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2日星期日

【珍貴錄音重現】終於解開傳說中的DLLM謎團

大家都知道,劉以達在早年分別組過兩隊名為DLLM及O.E.O.的獨立樂隊,多年來無論是我寫達叔的專題/專訪,抑或追溯探討早期香港獨立音樂歷史的文章,都有提及這兩個名字。然而DLLM和O.E.O.在當時只有曇花一現,不但沒有出版過任何錄音作品,連現場公演也僅做過一至兩次而已。所以對於絕大部分樂迷來說,DLLM和OEO都是如謎一樣的「都市傳說」樂隊。 
那麼你會問:到底你又有沒有聽過DLLM和O.E.O.嗎?

我有聽過「東方電子樂團」O.E.O.,那是我早年寫《Music Bus》年代。好記得是1988年,有次上到其雜誌社交稿,聽到主編黃嘉豪以卡式帶在播放著很酷的電子音樂,他看見我好奇的眼光,便對我說:「這是O.E.O.呀!」(黃嘉豪是O.E.O.的幕後策劃),於是我就是這樣駐足聽了幾首O.E.O. 的曲目,而那真的很像Y.M.O.或松武秀樹的東西。 

至於劉以達(結他/鍵琴)、Patrick(低音結他/鍵琴)和Eric(鼓/領隊)在80年代初葉組成的DLLM,過去對我來說就一直是個無從稽考的謎。

二十多年前在劉以達的錄音室跟他做深度訪問,既然上到他的自家錄音室,也乘機問問他DLLM可有留下甚麼作品之錄音,他的回答是:「我有盒錄音帶㗎…..不過好似遺失了。」多年來我對DLLM的認知與描述,那只有全憑前輩的口述出來(主要也是來自達叔);而Patrick和Eric亦因為早已移民加拿大而沒有聯繫。

然後,話說在2016年秋天,我加入《扭耳仔》擔任顧問編輯,那是仍正在初開發的階段。其中我開一個欄目叫「耳史」,第一篇以作試水溫的「耳史」文章,是「劉以達早年的獨立樂隊叫咩名?」,所說的就是DLLM,那是12月底的事。當時只有以gif圖加短文形式在Facebook專頁上發表(後來才放上網頁),出來反應相當之不錯;更叫我喜出望外,是這個post竟得到久遺的Patrick留言回應,實在難能可貴。

時間再一晃便到了這個2020年4月。日前,由於在Facebook上有一則關於DLLM的post,從而驅使我找回《扭耳仔》Facebook專頁上DLLM那篇帖子,並重看留言——才發現跟發帖相隔兩年多後,Patrick在去年春天再有留言,那是放上了DLLM樂曲的連結。

沒錯,原來DLLM的曲目已悄悄地在去年陸續於YouTube上重見天日。打從我在1986年拜讀《Music Bus》一系列劉以達的專題而得悉他早年有DLLM這隊地下樂隊,那要相隔34年後,我才正式聽到他們的音樂作品啊,實在令人激動!

在這個Patrick的YouTube Channel上共放上了四首DLLM的珍貴錄音,除了一首是1981年收錄的之外,其餘三首皆是1982年9月在DLLM 解散前於旺角總統琴行的綵排錄音,後者的已有Patrick的姊姊Annie參與。

 

Patrick的YouTube Channel除了放上DLLM的作品外,還有他與Eric和Annie在加拿大所組成的indie-pop樂隊The Bitter Tea Of General Yeng「楊將軍的苦茶」的幾首曲目(取自其1988、1990年兩盒卡帶專輯《Heat Wave》和《Contempt輕蔑》;後來Patrick亦有318這個他的個人電音project,而在其YouTube Channel上的「彩蛋」,就是他以318名義在去年12月帶來的一曲〈Glory〉。

2020年4月4日星期六

【歌單】我思故我氛圍:I Think Therefore I Ambient

Roger Eno & Brian Eno在早前面世的《Mixing Colours》專輯聽得有感,於是教我心血來潮、興之所致地在Spotify上選輯了這個ambient音樂精選歌單《I Think Therefore I Ambient》出來。一輯便欲罷不能,結果playlist現在亦已超過七小時長度。


相對於comfort food的定義,每個人也有自己鍾情的comfort music。而我抱有情意結的comfort music當中,ambient music一定是我的十大音樂流派之一。畢竟打從我在80年代愛上了ambient這門子音樂、陪伴著我成長,早已奠定了我跟ambient的矢志不渝關係。

