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AURORA是2019年11月《Clockenflap》音樂及藝術節的表演單位之一。那時我仍為一個傳媒集團旗下的音樂媒體頻道工作,(男)同事們不但滿心期待快將要看到AURORA的現場演出,更期待可以跟她有meet & greet的機會,拍個開心合照。可是那屆《Clockenflap》已進入如箭在弦的七天倒數階段,大會無奈地宣佈:「由於近日的情況變化,為接下來數週帶來許多未知因素,Clockenflap 2019將會取消。」。結果待到2025年2月,AURORA才終告得以踏足香港表演。即使那才不過是五年三個月之隔的事,然而一切已恍如隔世。
畢竟期間經歷過COVID大流行疫情,世界已經不一樣。更何況,AURORA在2022年發表的第三張專輯《The Gods We Can Touch》被視為重大分水嶺、象徵其音樂生涯之「新紀元」,而去年從「人們與大地相連」、「療癒大地」之題目出發的個人化兼心靈化專輯《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所呈現的巨大創作野心,她的音樂更昂然走到另一層次,見證到這位挪威音樂精靈已躋身女神級之列。比起在2019年,當下我更殷切盼望看到AURORA的現場演出。
說來這輪AURORA的亞洲巡演,就在訪日演出的前夕,她釋出跟日本女團ATARASHII GAKKO! 聯乘合作的英日雙語版的〈Some Type Of Skin〉,ATARASHII GAKKO! 也順理成章在AURORA的東京站音樂會客串共演此曲,就已叫我”wow!”咗出嚟。
看AURORA的《What Happened to The Earth? 2025》香港場音樂會,好有滿滿的幸福感覺。她的獻唱、她的形體舞蹈、樂隊的演奏、背後的影像,叫人看得欣賞心悅目,皆無懈可擊。
音樂會以播放〈Goddess of Dusk〉的影片揭開序幕,她就猶如黃昏女神降臨般現身舞台。在音樂會上,AURORA是屬於說話多多的歌手,甫出場唱過了兩首歌便停下來細說她本來可以在2019年來香港演出的事,我一向好怕那些「多嘢講」的主唱,因為會影響到音樂演出的flow,但對於AURORA,你又會給她說話時好sweet的真摯情感所觸動,因她仍有一夥赤子之心。她的伴奏樂隊,有兩位女和唱兼鍵琴手、一位結他手、一位鼓手,看似簡單的樂團組合但又不簡單,比如人人都可以是歌手,站出來圍繞著她唱出a cappella版的〈The River〉。
一如所料,我至愛的〈Starvation〉現場演出版是那麼精采絕倫、扣人心弦;到encore時玩〈Cure For Me〉見到AURORA跳出mv裡的舞步,已叫人為之心花怒放。
這個2月,也是AURORA的成名作〈Runaway〉面世10週年,這首她在11歲時所寫的歌,到16歲才公諸於世,到此曲在2015年出版成單曲時她才18歲。AURORA來港演出後,她亦釋出了〈Runaway〉的管弦樂伴奏版,以及紀錄片《Portrait Of A Song - Runaway》,片中她道出這首歌的心路歷程,重訪mv拍攝那個挪威山頭,還有粉絲拍片一人一故事分享此曲對他們的意義、向AURORA道謝,有個粉絲故事更令AURORA看到哭了出來。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星期日生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