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星期四

The Very Best of 2015

是日大除夕,送上我的2015音樂作品精選,這個超過6小時的歌單,我花了不少時間來「砌靚個flow」。

然而今年有好一些作品在Spotify欠奉,又抑或曾經上架但後來卻又被抽起了(如Sufjan Stevens、A Place to Bury Strangers)。所以並不是我在2015年喜愛的全部。

我好想以Föllakzoid的〈Electric〉來作為開場啊!

2015年12月27日星期日

Merry Krautrock Christmas:Harmonia / Irmin Schmidt

誠然,近年我已鮮有購買box set出品,但這陣子我還是購買了兩套在早前面世的box set,來作為今年送給自己聖誕禮物,並趕及在聖誕前夕當日帶回家。

這兩套box set分別是Harmonia的《Complete Works》和Irmin Schmidt的《Electro Violet》,前者是黑膠、後者是CD,無獨有偶兩個都是德國Krautrock界的傳奇性名字。其實我從沒有每年都買聖誕禮物給自己的習慣,只是隨便找個藉口而已。 
Harmonia是由Neu!的Michael Rother和Cluster的Hans-Joachim Roedelius及 Dieter Möbius所組成的Krautrock超級組合,後期連英國的Brian Eno也加入其錄音session。而《Complete Works》是限量發行2,000套精美的6LP box set,共5款專輯,包括《Harmonia》、《Deluxe》、《Tracks and Traces》、《Live 1974》以及一張從末發表過的《Documents -1975-》,此外還有一本36頁書冊、音樂會海報以及pop-up大屋(Harmonia位於Forst的錄音室)。
Irmin Schmidt是Can的鍵琴手,《Electro Violet》是他的個人作品12CD box set,共9款專輯,限量發行1,000套,當中更附有Irmin的親筆簽名。

2015年12月11日星期五

再看Roger Waters: The Wall

回到9月間的時候,我已在電影院看過Roger Waters的音樂會紀錄片電影《Roger Waters: The Wall》。電影放映完畢,已可肯定這是我在近年所看過最精采的音樂會電影——畢竟《The Wall》這套Pink Floyd的1979年經典雙唱片概念專輯我早已聽得滾瓜爛熟,情意結與震撼的感覺揮之不去,心裡暗道:我定要再多看一遍!結果我再次看由他與Sean Evans執導的《Roger Waters: The Wall》,已是看Blu-ray影碟的時候。
手執這套包裝精美的特別版雙碟《Roger Waters: The Wall》,已蠻滿足,內附32頁冊子、硬卡劇照、迷你海報。然而單是能夠重看到《Roger Waters: The Wall》,已是相當期待的事情,因為得以看到更多細節。
2010至2013年間,Waters舉行了219場《Roger Waters: The Wall Tour》,而電影《Roger Waters: The Wall》就是一個總結。這個巡演不獨是完完整整地重演概念專輯《The Wall》,也是重演1980/81年Pink Floyd的《The Wall Tour》,把30年前的搖滾歌劇舞台表演意念與鋪排,拓展成更加不惜工本、大型而複雜的多媒體形式實踐出來,舞台表演製作科技的躍進,從音響到視覺效果到所帶出的政治訊息,皆來得更懾人而立體,足以叫人看得目瞪口呆。

這不是直截了當的音樂會電影,當中亦穿插著Roger Waters的紀錄片形式影片。如電影之開始,是巡演結束之後,Roger獨自駕車到軍人墓園拜祭在二戰中喪生的父親Eric Fletcher Waters(離世時Roger才只有5個月大),從而引伸出音樂會影片之揭幕;然後,Roger再帶同女兒India Waters與兩名兒子Harry Waters(也是其巡演鍵琴手)和Jack Fletcher到另一墓地拜祭在一戰中喪生的祖父George Henry Waters。在戰爭與死亡的陰影背後,反戰是這個《The Wall》巡演的最大訊息與主題。 

