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9日星期五

The Cult:我竟然重新愛上「歌德叛徒」

當以主唱Ian Astbury和結他手Billy Duffy為首的英國樂隊The Cult在1987年出版交由Rick Rubin監製之第3張專輯《Electric》時,走向hard rock風格的他們被視為「gothic叛徒」(他們的前身Southern Death Cult是正宗的英倫gothic / post-punk樂隊),歌德樂迷不屑他們大搖大滾起來;而那些年我聽The Cult,死硬派的另類音樂同好都笑我這隊「gothic叛徒」還有甚麼好聽。當然,在The Cult早於《Love》專輯(1985年)時期的迷幻歌德搖滾之音下,已有著相當的heavy rock傾向——畢竟他們向60年代迷幻搖滾尋根的過程當中,也同時開啟了重型搖滾的門戶。 
然後,The Cult成功地遠征北美市場,Ian和Billy都移居到洛杉磯去了,他們的聲音也愈來愈大牌搖滾、洛杉磯搖滾化,歌德味亦蕩然無存,早已與樂隊名字”Cult”背道而馳。但姑勿論你認同The Cult的hard rock風與否(誠然來到90年代某個階段我也對這個名字開始有點吃不消),他們卻的確已進化成一隊強悍的搖滾樂隊。

時間一晃,The Cult已是經歷過兩度解散與兩度復合的樂隊。輾轉多年,如今我在聽著The Cult的新作《Hidden City》,竟然感覺蠻良好,曾幾何時對他們的厭惡也一掃而空。
自第2度復合之後,The Cult以9年時間帶來其三部曲專輯(每4年一張),繼《Born into This》(2007年) 和《Choice of Weapon》 (2012年) 之後,三部曲的最後一章是《Hidden City》,也是樂隊的第10張專輯。而我正是在這個時期重新發崛到欣賞The Cult的角度。最大因素是Ian Astbury的搖滾唱腔再沒有從前高昂得奄尖腥悶,反之人到中年的他卻多了一份滄桑苦澀,展現出另一種味道;某程度上而言,在樂隊hard rock曲風間,其迷幻感覺也重現了。

第5度交由Bob Rock擔任唱片監製,《Hidden City》是The Cult這套三部曲當中最棒的一張。開場曲〈Dark Energy〉來得扣人心弦、激情熾熱而泛著一股神秘邪氣,在緊湊的搖滾結他riff間Billy Duffy亦彰顯出他一手迷幻結他,甚至與有著gothic氛圍的過門。張力十足的先行單曲〈Hinterland〉同樣喜見Billy的結他重現了昔日《Love》專輯時期的迷幻歌德氣息,而泛著點點gothic血脈的黑暗搖滾ballad歌曲〈In Blood〉,更大可用作當代的吸血鬼電影插曲吧。 

要大剌剌的搖滾曲目,讓Billy表現了其wah-wah結他功架的heavy rock作品〈G O A T〉、流暢如power-pop的〈Avalanche of Light〉,抑或有著70年代glam rock底蘊的〈Dance the Night〉,都叫人聽得痛快。 

6分多鐘的〈Birds of Paradise〉那份浪漫而煽情的歌德情味底下,是簡直是The Cult的史詩式搖滾之作;〈Deeply Ordered Chaos〉的懾人之處是其撲朔迷離的電影感弦樂。而伴以木結他的中板藝術搖滾歌曲〈Lilies〉,以及由鋼琴主導的幽美動人ballad曲目〈Sound and Fury〉,皆反映到70年代David Bowie作品對Ian Astbury的深遠影響。客席鍵琴手Jamie Muhoberac乃功不可沒。

