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我最喜歡的The Verve,不是深受Britpop迷推祟的名著Urban Hymns,而是早年甚太空迷幻的他們,喜歡那個耐人尋味的’Mad’ Richard、喜歡Nick的音響實驗。在我心目中All In My Mind、A Man Called Sun、She’s A Superstar、Gravity Grave、Blue等迷幻歌曲的重要性,並不下於On Your Own、History、Bitter Sweet Symphony、The Drugs Don’t Work等他們的縈繞心頭名曲。 心血來潮翻出我的The Verve官方唱片全集,剛好鋪滿一桌茶几。點解She’s A Superstar是12”黑膠?因為那年托在英國留學的友人返港前為我買唱片,結果他「好心地」全部為我買了黑膠,「黑膠好聲嘛~」他如此解釋。
我是矢志不渝的德國Krautrock / Progressive電子音樂使徒,怎會不喜歡Klaus Schulze這位柏林Synthesizer Music先鋒呢?而我又是昔日英國獨立廠牌4AD的忠實擁躉,Dead Can Dance在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足以凌架於Cocteau Twins之上。 我愛Klaus Schulze也愛Dead Can Dance,兩者都同是伴隨著我成長的名字。當我得悉Klaus Schulze乃跟DCD的女主唱Lisa Gerrard聯袂合作灌錄唱片時,對於這個夢幻組合,我的反應是「嘩」一聲叫了出來。
二人的合作成果,有見於以雙CD形式出版的Farscape專輯。 Klaus Schulze加上Lisa Gerrard,是一次多麼純粹的合作。在Farscape內所聽到,就是Schulze的漫天無際、仿如置身宇宙深處的長篇電子樂曲,再配以Lisa神秘而美麗的天籟嗓音即興的演唱。那短則十三分鐘長則三十分鐘的樂曲長度,顯然是百分百Klaus Schulze的東西——甚至是Schulze完成了音樂部分,才找Lisa來Hambühren灌唱,所以原本預了六個工作天,但Lisa只用了兩天便灌好了。
所以Farscape聽來,也是很預期中的事,預期中的Klaus Schulze加Lisa Gerrard。反而我略嫌出版雙CD,令到專輯顯得挺冗長啊。 閒話一則:Klaus Schulze & Lisa Gerrard只有一張官方宣傳照片(德國SPV廠牌的人如此告訴我),那就是CD冊子內所見到那幅。這圖片把一張二人坐在梳化上很Casual的合照,Key在Farscape封面上的Space Age室內背景上,但效果奇醜,很合成相之模樣,而且還要是網友自製的合成相。
加上購來SYR7: J'Accuse Ted Hughes的時候正是我「Post搬屋」的日子,屋企尚未執拾好又添置張黑膠回來,唯有先「攝」進唱片櫃裡以免周圍擱置。結果唱片購來多時仍未開封。 直至購了新品SYR8: Andre Sider Af Sonic Youth(今次有出CD了),SYR7才告開苞,索性SYR7和SYR8一起聽。(SYR7第二面的一曲喚作Agnès B. Musique,有沒有時裝人有興趣一聽?) SYR8: Andre Sider Af Sonic Youth是South Youth與瑞典Avant-Jazz樂手Mats Gustafsson與日本噪音怪傑Merzbow的合作,為2005年在丹麥Roskilde Festival的現場演出。
Brett Anderson在其首張個人同名專輯裡兩首叫人怦然心動、發思古幽情的歌曲Colour Of The Night和The More We Posses, The Less We Own Of Ourselves,想不到那正正是為他的下一張專輯的新取向露出了端倪。 去年我跟Brett訪問時他說這兩曲的風格,不是源自古典音樂薰陶,而是希望做出採用String Session的歌曲而已。
Neil Halstead “Oh Mighty Engine” 前Slowdive / 現Mojave 3靈魂人物Neil Halstead從4AD轉投Jack Johnson的Brushfire Records,他的第二張個人專輯Oh! Mighty Engine會因此而更Acoustic化嗎?沒有首張個人專輯Sleeping On Roads的公路氣息,風格更見簡樸無華與淡淡然,奏出一首首Laidback的Acoustic Country-Folk Ballad曲目,而且很多時只以Neil一支尼龍線木結他作主導,沒有甚麼配器,甚至有時連鼓也沒有。在芸芸Ballad當中,在輕快鼓機節拍下的Always The Good和清爽的Queen Bee便成為搶耳之作。