重看《Roger Waters: The Wall》,體驗更深。開場曲〈In the Flesh〉把音樂會變成戰場;再看〈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時才見到出來「咪嘴」唱和的兒童身穿的T恤是印上”Fear Builds Walls”之字樣,緊接著是玩出寄調同一曲子的Acoustic曲目「新歌」〈The Ballad Of Jean Charles de Menezes〉,以悼念倫敦恐怖爆炸案無辜被警察槍殺的巴西人Jean Charles de Menezes;〈Mother〉投以Roger在Pink Floyd時代於Earls Court表演此曲的Live Clip來過跨時空對照,視頻上出現了"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的字樣,當唱到"Mother, should I trust the government?"時視頻又以一句"No fucking way"來回應;〈Goodbye Blue Sky〉的影片中從戰機投下的「炸彈」,是十字架、共產主義的鐮刀與鎚子、伊斯蘭星月、猶太星之標誌,以及蜆殼石油、平治汽車之商標;從〈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3)〉引伸出的器樂搖滾曲目〈The Last Few Bricks〉是多麼的精采絕倫;在圍牆背後演出的〈Hey You〉氣氛是如斯冷凝深沉,配以的視頻亦呈簡約;〈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裡Dave Kilminster和G.E. Smith的古典結他二重奏是美得沒話說;〈Comfortably Numb〉和〈Run Like Hell〉永遠是Pink Floyd最棒的現場演出曲目;尾聲的歌劇作品〈The Trial〉在表演過後那巨型圍牆遭推翻倒塌的一幕,是大家最期待的經典場面。  
Bonus影片方面,Disc 1有雅典(室內)和布宜諾斯艾利斯(戶外)兩場演出由建立舞台到綵排到公演的Time Laspes;又有拜祭在二戰中於保加利亞喪生的英國軍官Frank Thompson墓地之短片。Disc 2裡共有31節的Facebook Films,是不同題目的花絮與專訪短片,讓大家對《Roger Waters: The Wall》有更深入的認識;重點是另收錄了2011年5月12日在倫敦The O2那場演出中David Gilmour為一曲〈Comfortably Numb〉情商客串,再次站在高高的圍牆上彈奏結他與跟Roger合唱,毋庸置疑是叫人看得大感動的畫面;而到了眾人玩出結幕歌〈Outside the Wall〉時,除了David之外連Nick Mason也一同站出了,四分三隊Pink Floyd出現在台上。只可惜這兩曲的音色薄弱(對比起主菜影片的超高質音色),略嫌耳感不夠痛快。

2015年12月5日星期六

我終於遇上New Order

關於《Clockenflap 2015》,我還是想特別說說作為今年整個音樂節壓軸表演的New Order。沒錯,這是他們剛好睽違30個年頭後再訪香港,更重要的是——我.們.都.終.於.在.香.港.看.到.New Order.的.現.場.演.出.了。 
1985年4月26日New Order來港於Canton Disco演出,當時我年紀太輕而錯過了。我對New Order在30年前訪港的唯一回憶,是他們上了《歡樂今宵》的音樂節目(好像喚作《激光旋律》)接受訪問,訪問他們的是盧敏兒,還播了一個Live Clip(那些年New Order仍未拍攝MV)。就只有這些而已。

然後,我們都期待New Order第2度來港演出;而在那些年(90年代),那的確曾有過New Order會來港演出的傳聞、說得言之鑿鑿,事實上當時真的有搞手跟他們接洽過,只是最終不了了之。結果我們一等便30年,直到今年《Clockenflap》,才好讓大家夢想成真。
我期待看New Order的演出,更期待這位與他們會面的機會。

話說2006年5月6日Peter Hook在灣仔Tribeca舉行了他的DJ Gig,而我亦有機會跟他做了一個全港獨家訪問。當時,我幾乎帶了我全部的Joy Division、New Order還有其自家樂隊Revenge和Monaco唱片收藏給他簽名留念(達40多張),而Hooky亦沒有拒絕我貪心的要求。多年來,這堆Joy Division和New Order的唱片,都在默默地等候可以補上Bernard Sumner、Stephen Morris以及Gillian Gilbert之簽名的機會。 

好了,今次我可以遇上New Order,但那還不過是與別人一起作Meet & Greet式會面,若要簽名的話也不能太貪心吧。所以除了新專輯《Music Complete》之外,我只挑選了3張舊作帶去而已。 
至於上圖我跟New Order說了甚麼,可以令大家言談甚歡?那就是問到他們可記得30年前在香港演出後的中國大陸之行,第一個興奮地搶答是Gillian:「惠州!」

又,當我在兩個月前得悉New Order會在《Clockenflap 2015》演出後,隨即在Spotify選輯了這個他們的精選playlist,長達3個多小時。但因為一直想不到滿意的歌單名稱,所以一直只有設為私密、只供自娛。現在就把這個我的New Order playlist公諸於世,雖然它仍是只有「暫名」。
(謝謝Edmond Chan為我拍攝與New Order的合照)

