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8日星期日

Black Country, New Road:大熔爐 共同體

Black Country, New Road這隊英倫七人樂團能夠予我驚為天人的印象,那不僅是他們如何得以把post-rock、post-punk、jazz甚至東歐猶太克萊茲默音樂(klezmer music)共冶一爐。重點是當我看過Black Country, New Road的樂隊照片後,才方知道他們是那麼年輕——如果單單給我聽Black Country, New Road的作品,其音樂造詣只有叫我想像到他們是由大叔們所組成的樂隊。然而Black Country, New Road的宣導照片,成員卻每每是一臉青春可人、笑容滿臉,那大可瞞騙你是一支好像Belle & Sebastian般的indie-pop樂隊。所以如果我是音樂媒體編輯,也自然會讓他們多曝光先報。 
即使Black Country, New Road是一隊新樂團,但他們卻已有不少典故可談論。他們的前身是已嶄露頭角的Nervous Conditions,然而因為主唱Connor Browne捲入性侵犯指控,於是樂隊也遭大家解散,其中六人在2018年另組成Black Country, New Road,而兩者的音樂取向乃大同小異;小提琴手Georgia Ellery是現屬Warp旗下的電音二人樂隊Jockstrap的一員;低音結他手Tyler Hyde是電音天團Underworld成員Karl Hyde的女兒;色士風手Lewis Evans有他的個人音樂單位Good With Parents;主唱兼結他手Isaac Wood亦有他的個人音樂單位The Guest。實驗搖滾樂團Black Midi是Black Country, New Road的圈中友好,老友鬼鬼的他們因為屢次同場演出,前者也喚作成Black Midi, New Road。 

再去分析Black Country, New Road的音樂基因。何以既post-rock又post-punk呢?他們的post-rock底蘊,聽來是師承自post-rock先鋒Slint——有主唱又具post-hardcore張力的後搖滾;而其post-punk色彩,在Isaac Wood主唱下可聯想到Mark E Smith的The Fall。也多得Lewis Evans和Georgia Ellery的色士風及小提琴,這是Black Country, New Road的jazz及klezmer music之由來。溫婉與張力、優雅與暴烈而收放自如鋪排,是Black Country, New Road的強項;到目前為止,Black Country, New Road的意念仍可以層出不窮。 
首張專輯《For the First Time》只有六首曲目、全長40分鐘,好比舊日黑膠唱片專輯的長度——而我就是喜歡這種恰如其分的專輯的長度。連隨重灌兩首之前的單曲,在Andy Savours(My Bloody Valentine / The Pains of Being Pure at Heart)監製下六首曲目用了六天灌錄而成。《For the First Time》能夠登上英國專輯排行榜第四位,又是一個驚喜。 

〈Instrumental〉已是一首如斯先聲奪人的器樂開場曲,絲絲入扣的演奏已夠引人入勝,色士風與小提琴交織下而綻放出妙不可言的東歐klezmer music樂韻,來得蕩氣迴腸,樂曲完結的一刻不禁叫我”wow”出來。
 
兩首重灌的單曲。〈Athens, France〉就是有如Slint那種post-rock巨大張力,但同時又祭出靡爛幽悒的爵士樂氛圍,來得富有起承轉合。近十分鐘的〈Sunglasses〉由長長結他drone帶出,曲風上先是呈現出post-rock的肌理,配以Isaac Wood的半吟半唱,然後便爵士樂起來,形成猶如King Crimson有著jazz rock血脈的progressive rock組態,甚至是那些年的Canterbury sound。  
專輯的主打單曲〈Science Fair〉壓根兒是一個post-rock與post-punk、璀璨電影配樂、崩壞free-jazz之大熔爐。新單曲〈Track X〉是Black Country, New Road最溫婉雅緻的歌曲,讓色士風、小提琴與鍵琴奏出儼如Steve Reich或Philip Glass的minimal music曲式。
 
結尾曲〈Opus〉再次是扣人心弦、起承轉合的曲目,那klezmer music的主旋律,是對〈Instrumental〉作首尾呼應。

2021年2月24日星期三

Daft Punk (1993 – 2021):光榮引退

【選擇性失聰】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但卻久未見過一隊樂隊宣佈解體,從而喚來這麼大的洗版式回響(搞不好還以為又有音樂人R.I.P.)。所說的並不是甚麼搖滾大團拆夥,而是法國巴黎傳奇性電音舞曲二人組Daft Punk之解散。 
這個星期一,Daft Punk在其YouTube頻道上釋出了一條喚作《Epilogue》的告別短片,片中節錄自Daft Punk執導及創作的2006年科幻獨立電影《Daft Punk's Electroma》(簡稱《Electroma》)兩名Hero Robot一起在沙漠上同行但雙方卻愈走愈遠,從而要分道揚鑣,然後其中一位離去後引爆,接著出現”1993-2021”之字樣,並響起一曲〈Touch〉的choir唱詠版再配以一人獨自上路的夕陽風景,十級洋蔥。這個「Daft Punk要告一段落」的訊息也不言而喻,為樂隊的28年歷史寫下句號,而官方並沒有交代拆夥的原因。  
Daft Punk解散的消息,已不獨只見於音樂媒體,連各大媒體也要爭先報導,圈中知名友好音樂單位紛紛向他們致敬,來得一時無倆。大家都說Daft Punk連解散也公佈得那麼有型。