少年時代我在我老家我是一名「廳長」,睡在客廳、沒有自己的睡房。每當夜欄人靜的深宵時分想用客廳的Sherwood音響放些音樂,由於父母及祖母的房間都只是甚為透聲的「板間房」,所以只能播一些靜態音樂,而「無節拍」(beatless)的ambient music唱片便是我的「深夜音樂」首選。而雖然我家住在祖堯邨啟敬樓30樓的公屋單位,但在客廳外卻有一個大大的露台空間,伴著我播放的ambient音樂,就是一片遙望著黑沉沉大帽山的無敵夜景。聽著ambient音樂,走出公屋單位的露台看看夜空、抽一支煙以慰藉心靈,多愁善感的寂寥文青少年歲月就是這樣度過,也是何解我能夠把每張Brian Eno的70、80年代ambient專輯都聽得滾瓜爛熟。而我個人也偏愛那些年的analog音色/錄製的ambient music。

“I Think Therefore I Ambient”是英國ambient DJ兼製作人Mixmaster Morris化身之The Irresistible Force在90年代初的slogan,那是取材自17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 )的名言「我思故我在」——” I think, therefore I am”(Cogito, ergo sum)。

2020年4月1日星期三

Roger Eno & Brian Eno:我仍是這麼多愁善感的ambient信徒

當Roger Eno與Brian Eno要在古典音樂名廠Deutsche Grammophon旗下發表《Mixing Colours》專輯的時候,看到有不少朋友才恍然大悟,方知道Eno兄弟過去其實從沒有以二人名義聯袂出版過唱片——沒錯,Roger Eno首次參與灌錄的唱片,就是跟Brian Eno及Daniel Lanois一起三人聯名帶來的1983年專輯《Apollo: Atmospheres and Soundtracks》,然而下次兩位Eno的名字走一起出現在唱片封面上,便是相隔37年之後的事——今次的《Mixing Colours》,正是Eno兄弟二人首度開宗明義的聯袂合作。
比Brian Eno年輕十一年的胞弟Roger Eno,他在1985年發表的首張個人專輯《Voices》(跟《Apollo》一樣同屬EG Records出品),是我心目中矢志不渝的經典ambient專輯。在Daniel Lanois監製、Brian Eno操刀sound treatments下,祭出其憩靜幽美的ambient鋼琴音樂,在我的多愁善感成長歲月,已不知陪伴過我度過幾多個夜欄人靜、斯人獨憔悴的寂寥時刻,早已聽得入心入肺。所聽見,是Roger Eno的思古幽情琴音與Brian Eno的電氣氛圍營造之微妙關係。

然後我們也知道有正統音樂訓練背景的Roger Eno(他在Colchester Institute修讀樂理)也毋須其兄的護蔭亦不再局限於ambient之框架,姑勿論是他走向新古典室內樂路線,抑或其多元樂手角色(他本是粗管上低音號/次中音號演奏家),Roger早已能夠獨當一面。 

《Mixing Colours》的出現,正是Eno兄弟在《Voices》裡之合作的三十多年後延伸。作為Eno兄弟的粉絲,無疑這是一件相當之動感的事。
跨越15年的製作,《Mixing Colours》最早創作的曲目已是始於2005年。專輯是以Roger Eno & Brian Eno名義發表,那亦告之二人的主客關係。今次Eno兄弟的合作,就是Roger把他譜出的樂曲在家以MIDI鍵琴灌錄成音檔,再傳送給Brian加以電音製作/聲響設計/programming,勾勒出soundscape氛圍漣漪,成為樂曲的二次創作。如果Roger的琴音是一個個小島,那麼Brian的ambient soundscape就是小島之間的海洋。

有別於《Voices》,是Brian Eno已不用困在幽閉的錄音室裡工作,而大部分《Mixing Colours》裡的曲目,都是Brian在火車旅途上戴著耳筒坐以laptop電腦製作,他把這些音樂稱之”train music”。事實上《Mixing Colours》的另一點子,就是Brian與跟他合作多時的音樂人兼軟件設計師Peter Chilvers主理的一系列音樂錄象,帶來的短片都是猶如在火車上看到的緩緩流動風景。

從《Mixing Colours》先釋出的三首單曲:孤寂憂愁的〈Celeste〉,思古幽情而真摯的〈Blonde〉,抑或緩緩蒼茫而縈繞心頭的〈Slow Movement: Sand〉,我已確定這會是我義無反顧地喜愛的唯美ambient鍵琴音樂專輯。

 《Mixing Colours》是一張圍繞著顏色為主題的概念專輯,讓天藍色、金髮色、焦棕色、黑曜石、銅緣色、深褐色、玫瑰石英粉紅、朱砂色、蔚藍色等色調交叉感染出Eno兄弟的landscape樂曲。毋須甚麼逐曲談,但無論是〈Dark Sienna〉和〈Quisksilver〉的古意盎然,〈Cinnabar〉的雋永,〈Rose Quartz〉和〈Ultramarine〉的Erik Satie琴音薰陶,〈Obsidian〉的迷惑ambient氛圍,由懾人氛圍帶出的美不勝收ambient鋼琴曲目〈Desert Sand〉,那種叫人沉思的靜謐氛圍,都好讓我回到多愁善感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