2015年10月30日星期五

Cassette Tapes

早前接受了一個關於卡式帶復興的專題訪問,於是也乘機把我碩果僅存的外國音樂卡帶收藏翻了出來。
這些全都是從前能夠有幸被我保留下來的卡帶,而早已遭丟掉了乃多的是。

2015年10月24日星期六

Blaine L. Reininger:衣月夜空氣的一夜

期待已久,Blaine L. Reininger的香港場音樂會終於在這個10月22日晚,於銅鑼灣Focal Fair舉行了。Tuxedomoon是我畢生至愛的樂團之一,作為其矢志不渝的樂迷,能夠看到他們的現場表演出,是我素來的一大心願夢想。如今可以看到Blaine L. Reininger這位Tuxedomoon創團成員兼主將的個人演出,那總算為我的心願邁前一步——而更何況,我能夠為他這場演出擔任暖場DJ,並好讓我有多次跟他會面的機會。 
Blaine L. Reininger這輪巡演,是夥拍本身也是個人音樂藝人的比利時帥哥結他手Georgio Valentino以二人姿態演出;Blaine一人分飾小提琴/結他/主唱三角,而Georgio則純粹彈奏結他,大部分表演的曲目都有配合Backing Track的播放。

演出以Blanie的提琴曲目〈Violas〉揭開序幕,他一方面一連帶來了〈Night Air〉、〈A Café Au Lait For Mr. Mxyzptlk〉、〈Mystery and Confusion〉、〈Broken Fingers〉等個人經典作(當然亦有近作如〈Noche Lluviosa〉),也有演繹Tuxedomoon時代的作品如〈Jinx〉、〈Birthday Song〉(此曲也有其個人版本)、〈Volo Vivace〉、〈What’s Use?〉、〈No Tears〉。聽了Tuxedomoon / Blaine L. Reininger多年,能夠以近距離現場欣賞到他玩出這些作品,已是多麼心滿意足、大呼興奮的事。而Blaine亦有讓Georgio演出了一首由他擔綱主唱的個人曲目。 
Encore時玩出了另一Blaine的個人經典〈Japanese Dream〉,只有他的小提琴與主唱以及Georgio的結他,多麼縈繞心頭的版本。
 
可是首次訪華演出的Blaine沒有玩到他的中國風的提琴小品曲目〈Petite Pièce Chinoise〉(1982年)。之前一晩我問Blaine可會為香港演出此曲,他打趣說他有首歌叫〈Kung Hei Fat Choy〉。
大家都說喜歡欣賞Blaine的小提琴演奏而多於彈結他;而我不會說這場演出是怎樣的多大精采,畢竟以Blaine這樣大師級的樂手以如此依賴Backing Track播放的現場演出,好像有點暴殄天物吧。

2015年10月15日星期四

John Grant:讓我心靈融化的男人

當年我喜歡美國丹佛市郡樂隊The Czars,但我更喜愛靈魂人物John Grant在近年的個人作品。隨著The Czars在2004年告一段落,Grant沉寂了一段時間後正式作單飛發展,他不但得以成為獨當一面而評價甚高的唱作歌手,同時也自2013年的第2張個人專輯《Pale Green Ghosts》起,好讓他樹立起其電音曲風而情感傷春悲秋盎然的歌曲風格,猶如脫胎換骨而來——而之前一年,作為出櫃同志的Grant才公佈了他是HIV+。
經過去年與60人BBC Philharmonic Orchestra合作的現場演出專輯《Live in Concert》之後,新作《Grey Tickles, Black Pressure》是John Grant的第3張個人專輯,作為繼《Pale Green Ghosts》後他的再下一城之作,也看到他在音樂方向乃以此作延伸。而重點是,《Grey Tickles, Black Pressure》是Grant一張來得絕頂動聽而觸動心靈的專輯。

2013年的《Pale Green Ghosts》是John Grant移居冰島雷克雅未克後在當地所灌錄(音樂拍擋是冰島電音樂團Gus Gus的Birgir Þórarinsson),而今次《Grey Tickles, Black Pressure》則是回到美國德州達拉斯所收錄(其處男個人專輯《Queen of Denmark》也是產於德州),由John Congleton (St Vincent / Franz Ferdinand / Swans)監製;而專輯裡的鼓手,前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成員Budgie。在達拉斯的陽光下,《Grey Tickles, Black Pressure》只花了一個月灌錄與混音而已,他形容這是一張情緒化而憤怒的唱片,滿佈複雜的情感糾纏。連今次的唱片封面設計,也顯露出Grant幽默的一面。 
專輯主題《Grey Tickles, Black Pressure》分別以冰島語及土耳其語之意譯來帶出「中年危機」與「噩夢」的意思。唱片的引子與結尾〈Intro〉和〈Outro〉都是其Spoken Words曲目,同樣是引用自聖經的《哥林多前書》以作首尾呼應。有別於從前John Grant歌曲的淡淡然情味,如今他的男中音演繹乃愈見磁性,以黯然神傷的歌聲來唱出電音曲風的歌曲再配以管弦樂伴奏,當今樂壇上絕對無出其右——他絕對是一位很懂得唱歌而文字造詣甚高的唱作人。