“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Daft Punk的終結就像Kurt Cobain在遺書裡引用Neil Young作品〈My My Hey Hey(Out of the blue)〉》的一句歌詞。沒錯,Daft Punk已久未發表過新曲目,上張專輯已是2013年的《Random Access Memories》。而《Random Access Memories》公認為Daft Punk的登峰造極鉅著,樂迷都一直引頸以待他們再下一城的新作面世,抑或期待有機會看到他們的現場演出,其電音界王者地位從未受到動搖。他們並不是出版過一些換來劣評或銷量強差人意作品,抑或成為過氣名字,又抑或成員貌合神離鬧出不和之下,而黯然解散收場的樂隊。現在,Daft Punk是一種光榮引退的姿態。 

為甚麼Daft Punk要拆夥?也許是他們知道已無法再締造突破,也許是他們厭倦了做這兩個機械人,還是Thomas Bangalter和Guy-Manuel de Homem-Christo創作理念已大相逕庭而要分道揚鑣各自發展。而Daft Punk留下給我們,是四張錄音室專輯、一張電影原聲專輯、兩張現場演出專輯。 

不知道我算不算Daft Punk的第一代樂迷,總之我初認識這個名字時,他們仍是屬於英國techno / house獨立廠牌Soma Quality Recordings旗下,先在英國發跡,那時外界把Daft Punk形容為「巴黎Chemical Brothers」、「techno-funk恐怖分子」,在其電音舞曲下有indie音樂/搖滾樂的態度。首張專輯《Homework》在1997年初面世時是多麼刺激而叫人雀躍的事。2001年的第二張專輯《Discovery》創造了多方面的突破:折衷性多元音樂風格(electro / disco / techno / funk / soul / gospel / soft rock / metal)、形象(初現機械人造型)、視覺(松本零士的動畫),而所釋出的幾個由松本零士操刀的動畫mv,其實是在2003年正式上映的動畫音樂劇《Interstella 5555: The 5tory of the 5ecret 5tar 5ystem》之預告。2005年第三張專輯《Human After All》被批評為江郎才盡之作,慘遭滑鐵盧,專輯面世前夕我去過東京,見證了Daft Punk在日本的龐大宣傳攻勢。到了2013年的第四張專輯《Random Access Memories》不惜工本地引進最頂尖兒的session樂手作打真軍伴奏、一眾新舊音樂人群星烘照的客席陣容,來配以他們的modular電子合成器演奏與vocoder主唱,祭出一張趣味盎然、光芒萬丈的神級專輯,想不到這是Daft Punk的最終章。 
我對Daft Punk的一則個人回憶,是2001年3月2日一期以Daft Punk做封面人物的《mcb》即將出版20週年,當中我專題特寫他們在該年3月12日面世的第二張專輯《Discovery》。我很喜歡這期《mcb》,當年Daft Punk所發出的宣傳照是一系列「P圖」,主要是把他們key在日本東京的場景,而有幾張是以香港為背景,如我用作《mcb》封面的,背後是金鐘的力寶中心及遠東金融中心,另一幅是銅鑼灣軒尼詩道與波斯富街交界(見到「白花油」招牌),想不到Daft Punk竟跟我們產生出如斯親切感。而這期2001年的《mcb》,也是Florian出世後我全程投入做的第一本《mcb》,當中正記載了我初為人父的歡愉心情。

2021年2月21日星期日

Miss Grit:韓美混血藝術搖滾女生

起初見到Miss Grit這個名字及圖片,誤以為她是走電音路線的女生。然而這位本名Margaret Sohn、來自紐約市Brooklyn的韓美混血兒,是一位手執結他的唱作歌手。成長於美國密芝根州的Margaret自小的夢想就是成為樂隊的結他手,彈奏別人筆下的音樂。隨著她在NYU修讀music technology,那從而衍生出創作與製作自己歌曲的願景。 
化身唱作/製作單位Miss Grit,縱使處女單曲〈Talk Talk〉是以synth作主導,但之後她的作品乃陸續展現其結他手之真章。而Miss Grit的音樂並不獨只是獨立搖滾那麼簡單,我會把她的風格歸納為art rock與dream-pop之列。 
《Imposter》是Miss Grit在這個2月初面世的首張六曲EP,最先釋出的主題曲〈Imposter〉已夠先聲奪人(現為EP的結尾曲),她的扣人心弦結他一出已極富art rock色彩,歌曲的旋律則帶有新迷幻氣息,好讓我對其首張EP(或迷你專輯) 甚為期待——畢竟在現今年代走這種路線的年輕女性音樂人並不多 。
 