Damon Albarn “Monkey: Journey To The West” 由華裔導演陳士爭與Damon Albarn及Jamie Hewlett合作的音樂劇Monkey: Journey To The West,其實根本就是另一個Gorillaz的Project。Damon做電影配樂,前科早已有Ravenous(與Michael Nyman合作)、101 Reykjavík等,今次處理音樂劇《西遊記》,儼如把其配樂創作與Gorillaz的音樂製作共冶一爐。西方管弦樂與中樂與電音製作的交錯,加上劇中的人聲作Sample,再加上多首國語歌——從幽美的The Living Sea和Heavenly Peach Banquet(有點似Lovin’ You)到後現代Avant-Pop的Monkey Bee,Pigsy In Space是豬八戒的太空Ballad,而Monk’s Song更儼如京劇曲目般,March Of The Iron Army又是對樣板戲歌曲或革命歌的倣效吧。Battle In Heaven像Philip Glass的簡約主義曲目,Triptaka’s Curse亦是很Avant-Garde的一曲,I Love Buddha是典型Damon式迴轉木馬音樂。這是Sci-Fi版《西遊記》嗎?所以當中出現了Into The Eastern Sea、Out Of The Eastern Sea等Vintage太空電子樂章,而March Of The Volunteers那簡直有如回到Vangelis在China專輯時的東方電子音樂呢。 The Little Ones “Morning Tide” 美國洛杉磯Twee-Pop樂團The Little Ones是我在本年初的開心大發現,想不到我仍喜歡這種清新可喜的結他樂隊。終於等到其首張專輯Morning Tide面世,年初一聽鍾情的邂逅之作Ordinary Song那份美麗而憂傷仍叫我難以忘懷,新單曲Morning Tide也是清爽亮麗如早晨陽光的歌曲,Boracay猶如早年James的Jangle-Pop,Tangerine Visions令我想到80年代的Postcard之音,Waltz固然搖曳著浪漫情懷。主唱Edward Nolan Reyes有一把很Brian Wilson的嗓音,如Farm Song便似是對Pet Sounds時The Beach Boys的偉大流行樂作回應。
HASYMO “The City Of Light / Tokyo Town Pages” HASYMO即Y.M.O.也,HAS為 Human Audio Sponge之縮寫。沒錯,坂本龍一、高橋幸宏和細野晴臣又再次走在一起。The City Of Light / Tokyo Town Pages是他們的最新Double A-Side單曲,保留了高橋幸宏和細野晴臣在Sketch Show時的簡約樂風,The City Of Light是一首潔淨得猶如無菌狀態的美化溫婉Glitch-Pop電子流行曲,坂本的琴音、細野連綿的Bassline,依然很Y.M.O.,高橋的鼓卻多了點爵士功架。電影Toyko!插曲Tokyo Town Pages同是如斯美麗的Glitch電音曲目,曲中更有與坂本合作多時的維也納樂手Christian Fennesz彈結他。 Primal Scream “Beautiful Future” 我知道有很多樂迷皆對Primal Scream這張08全新專輯Beautiful Future為嗤之以鼻(其一原因是一度流傳他們會重返Krautrock路線而叫樂迷落空),沒錯,今次並無甚麼破格元素可言。但實不相瞞,我倒認為並不壞,至少可以找到一個點子,就是Bobby Gillespie等人要做出一張直截了當的「流行樂」專輯出來,甚至是我過去幾個星期以來的早晨音樂,愈聽愈爽。主題曲Beautiful Future和The Glory of Love(尤其是另由Stephen Street監製的單曲版)是他們歷來最Pop的歌曲,Uptown有如早年Prince的Pop Soul歌曲,更Soulful有Zombie Man,單曲Can’t Go Back像Xtrmntr時聲音的流行版本。繼續Garage Rock是Suicide Bomb。與巴西樂團CSS女將Lovefoxxx合唱的I Love to Hurt (You Love to Be Hurt)是今次最電子的一曲,有Queens Of The Stone Age的Josh Homme出手的Necro Hex Blues那結他Riff絕對QOTSA到不得了,何況Bobby還與英國民謠搖滾先鋒Fairport Convention的Linda Thompson合唱了Fleetwood Mac的79年名曲Over And Over呢。 Simian Mobile Disco “Sample And Hold” 由英國獨立結他樂團Simian成員James Ellis Ford和Jas Anthony Shaw分拆出來所另組成的Indie-Disco二人組Simian Mobile Disco,Sample And Hold是他們為去年的首張專輯Attack Decay Sustain Release帶來之Remix唱片,完完整整將其首張專輯Remix一遍。我愛I Got This Down的Invisible Conga People混音版,Electro不再,卻由幽美的鋼琴帶出,多麼氛圍美化而歐陸的Dream House樂章;It's The Beat在DFA Records的Shit Robot主理下,有如Talking Heads的Afro節奏遇上粗獷House動能般;Oscillation為Tits & Acid帶來的Remix版配以Tim Weller一手巨大有力的真鼓演奏加上結他Distortion,簡直有如重返回Big Beat年代。要Leftfield的有Pinch的幽暗Dubstep版I Believe,Beyond The Wizards Sleeve(Erol Alkan加Richard Norris)操刀的Love像魂遊太虛。Electronic Rock老祖Silver Apples為美麗而神秘的Ambient曲目Scott炮製Remix來得變化多端無定向,倫敦實驗樂團Chrome Hoof混音的Clock先是黑暗工業音樂,然後變成管弦能量與搖滾曲風絲絲入扣而來。