前作有Sinéad O'Connor客串,今次則有Everything But The Girl的Tracey Thorn為主打單曲〈Disappointing〉獻聲合唱,這是他甚Groovy而流水行雲的Electro-Pop歌曲;另一女聲是來自The Dresden Dolls的女唱作人Amanda Palmer為酷極了的Electro-Rock歌曲〈You & Him〉和唱。〈Snug Slacks〉有如Beck那些怪裡怪氣的電幻Electro-Disco-Funk曲風,〈Voodoo Doll〉是跳脫地讓電氣橫流的Electro節奏與幽美的曲子及半唱半饒舌的演繹共冶一爐,〈Black Blizzard〉是多麼幽暗、冷冽而Synth聲橫流的懾人Electro-Pop歌曲,但唱到chorus時Grant亦演繹得相當之激情。 

主題曲〈Grey Tickles, Black Pressure〉是Grant如斯縈繞心頭的Ballad,細水長流的情感聽得叫人心靈融化;〈Down Here〉好比The Cure的清爽中板曲子,鏗鏘的木結他、連綿的Bassline、流麗的Synth演奏,感覺是萬分的如沐春風,還有幽幽的低音單簧管獨奏;〈Global Warming〉溫婉地帶來夭心夭肺的動人旋律,連中段的Synth獨奏配弦樂也是甚具療癒作用;〈No More Tangles〉的黯然神傷更不在話下,蕩氣迴腸的〈Geraldine〉是Grant向已故美國女演員Geraldine Page作致敬。

2015年9月3日星期四

Karthago與The Crack in the Cosmic Egg

若干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購買了德國柏林樂隊Karthago首張同名專輯《Karthago》(1971年)的二手黑膠唱片。
那時,我對Karthago這個名字絕對是一無所知,僅知道/看到唱片是盛產Krautrock的德國廠牌Brain Records出品(後才查證到Brain Records的79是年再版、本為BASF出版),但反正甚便宜——那時的二手黑膠唱片都便宜得發笑,便不妨買來一聽。然而回家一聽之下,Karthago所奏出並不是我想像中的德國Krautrock風格,反之他們的聲音卻相當之「美國」,是有點Jazz-Funk、點Latin的Heavy Rock,當時對我來說並不對口味,所以這黑膠唱片也遭投閒置散。
相隔了好幾年之後,我在1996年間購來「Krautrock天書」《The Crack in the Cosmic Egg》,為甚麼書的封面那麼面善呢?噢,原來那是取材自Karthago的《Karthago》專輯。

然後,我也因此重新接受了Karthago的音樂,也慶幸當年我能在無意中收集到這張Krautrock典故唱片。

2015年8月9日星期日

Kraftwerk的1975年現場演出錄音

三代同堂了。 

早在1998年,我已購來Kraftwerk這張收錄於1975年的非官方現場演出專輯《Concert Classics》之CD,原來它是有出版黑膠唱片的,這是我近期才收集回來;右下的《Autobahn Tour》其實是《Concert Classics》同年發行的日本版,是同一批現場錄音,但這個黑盒包裝卻精美得多。
在這個現場錄音裡有個有趣的地方,是玩完〈Autobahn〉之後樂隊”Dead air”了一陣子,只聽到他們細語地交頭接耳,然後Ralf Hütter才開咪說抱歉Electronic drum kit有點問題。

然而《Concert Classics》也有不少「是是但但」的錯處,如封面照片是Kraftwerk在1981年《Computer World》時期的人形造型照,跟演出年份(1975年)足足相隔了6年之久;曲目方面,〈Morgenspaziergang Part 1〉其實是〈Klingkläng〉,而〈Morgenspaziergang Part 2〉則是〈Tanzmusik〉。 

最大錯誤是封面大字寫著Ralf Hütter / Florian Schneider / Klaus Roeder / Wolfgang Flür,但實情那時Klaus Roeder已離隊,而Karl Bartos正在這個巡演前加入,在〈Kometenmelodie〉、〈Klingkläng〉和〈Tanzmusik〉這3曲裡還可聽到早期Karl在Kraftwerk裡的Xylophone演奏,成為Kraftwerk曇花一現的聲音。