2016年2月9日星期二

1977

從文字到講座分享,早前我做過不少David Bowie的回顧,但仍意猶未盡。每當談到我最喜愛與對我影響最深遠的Bowie作品時,我都會肯定不已地說是《Low》和《Heroes》這兩張來得驚世駭俗、極具劃時代意義的1977年專輯。即使我認識到這兩張平分秋色的「柏林三部曲」著作已是在80年代的事,但仍能為我帶來無與倫比的啟發,當年好讓我花了不少時間來鑽研考究其前瞻性典故。 
1977年,punk movement已全面爆發至白熱化的階段;而另一邊廂,之於電子音樂而言,1977年(或曰1977年前後)也是一個重要的年份。
1976年底,Bowie移居西柏林,《Low》(原名《New Music, Night and Day》)和《Heroes》是兩張夥拍Brian Eno作為音樂拍檔、先後在1977年1月及10月出版的專輯,無論是主要在法國Château d'Hérouville錄音然後移師到西柏林混音的前者,抑或全盤在西柏林Hansa Tonstudio錄製出來的後者,都是記載了Kraftwerk、Neu!、Harmonia等德國krautrock樂隊對他的重大薰陶,吸納著德國電子音樂的氛圍而來,從而讓這位搖滾變色龍開拓出他新一輪的音樂風格。

《Low》和《Heroes》在Bowie的「柏林三部曲」當中有如被視關係密切的姊妹作,除了同是1977年出品之外,彼此同出一轍之處還有當年出版的黑膠唱片同樣是採取第一面是電氣化的搖滾歌曲、第二面是耐人尋味冷洌氛圍化的深邃器樂曲目之編排。 

這兩張專輯的破格意義,是在於Bowie要放下其70年代搖滾唱作歌手的身段,從而寫出一批調子簡約的art-pop / avant-pop歌曲(沒有所謂主歌與副歌之分),甚至帶來沒有主唱、深受Eno影響的ambient電音樂章;也要知道,當時Bowie與Eno等人並非有如Tangerine Dream或Kraftwerk等電子先鋒樂團般擁有琳瑯滿目的先進電子合成器,他們只有以有限的電子樂器與聲效音響製作技巧來營造出那種冷冷的未來主義氣息,這方面正是深深地啟蒙到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葉的new wave / post-punk世代電子聲音。 
同是1977年出品,Iggy Pop由Bowie監製的首張專輯《The Idiot》(那壓根兒是二人合作的唱片來)即使是發表於《Low》後,但實情是這張收錄於法國與德國柏林的專輯乃在《Low》之前已動工,從而被視為Bowie的「柏林時期」之非官方啟動之作。比起Bowie後來的《Lodger》,在聲音上《The Idiot》跟《Low》和《Heroes》更稱得上是一套「柏林三部曲」。如Bowie在〈Nightclubbing〉裡所帶來那破孄的鼓機節拍與粗糙的synth riff,便已開啟了他通往電子音樂的門戶。
作為《Low》和《Heroes》的幕後功臣,當年Brian Eno更得以實踐與德國Krautrock電子音樂進行交流的意義。Neu!的Michael Rother和Cluster的Hans-Joachim Roedelius及 Dieter Möbius組成超級組合Harmonia,後來Eno也在1976年到訪其Forst錄音室進行了11天錄音session,作品在21年後以Harmonia '76名義出版成《Tracks and Traces》專輯(再版時改名為Harmonia & Eno '76)。
就是在77年,Cluster與Eno聯袂以Cluster & Eno名義發表了在Conny Plank之錄音室灌錄的同名專輯《Cluster & Eno》(翌年他們再以Eno Moebius Roedelius名義帶來另一專輯《After the Heat》);Brian Eno在1977年底發表的《Before and After Science》專輯,唯美的ambient ballad歌曲〈By This River〉從創作到演奏亦是Eno跟Cluster的Roedelius和Moebius之合作,別忘記一曲〈Backwater〉亦交由Can的Jaki Liebezeit打鼓。
前Neu!成員Michael Rother的首張個人專輯《Flammende Herzen》也是1977年出品。而另一方面,Kraftwerk在1977年出版的《Trans-Europe Express》專輯,更是無人不䁱、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神級電子音樂先鋒之作,其中主題曲〈Trans-Europe Express〉裡唱到“From station to station / Back to Düsseldorf City / Meet Iggy Pop and David Bowie”,從引用Bowie的1976年專輯名字《Station to Station》到點名說到Iggy Pop和David Bowie在德國,彼此惺惺相惜就是這樣的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