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Jane Blondel和 Mike Mystery這對蘇格蘭夫婦在香港成立了Songs For Children,從起初作為Indie Club Night派對,到開始舉辦音樂會、把英美以至歐洲的獨立樂團帶到香港表演。毋庸置疑,Songs For Children已成為近年香港所不可多得的外國獨立音樂演出搞手。今年,他們的新搞作是成立了其獨立唱片廠牌Records For Children,而廠牌旗下首個名字,是香港Shoegaze / Dream-Pop樂隊Thud。
早前在4月1日Songs For Children第2度主辦Yuck的香港場音樂會,當晚交由Thud作暖場演出,就是以伯樂的身分正式將這隊本地年輕獨立樂隊介紹給大家認識。
即使Songs For Children / Records For Children是由外國人所創辦與主理,但Thud卻是百分百的香港人樂隊。而《Floret》這張處女作5曲EP,也是Records For Children的首張出品。
作為一所由蘇格蘭人經營的香港獨立廠牌,我們看到了Records For Children為Thud與英國國獨立音樂圈作出接軌的意義——《Floret》EP由前The Auteurs成員、英國製作人James Banbury(他也是Records For Children的創辦人之一)負責混音,而主打歌曲〈Lime〉亦另有交由Yuck主將Max Bloom操刀的Remix版;當然Thud能夠得到多家外國媒體的報導與評論,也要多到Jane與Mike的功勞。
Brett攝製下《Cobain: Montage of Heck》的匠心獨到與有別於一般紀錄片形式,是用上不少動畫製作,讓真實影片與動畫影片互相交接,Brett說是受到Alan Parker的1982年電影《Pink Floyd: The Wall》影響。其中主要是把Kurt在筆記簿上的文字、塗鴉與漫畫,以及正式的圖畫作品,變成生動的動畫來;另外把他的兩段故事攝製成動畫——分別是在他的錄音筆記下道出他在青少年時代的不愉快經歷與反叛抑鬱內心世界,以及他早年宅在家中創作歌曲、收錄Demo、進行音樂實驗與繪畫的階段。
片中出現的被訪者,就只有Kurt的母親、父親(及後母)、親妹、前女友、Krist Novoselic(字幕介紹他是Kurt的好友而非Nirvana成員——畢竟二人相識於微時),以及 Courtney Love,貴精不貴多。Brett說這些都是能夠出席Kurt喪禮的人,「家庭」是這齣紀錄片的主題。別忘記,Kurt現年23歲的女兒Frances Bean Cobain,正是《Cobain: Montage of Heck》的執行監製之一,反之即使起初是Courtney找來Brett執導拍攝,但她一直沒有插手、放棄參與編輯工作,她叫Brett拍好了才給她看。
作為一齣搖滾藝人的紀錄片,加拿大作曲家Jeff Danna的配樂也很精采,重點是他重新闡釋了不少Nirvana的歌曲,如上述那段描寫他青少年時代的動畫配以是弦樂版〈Smells Like Teen Spirit〉,然後出現〈Smells Like Teen Spirit〉的經典MV時所配以卻是歌曲在鋼琴伴奏下的Choir版,還有安眠曲版〈All Apologies〉。期待《Cobain: Montage of Heck》的電影原聲專輯面世。
從他們以Sound Collage實驗曲目來揭開序幕〈I Don't Like My Bandmates〉,到最後以Acoustic Ballad小品〈The Revenge〉作結,都反映了他們要打造出一個完整的專輯旅程。
〈Eyes (Emo Punk Angry Love Song)〉不是Emo Punk但卻是Shoegaze情歌,而〈I Always Want To〉更是多麼幽美動人的Dream-Pop作品。〈Book of Fate〉和〈Trash From Your Heart〉是其如沐春風之作,前者有著如陽光般溫暖的Classic-Pop結他主奏,後者的淡淡然的青春情感是多麼美麗。
〈Sweet Elephant〉向已故的Lou Reed致敬,連阿波的主唱也模仿起Lou Reed來(Teenage Riot正有參與在Lou Reed逝世後由筆者所發表的《Sunday Evening》致敬音樂會),但曲式上卻又滲進了The Stone Roses的〈Elephant Stone〉之薰陶。由趣怪琴音帶出〈UM (Small Tent and Plastic Wrap)〉這首Groovy的Art-Pop歌曲,是描寫去年香港的雨傘運動。7分多鐘的〈Driving in a Nice Car〉是他們的懾人心魄迷幻搖滾Epic之作,大家一定要聽其現場演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