2015年7月20日星期一

Mouse on the Keys:淋漓盡致鐵三角

我欣賞懂得慢工出細貨之道的樂隊,正如日本東京Post-Rock樂隊Mouse on the Keys般。當然,Mouse on the Keys對我之最大興趣,是他們由清田敦和新留大介這兩位鍵琴手以及鼓手川崎昭所構成的鐵三角陣容,創造出以雙鍵琴與扣人心弦巨大節奏作主導、糅合爵士樂/現代古典/ Hardcore /電音的後搖滾樂風格。 
繼2012年的《Machinic Phylum EP》之後,Mouse on the Keys剛出版了樂隊的第2張專輯《The Flowers of Romance》。但別忘記他們的首張專輯《An Anxious Object》已是2009年的出品,兩張專輯足足相隔了6載之久。畢竟正式出道8年,Mouse on the Keys只曾發表過兩張EP與兩張專輯而已。所以這張新專輯亦處處表現得淋漓盡致。
不再是Mouse on the Keys一貫3人共同創作的合作形式,今次《The Flowers of Romance》的曲目是彼此先行個別進行創作出來(川崎昭最多產勤力),然後才進入錄音室走在一起合作,專輯就在今年4至5月間於東京市涉谷及靜岡縣伊豆之海岸小鎮收錄而成。除了他們3位核心成員外,《The Flowers of Romance》裡還有來自POWER及hununhum的色士風手Jun Nemoto、小號手Daisuke Sasaki、小/中提琴手Atsuko Hatano、日本Hardcore名團Envy的結他手等樂手參與。

專輯由40多秒的Sound Collage實驗曲目〈I Shut My Eyes in Order to See〉揭開序幕,帶出〈Leviathan〉這首盡顯流麗而收放自如的鋼琴與緊凑節奏的樂曲,高低起伏間猶如展示出樂隊的渾身解數演奏功架。〈Reflexion〉足以發揮到川崎昭一手鼓擊的強烈爵士節奏感,尾段優雅小號獨奏亦為神來之筆。〈The Lonely Crowd〉的Post-Rock風格底下漸漸綻出放有如70年代英國Canterbury Scene的爵士風前衞搖滾甚至不羈的Free-Jazz之風範。主題曲〈The Flowers of Romance〉之亮點,是讓蕩氣迴腸電影感弦樂與電音肌理絲絲入扣而來。 

Mouse on the Keys所著重不獨是Math Rock之變拍,還有樂曲的鋪排變化。〈Mirror of Nature〉本是儼如Harold Budd的Ambient鋼琴音樂,然後引伸成有如大都會夜生活意景的Moody靡爛爵士樂曲;〈Hilbert Dub〉不是大玩Dub樂,而由Minimalism式鍵琴帶出的Post-Rock曲目。同樣地,〈Dance of Life〉不是甚麼舞曲,而是來得美不勝收並配以抽象氛圍的爵士鋼琴音樂。 

而今次他們還帶來了一首改編曲目,那是以撲朔迷離Avant-Jazz-Rock的手法重新闡釋了法國印象派作曲家Maurice Ravel的〈Le Gibet〉(來自《Gaspard de la nuit》) 。 

期待Mouse on the Keys在8月12日再度來港,在九展Music Zone舉行《The Flowers Of Romance: release Asia Tour 2015》香港場音樂會。

2015年7月16日星期四

Years & Years:戀戀騷靈電音流行歌

大家認識到Olly Alexander,也許都是因為他主演Stuart Murdoch(Belle and Sebastian)去年上映的音樂劇電影《God Help The Girl》,從而亦得悉這位演員本身有隊喚作Years & Years的自家樂隊。在電影裡Olly飾演以譜出Classic-Pop歌曲為己任的文青音樂才子男主角James,而現實世界裡他與Mikey Goldsworthy及Emre Turkmen所組成的Years & Years,卻是被稱之為Soulful Synth-Pop或Electro-Soul-Pop的騷靈電音流行曲樂隊。 
曾在法國電音廠牌Kitsuné旗下出版過兩張EP的Years & Years,他們在去年轉投主流唱片公司Polydor Records,而Olly亦全面告暫停演員工作,一心專注在樂隊方面的發展。成軍於2010年的他們,今年年初拿了BBC Sound of 2015大獎冠軍,然後樂隊的首張專輯《Communion》終告在這個7月面世。

聽Olly在God Help The Girl裡主唱〈I Dumped You First〉、〈Pretty Eve in The Tub〉等歌曲,都演活出青澀內斂的唱腔。而且他在Years & Years裡的演繹方式,卻是截然不同的事,到底在骨子裡他是一名Soul Boy,最愛Stevie Wonder,此外Joni Mitchell、Radiohead、TLC、Flying Lotus和Diplo都是他們的音樂影響,從而創造出Years & Years蘊含R&B、Synth-Pop以及Deep House之本質的騷靈電音流行曲風格,歌曲都是來得喜悅愉快但又焦慮。 
《Communion》專輯由Years & Years親自監製,再加上Mark Ralph (Hot Chip / Hot Natured)、Two Inch Punch等製作人助陣,來到混音階段更先後用過3台Mixing console進行,包括Conny Plank的、Tony Visconti的以及Dr. Dre製作《2001》專輯時用過的。