自喜歡上Bowie這位音樂傳奇以來,我所聽過翻玩自他的作品可謂不計其數,在我心目中多年來最酷的一次Bowie作品改編,是歌德教母Nico在其1981年專輯Drama of Exile裡重玩的Heroes,後來她還出版過一張喚作Live Heroes的現場專輯(我擁有是透明橙膠版本)。但對於近代樂迷而言,最廣為人熟悉固然是Nirvana在MTV Unplugged In New York裡重玩的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吧。 沒有刻意收集闡釋其歌曲的致敬專輯,多得Uncut和Mojo月刊先後在2003年及08年隨刊附送過Starman和Rebel Rebel這兩張改編Bowie作品的精選合輯,那好讓我收集回不少曾聽過但曇花一現(如曾出版在單曲B-Side或合輯內)的Bowie改編歌。
Starman裡有Ian McCulloch(Echo & The Bunnymen)、Culture Club、Guy Chadwick(The House Of Love)、Edwyn Collins、The Divine Comedy、Midge Ure(Ultravox)、Associates、Peter Murphy(Bauhaus)、Blondie、Sigue Sigue Sputnik、Duran Duran、Christian Death、Black Box Recorder。其中Midge Ure在單曲If I Was的12”背面玩的未來派浪漫電子版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當年可謂叫我喜歡到不得了;Duran Duran在Careless Memories單曲背面玩的Fame又是被遺忘多時的回憶;反而Peter Murphy在Love Hysteria專輯裡玩Bowie與Iggy Pop合寫的Funtime卻蠻深刻。
Rebel Rebel有King Crimson、Nico、Mott The Hoople、Sigue Sigue Sputnik、Mercury Rev、The Sea And Cake。想不到King Crimson也在音樂會上重玩回當年由Robert Fripp彈結他的Heroes呢! Life Beyond Mars: Bowie Covered又如何?不俗不俗,相當不俗。在電音改編的大前提下,每首詮釋都有一定的新鮮感。
而選曲方面也不獨只有從熱門歌著眼,比如美國製作人Kelley Polar以Italo-Disco曲風玩出的Magic Dance是電影Labyrinth《魔幻迷官》插曲,Joakim & The Disco玩的A New Career In A New Town是Low裡的純音樂,底特律Techno才子Carl Craig帶同Zoos Of Berlin所選玩了的Looking For Water是來自2003年專輯Reality的近作。
其他出色的改編還有紐約市布魯克林三人女子組合Au Revoir Simone的甜美版Oh! You Pretty Things,Lex Records旗下Heartbreak的科幻歐陸電子版Loving The Alien(我全碟的至愛),密爾沃基電音製作人Leo Minor的急疾的Electro-Punk版,加州唱作人Drew Brown 的Folktronica版Sweet Thing,挪威Avant-Jazz樂團The Thing的Avant-Garde版Life On Mars。
Travis的Live In Hong Kong音樂會,叫人看得蠻窩心啊。 Fran Healy在台上好多嘢講,他的蘇格蘭口音很可愛啊,Encore時他也強調他們是來自蘇格蘭而非英倫,蘇格蘭的空氣清新得多;Dougie Payne帶同懷有身孕兼就快生得的妻子來港,一臉幸福男人的模樣;Andy Dunlop不忘表現其搖滾結他手風範,偶然玩玩Feedback,如玩All I Want To Do Is Rock依然有火。
我至愛的Side很早已出場了。 Encore時段五人一起站出台前(連同琴手Claes Björklund),在Fran的木結他伴奏下一起唱出溫婉雋永的Flowers In The Window,好Warm,五人叠住膊頭唱歌仔的模樣很Boyband啊!也想不到作為壓軸戲的Anthem之作Why Does It Always Rain On Me?在柔揚的曲調下竟可以觸發全場彈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