 《Imposter》EP以電幻而迷惑的dream-pop歌曲〈Don’t Wander〉揭開序幕,先給人聽到Miss Grit淒美的一面。在EP裡由Margaret Sohn(Miss Grit)包辦作曲、監製、主唱、結他與鍵琴,再加上低音結他手Zoltan Sindhu和鼓手Gregory Tock,隨即的〈Buy The Banter〉便表現出那懾人的rhythm section。
 
夢幻的〈Blonde〉本是教我用上Cocteau Twins與Heidi Berry來作相提並論,然後歌曲乃art rock甚至shoegaze起來。〈Grow Up To〉由有如Spacemen 3的迷幻結他riff帶出,歌曲則有著那種90年代初的美國東岸另類搖滾風骨,接著〈Dark Side of the Party〉再彰顯她一手霸氣的結他主奏,但曲風製作卻是屬於的80年代感覺。

2021年2月18日星期四

Ear Up Mixtape 2021:合輯,虛擬卡式帶,導賞

【選擇性失聰】我有一個數十年來的個人喜好,就是選輯compilation。對於我來說,合輯不是隨隨便便把一堆曲目輯錄在一起便行,而是有其學問,要講究整體曲目鋪排與flow的設計。 

年輕時,我是經歷過用cassette輯歌製作自家合輯的那一代樂迷,有時更會自製卡式帶封面,好認真,相當自得其樂。後來全面進入CD紀元,大家都不再聽cassette (隨身聽由卡帶walkman變成discman),便沒有再輯歌了,直至來到MD時代,便曾短暫地給我重拾這個興趣。然後再相隔了很多年,自2013年我開始用Spotify而他們設有自選playlist的功能兼可作對外分享,那便給好讓我輯歌輯過痛快,那即使是長達數小時以至十多小時的playlist,我都仍很注重flow的編排。 

選輯compilation也可以成為我的工作。說到我的得意傑作,是為英國獨立名廠4AD選輯的2CD合輯《Sleeps with 4AD》(亞洲區發行)。 

我的「新作」,是《Ear Up Mixtape 2021》。
 過去一年為《搶耳音樂廠牌計劃 2020/21》擔任創意總監,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各項活動都出現了不一樣的狀況,然後因為資源調動,從而衍生出《Ear Up Mixtape 2021》這套合輯出來。目前釋出的是網上試聽版,稍後會推出限量的實體。 

網上試聽 Ear Up Mixtape 2021  

《Ear Up Mixtape 2021》結集12個搶耳音樂單位的作品,所獻上是通過mentorship所出來的新歌,抑或是新的錄音及重新製作的曲目,作品多元地混雜著不同的音樂風格,所以想到以”Mixtape”作命名。至於合輯的實體format,也忽發奇想地以”Tape”形式出版——但不是出版真的卡式帶,而是一盒收錄WAV檔的「仿卡式帶」USB——因為得悉很多年輕樂迷不但沒有卡式機,就連CD drive也沒有,那不如直接給大家高質音檔(由Alok負責合輯的mastering)。而作為執行監製的我所操刀的一個關鍵性工序,就是把12個音樂單位所提交作品,編輯成為一張合輯。 
那就好玩了。即使這只是一盒「仿卡式帶」的USB,但我卻以真卡式帶的形式來編排曲目,虛擬有A、B兩面,所以鋪排出來的flow也做出劃分成A、B面那種起承轉合。 

這就是我的導賞流程: 

【Side A】Mixtape合輯以Andy is Typing…走向電氣搖滾路線的〈Yesterday Was Sweet (Ear Up Version)〉熱血而搶耳地揭開序幕,接著是超能天氣funky / groovy的爽朗廣東歌〈瓦解〉,繼而是WHIZZ如沐春風、清新可新的indie-pop曲目〈With The Flow (chEAR UP mix)〉,TAOTAO在去年12月已釋出的urban / neo-soul廣東歌〈Ain't No 24/7 Happiness〉,以及Plural 宛如來到剛剛夜幕低垂時刻〈Rewind〉,勾勒出都是富有色彩感的大城市/大都會聲音,這部分再以年輕樂隊爽快貓淡淡然而走向明快節奏的國語歌〈無能為力〉作結。 

【Side B】切入mixtape的第二部分,帶來是二人器樂樂團wongguyshawn x sumj.chan那跨越folk / post-rock / nu-jazz / electronica的七分鐘長篇曲目〈song#2〉,是我心目中合輯裡的centrepiece,然後是Zelos所重灌的〈You Are Not Here Anymore (Sunrise Version)〉所幽幽地喚來之旭日初昇風景,再通過Elly C去年12月已發表的縈繞心頭hipster R&B單曲〈Nobody’s Watching〉,色彩也暗淡下來,讓這氛圍廷引成張蔓姿的電幻版dark pop ballad〈生者如盜 (Falling mix)〉,繼而反彈出Noisy Charlie的迷幻indie rock / emo曲目〈Split〉,最後以METER ROOM由鼓機主導的闇黑post-punk曲目〈TRANSPORTATION (feat. Alok Leung)〉作結——最後的剎停結尾,是多麼完美的結幕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