為專輯揭開序幕的〈Foundation〉營造出晶瑩剔透的電幻Ambient意境與空靈的主唱,無疑是相當引人入勝的開場曲。〈Real〉在節拍主導下讓Mikey一手低音結他絲絲入扣而來,猶如一首R&B底蘊Indietronica歌曲;〈Take Shelter〉白人騷靈得來卻泛著濃濃英倫Synth-Pop氣息,〈Ties〉是他們另一首當代Synth-Pop風格的曲目;而新單曲〈Shine〉是有著夢幻、流麗而美好之流行曲調,曲如其名地明亮的PBR&B之作。 

如流水行雲而來的冠軍單曲〈King〉彷彿是回到90年代好時光Pop House,〈Desire〉是他們最House舞曲化的作品。Years & Years能夠有寫出搶耳流行曲之能耐,但如〈Worship〉這樣的Poppy得連Boyband也可以來唱的曲子,那還是大路得有點過分。 

Olly筆下大部分歌曲都是關於他之前的一段感情之終結、得不到對方,所以專輯裡的憂傷曲子也顯而易見。〈Eyes Shut〉是由古意盎然鋼琴帶出的心碎騷靈Ballad小品,〈Without〉是苦澀的Synth-Ballad,而縈繞心頭的〈Memo〉更是美麗得吹彈可破之迷戀心動情歌。

就笑我扮Hipster與潮童口味吧,但一把年紀的我卻真心對Years & Years蠻有好感。

2015年7月5日星期日

Jaga Jazzist:大都會

大家都知道,挪威奧斯陸Experimental Jazz / Nu-Jazz共同體Jaga Jazzist是由Lars Horntveth所領軍的樂團,他在陣中的角色舉足輕重。而作為樂隊靈魂人物兼創作主腦的Lars,原來已在2012年底不張揚地從挪威而移居到美國洛杉磯,如今Jaga Jazzist的聲音發生了若干的變化也是此料中事。
不計兩年前與英國劍橋室樂管弦樂團Britten Sinfonia聯袂合作的現場演出專輯《Live with Britten Sinfonia》,現在《Starfire》是Jaga Jazzist繼2010年的《One-Armed Bandit》後足足睽違5載的全新專輯——也是Lars首次在洛杉磯創作的專輯。所以其新作沾染上相當的大都會的繁華璀燦氣息,而多於以往的北歐情味。
今次Lars讓Jaga Jazzist是以8人樂隊陣容歸來,但《Starfire》卻不是整隊樂隊聚首一堂同步灌錄,而是Lars這位首領先行分批邀請成員於其洛杉磯家中錄音室錄音,每次一至二人;最終回到他在挪威奧斯陸的專業錄音室完成,橫跨兩個年頭錄製。也是說,《Starfire》是Jaga Jazzist的錄音室主導專輯,採用上相當的電音製作處理,而非那種樂隊綵排過便跑進錄音室所收錄而成的專輯,是他們最少直截了當爵士感與最沒即興性唱片。樂曲的構思,是跨越了原曲與經過混音闡釋製作的意念而來。

近9分鐘的主題曲〈Starfire〉聽似好比Tortoise的電氣化爵士風Post-Rock但卻來得流麗銷魂得多,長達14分鐘的〈Big City Music〉由神秘莫測前奏推至輾轉反側而來的電幻爵士風範,蕩氣迴腸地勾勒出摩登大都會的氣派與風景。 

另一首10分鐘的曲目〈Oban〉,在起承轉合的編排讓打真軍樂團與電子音樂水乳交融而來,Lars幽幽的Tenor Sax獨奏、未來派的Synth電音、牽動人心的電影感鋼管樂與Pedal Steel、電鼓節拍的驅動,通通都可以在此曲裡尋見。取名自「新幹線」的〈Shinkansen〉沒有鐵路馳騁之感,但卻好比70年古意盎然的Prog Rock,既有柔揚而電影感的爵士樂風情,也科幻的Art Techno電音段落。曾與Britten Sinfonia合作過的〈Prungen〉起初撲朔迷離,奏出浪漫的中東風情,但卻可以愈玩愈辛辣霸氣。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Thud:怦然夢流行

