許 The Beatles 在他日亦沒有機會再來港演出,「披頭狂熱」現象未能真正席捲香港,沒有這股巨大的流行文化衝擊作推波助瀾, Teddy Robin and The Playboys 、 Lotus 、 The Kontinentals 等香港樂隊也許亦未能火紅地掘起,於是香港60年代的樂隊潮流風氣、甚至日後香港樂壇的發展便會為之不一樣。那麼各位香港樂迷都該要多謝 Brian Epstein 的當機立斷吧。 

當然,如果那時病倒的不是 Ringo Starr ,而是主將 John Lennon 或 Paul McCartney,我相信 Brian Epstein 也無法挽回讓巡演成行。
 
 
香港貴為The Beatles首個舉行音樂會的亞洲城市,有著相當的歷史性意義。當然,跟國際音樂市場龐大的日本相比,香港這個土地不足的城市固然望塵莫及。然而過去幾十年來,確實曾有許多空降香港演出的西方音樂單位,是教我們一眾香港樂迷所津津樂道、引以自豪的事,鄰近地區並沒有的。從前都好讓大家相信,香港是個國際都會,在國際音樂市場上是具有領先的地位。 

反觀近年間,有不少知名西方音樂單位的亞洲巡演,香港都落空了,消失於別人的亞洲巡演版圖上,本地樂迷大感失落,不勝唏噓。 
(原文2019年6月刊於《扭耳仔》/ 現經重新修改)

2024年5月27日星期一

Sunny Day Service:我們的青春狂走曲

睽違九年,Sunny Day Service在5月22號再度來港舉行,於西九Freespace大盒舉行其2024 Asia Tour香港站專場音樂會。一如所料,他們的演出絕對精采得沒話說,從setlist選曲,到曾我部惠一、田中貴和新鼓手大工原幹雄那極之賣力忘我、一絲不苟的表演,皆看得大滿足! 
明明曾我部惠一和田中貴都是跟我屬同輩的五字頭大叔(我比他們年輕一年),然而當晚所見,今時今日Sunny Day Service的現場演出,無論是玩出樂隊在他們20來歲時所寫的90年代舊作,抑或人到中年後在過去年間發表的近作曲目,皆是來得如斯的熱血、如斯的青春!(如2022年的〈風船讃歌〉是多麼青春的歌) 

毋須身穿潮服毋須染髮毋須做出討喜hipster樂迷之曲風來裝作後生,也毋須做個搖滾手勢來告訴大家他們有幾搖滾。大叔就大叔吧!如今SDS大叔奏出的青春熱血氣息,就是外表樸實無華的他們通過其復古搖滾風格發放出來。況且曾我部惠一美好的歌曲,就是永遠有著一股青春的燃燒。這晚SDS的演出,我看得既亢奮(不諳日語的我不時singalong起來),同時又悸動不已,叫我為鼻子酸的感動位,是彷彿曾我部惠一以音樂來告訴大家:「我哋係大叔呀,但我哋骨子裡仲可以好青春喎,繼續奏出樂隊的青春狂走曲。」 
對比2015年SDS的香港演出,曾我部惠一的主唱比以往多出了一股粗獷感染力,灌注了他的人生閱歷,況且看他用那台Gibson古董結他amp已叫我們大開眼(耳)界;早年玩metal / punk樂隊出身的大工原幹雄,他的鼓比起已故鼓手丸山晴茂來得有火,令SDS的歌曲更具張力。 

音樂會尚未來到中段,在一曲〈NOW〉之後即玩出我喜愛的《24時》專輯開場曲〈さよなら! 街の恋人たち〉,歌曲延伸出長長的演奏,可看到三人在尾段玩到嗍哂氣、氣喘吁吁,完全不遺餘力。當然,來到音樂會尾聲玩出〈セツナ〉,長達10多分鐘的現場版尾段帶來的psychedelic rock式演奏jamming,就更加high到一個點。 

當日他們屢次修改setlist,在演出之前,除了他們之外大抵沒有人知道正式的表演歌單。在〈セツナ〉之後,他們誠意十足地帶來兩次encore,也是並非如期的事。第一次encore玩出來自《愛と笑いの夜》的〈サマー・ソルジャー Summer Soldier〉已經心滿意足;第二次encore,先來另一《24時》曲目〈シルバー・スターSilver Star〉,再以好chill地玩出〈コーヒーと恋愛〉作結。那皆是驚喜來。 
我笑言,當晚成為一班「過氣文青」/「前輩文青」的聚會,目測以70後80後居多,即是當年有睇過《mcb》、知道我係乜水的樂迷。但也有年輕一代的樂迷在場,包括在簽名session時看見一名身穿校服的學生妹,喜見SDS在香港有中學生粉絲,而簽名後她還興奮地主動地跟SDS三人握手,看得到這位妹妹好開心。 