6年前,Jane Blondel和 Mike Mystery這對蘇格蘭夫婦在香港成立了Songs For Children,從起初作為Indie Club Night派對,到開始舉辦音樂會、把英美以至歐洲的獨立樂團帶到香港表演。毋庸置疑,Songs For Children已成為近年香港所不可多得的外國獨立音樂演出搞手。今年,他們的新搞作是成立了其獨立唱片廠牌Records For Children,而廠牌旗下首個名字,是香港Shoegaze / Dream-Pop樂隊Thud。 
早前在4月1日Songs For Children第2度主辦Yuck的香港場音樂會,當晚交由Thud作暖場演出,就是以伯樂的身分正式將這隊本地年輕獨立樂隊介紹給大家認識。

即使Songs For Children / Records For Children是由外國人所創辦與主理,但Thud卻是百分百的香港人樂隊。而《Floret》這張處女作5曲EP,也是Records For Children的首張出品。 
作為一所由蘇格蘭人經營的香港獨立廠牌,我們看到了Records For Children為Thud與英國國獨立音樂圈作出接軌的意義——《Floret》EP由前The Auteurs成員、英國製作人James Banbury(他也是Records For Children的創辦人之一)負責混音,而主打歌曲〈Lime〉亦另有交由Yuck主將Max Bloom操刀的Remix版;當然Thud能夠得到多家外國媒體的報導與評論,也要多到Jane與Mike的功勞。
看其1女4男的隊型,Thud有幾張樂隊造型照片總是猶如向昔日的Slowdive作致敬般之意圖,而事實上他們的Shoegaze / Dream-Pop音樂姿態也相當旗幟鮮明,Kim的夢囈唱腔是典型Shoegaze樂隊的內斂性格的表現(況且出版EP也是從前Shoegaze樂隊的作風吧)。然而在他們身上卻沒有啥Slowdive的影子。

Thud的美妙之處,是他們能夠帶來〈Lime〉和〈Blank〉這樣節奏流暢而曲風流麗的Dream-Pop歌曲,聽得賞心悅目。〈She's a Loner〉在騰雲駕霧的電鼓節拍及如夢似幻的結他下,宛如抽離俗世,孤單但美好。〈Venture〉活像溫暖時的Cocteau Twins,但卻換上以Synth作為歌曲主奏。這4首歌曲乃首首皆精。至於〈Lime〉的Max Bloom Remix,則被重新闡釋成電幻Chillwave之音。

2015年6月22日星期一

Cobain: Montage of Heck:27年蒙太奇

由美國紐約著名紀錄片導演Brett Morgen為Nirvana已故靈魂人物Kurt Cobain所執導的紀錄片電影《Cobain: Montage of Heck》實在太精采吧,影碟看過一遍後還是心思思想重看多一遍。畢竟這是這位近代搖滾傳奇首套正式授權的官方紀錄片,對比起坊間那些來來去去三腹屁的非官方紀錄片,已馬上立見高下。 
《Cobain: Montage of Heck》是對Kurt Cobain只有短短27年的一生之回顧,從他在那個小康之家石麟降世,到在1994年4月自殺身亡,我們都可以在片中發崛到他未為外界認識的故事。 
就是作為家人授權的Kurt Cobain官方紀錄片,從而獲得提供大量從未曝光公開過的珍貴私人archive——遺霜Courtney Love就是把收藏Kurt之遺物的貨倉鑰匙直接交給Brett Morgen,任由他自行「開倉」,Brett就在Kurt存放得井井有條的一箱箱遺物當中尋寶,經過一輪翻箱倒篋,由翻閱他的筆記簿到細聽那箱共108盒的錄音帶,都馬上令Brett靈感如泉地為這齣紀錄片寫下劇本。
片中從Kurt Cobain小時候的家庭照片、八米厘影片以及圖畫,到他長大後在筆記簿上留下的筆記、日誌、歌詞手稿、塗鴉、插畫,收錄在卡式帶裡的錄音筆記、歌曲Demo、以4-track錄音機錄製的實驗音樂習作,早年組樂隊(Nirvana前身)以及早期Nirvana的錄像花絮,以及後來他與Courtney Love的家庭錄像/閨房錄像,都叫大家看得驚豔不已。這要多謝其母親Wendy O’Conner把Kurt多年來的東西保存下來,更重要是Kurt一直以來都在為自己留下這些刻畫了其內心世界的「視聽自傳」。
Brett攝製下《Cobain: Montage of Heck》的匠心獨到與有別於一般紀錄片形式,是用上不少動畫製作,讓真實影片與動畫影片互相交接,Brett說是受到Alan Parker的1982年電影《Pink Floyd: The Wall》影響。其中主要是把Kurt在筆記簿上的文字、塗鴉與漫畫,以及正式的圖畫作品,變成生動的動畫來;另外把他的兩段故事攝製成動畫——分別是在他的錄音筆記下道出他在青少年時代的不愉快經歷與反叛抑鬱內心世界,以及他早年宅在家中創作歌曲、收錄Demo、進行音樂實驗與繪畫的階段。
片中出現的被訪者,就只有Kurt的母親、父親(及後母)、親妹、前女友、Krist Novoselic(字幕介紹他是Kurt的好友而非Nirvana成員——畢竟二人相識於微時),以及 Courtney Love,貴精不貴多。Brett說這些都是能夠出席Kurt喪禮的人,「家庭」是這齣紀錄片的主題。別忘記,Kurt現年23歲的女兒Frances Bean Cobain,正是《Cobain: Montage of Heck》的執行監製之一,反之即使起初是Courtney找來Brett執導拍攝,但她一直沒有插手、放棄參與編輯工作,她叫Brett拍好了才給她看。 

作為一齣搖滾藝人的紀錄片,加拿大作曲家Jeff Danna的配樂也很精采,重點是他重新闡釋了不少Nirvana的歌曲,如上述那段描寫他青少年時代的動畫配以是弦樂版〈Smells Like Teen Spirit〉,然後出現〈Smells Like Teen Spirit〉的經典MV時所配以卻是歌曲在鋼琴伴奏下的Choir版,還有安眠曲版〈All Apologies〉。期待《Cobain: Montage of Heck》的電影原聲專輯面世。

2015年6月18日星期四

Teenage Riot:青春鳩響曲共同體

Teenage Riot被稱為香港獨立搖滾界的超級組合(Supergroup),因為在樂隊成員的履歷上可以找到22Cats、False Alarm、Hard Candy、Rachel Believes In Me、Pony Boy等名字,而3位發起人阿波、阿靈和Yan(也是來自上述前3隊樂隊)都已是香港獨立搖滾的「老手」來,同時也有Sabina和Freakiyo這兩位年輕女生團員。但對於我來說,我會把他們介定為一隊Collective式樂團。 
沒錯,Teenage Riot如今發表首張專輯《The Revenge 鳩之報恩》的7人樂隊陣容,建立了還不夠1年時間,也是直到Freakiyo的加入,才構成她與阿波來得水乳交融的男女聲雙主唱姿態。在此之前,我們都看見Teenage Riot都在不進變陣中,曇花一現的成員包括在草地上的Mable、現已獨當一面的Yukilovey,又曾以雙鼓手形式演出,那都可說是這隊Collective的摸索階段。當然如果再追溯下去,Teenage Riot其實是由Rachel Believes In Me在第2張專輯時的陣容(包括有阿波、阿靈、Yan和Samuel)所演變出來。

比起我在年多前看到的Teenage Riot,近半年多的他們的確予我進步神速的感覺,看到這群樂手的Muscianship所日趨緊密之成果。 Teenage Riot取名自紐約另類搖滾教祖Sonic Youth的1988年經典專輯《Daydream Nation》內同名歌曲,早年他們成立這個Side Project時確是以此作為Sonic Youth的致敬樂隊。但如今聽他們收成正果的《The Revenge 鳩之報恩》專輯,Teenage Riot幾乎已沒有啥Sonic Youth的影子可尋。
從他們以Sound Collage實驗曲目來揭開序幕〈I Don't Like My Bandmates〉,到最後以Acoustic Ballad小品〈The Revenge〉作結,都反映了他們要打造出一個完整的專輯旅程。

〈Eyes (Emo Punk Angry Love Song)〉不是Emo Punk但卻是Shoegaze情歌,而〈I Always Want To〉更是多麼幽美動人的Dream-Pop作品。〈Book of Fate〉和〈Trash From Your Heart〉是其如沐春風之作,前者有著如陽光般溫暖的Classic-Pop結他主奏,後者的淡淡然的青春情感是多麼美麗。

〈Sweet Elephant〉向已故的Lou Reed致敬,連阿波的主唱也模仿起Lou Reed來(Teenage Riot正有參與在Lou Reed逝世後由筆者所發表的《Sunday Evening》致敬音樂會),但曲式上卻又滲進了The Stone Roses的〈Elephant Stone〉之薰陶。由趣怪琴音帶出〈UM (Small Tent and Plastic Wrap)〉這首Groovy的Art-Pop歌曲,是描寫去年香港的雨傘運動。7分多鐘的〈Driving in a Nice Car〉是他們的懾人心魄迷幻搖滾Epic之作,大家一定要聽其現場演出版。 
Teenage Riot的《The Revenge 鳩之報恩》專輯之另一重點,是只有以限量黑膠唱片發作(附MP3下載),還有透明黃膠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