感謝Catalyst Action與島米制作聯袂主辦了這場Sunny Day Service的2024 Asia Tour香港場演出,還有在音樂會前夕在高先電影院辦了一場樂隊紀錄片《DOCUMENT: SUNNY DAY SERVICE》的放映會,給樂迷溫故知新之同時,也加深了對Sunny Day Service的認識、好好作為香港場音樂會的熱身。 

1. 恋におちたら 
2. スロウライダー
3. 魔法 
4. 海辺のレストラン 
5. GOO 
6. NOW 
7. さよなら!街の恋人たち 
8. 白い恋人 
9. 東京 
10. 若者たち 
11. 桜 super love 
12. 花火 
13. コンビニのコーヒー 
14. 春の風 
15. こわれそう 
16. 風船讃歌 
17. 青春狂走曲 
18. セツナ 
Encore 1 
19. サマー・ソルジャー 
Encore 2 
20. シルバー・スター 
21. コーヒーと恋愛



2024年5月18日星期六

Steve Albini (July 22, 1962 — May 7, 2024) R.I.P.

美國獨立搖滾界傳奇性人物Steve Albini在5月7日因心臟病於家中猝逝,享年61歲。從樂手到錄音師/製作人到錄音室創辦人,他在當代underground rock / alternative rock / indie rock體系,是留下無遠弗屆影響力的一代cult figure。 
當年我得以認識以Steve Albini為首的芝加哥地下搖滾樂隊Big Black,全因是在1987年拜讀《助聽器》創刊號的封面專題所賜——其實那時樂隊已邁向解散的前夕。我年少輕狂聽另類音樂的歲月,Big Black以Roland TR-606大剌剌鼓機節拍、如刀鋸般銳利的結他聲,祭出血淋淋崩壞的post-hardcore / noise rock歌曲,毋庸置疑能叫我聽得痛快不已、宣洩度甚高,何況他們還斗膽把樂隊的第二張兼最後一張專輯喚作《Songs About Fucking》!當中包括他們翻玩Kraftwerk的〈The Model〉。 
然後,我方知道當Steve Albini退居幕後時,是一名別樹一幟的製作人/錄音師。Slint的《Tweez》、Pixies的《Surfer Rosa》、The Breeders的《Pod》、Jon Spencer Blues Explosion的《The Jon Spencer Blues Explosion》等樂隊首張專輯,皆是由Steve Albini操刀而締造驚豔的效果,足以構成他們的奠定性聲音。 

更叫我對Steve Albini刮目相看,是他先後在90年代初所主理製作的三張專輯:The Wedding Present的《Seamonsters》(1991年)、PJ Harvey的《Rid of Me》(1993年)和Nirvana的《In Utero》(1993年)——這三個本身已我喜歡的音樂單位,經過Steve Albini斧鑿之下,皆聽得到他們在聲音上之驚豔演化,彰顯出無與倫比的粗獷音量美學,而《In Utero》 更公認為Steve Albini操刀製作的鉅著,雖然我覺得《Seamonsters》和《Rid of Me》聽來的刺激痛快程度並不遑多讓。 

1997年,Steve Albini在芝加哥建立了他的自家錄音室Electrical Audio,以採用analog錄音技術見稱,打後由他監製的專輯有不少都是在Electrical Audio灌錄。說來,我多年來所寫過的樂評,我總會標榜那專輯是由Steve Albini監製/錄音、在Electrical Audio灌錄,儼如受到這位獨立搖滾奇才之加持。在我的音樂文章裡Steve Albini這個名字曝光率可謂甚高。(北京樂隊P.K. 14的2013專輯《1984》交由Steve Albini擔任錄音師並在Electrical Audio灌錄,大抵他們是唯一跟Steve Albini合作過的華人樂團。) 
 
Big Black解散之後,Steve Albini曾組成曇花一現的Rapeman(成員包括來自Scratch Acid的成員) 。然而跟著他在1992年組成的Shellac,才是其作為主唱與結他手的終生樂團。我最喜愛的Shellac專輯,定是其1994年首張專輯《At Action Park》,那時Steve Albini在post-hardcore / noise rock風格下已有math rock的傾向,另一張叫我深刻的是2000年的《1000 Hurts》第三張專輯,在黑膠唱片回歸之前,那年我誤打誤撞地購來其vinyl + CD的box set版本,所以聽得特別多。 
跟《At Action Park》相距30年,Shellac出版樂隊繼《Dude Incredible》後10年來全新專輯/樂隊的第六張專輯《To All Trains》——專輯在Steve Albini逝世10日後面世,成為他的遺腹之作。意想不到的是,早已把Steve Albini自家作品(Big Black / Rapeman / Shellac)在Spotify全線下架的他,如今竟然在Spotify搜尋到《To All Trains》以及Shellac全線作品,甚至連Big Black的全線作品也在Spotify重新上架串流,那簡直是Steve Albini留給樂迷的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