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1日星期六

The Goon Sax:三人行〡多面體

好記得第一次聽到澳洲布里斯本獨立樂隊The Goon Sax,他們所予我的深刻印象,就是indie-pop / twee-pop到不得了,簡直好像回到C86運動爆發至90年代初葉那個indie-pop時代,所說是其2016年首張專輯《Up to Anything》。我知道,一個音樂流派也會隨著時代巨輪的推進,而會在聲音上發生變化,甚至感覺也有點不一樣,所以今天很多被冠以indie-pop之稱的樂隊,其實已不再是我心目中的indie-pop。但當時The Goon Sax的indie-pop就來得非常之正宗,很80、90年代的獨立流行樂風格,就像回到那個樸實無華、跟科技背道而馳的indie-pop美好年華。 
The Goon Sax是Louis Forster(結他)、Riley Jones(鼓)和James Harrison(低音結他) 所構成的三人樂隊,三人皆是主唱、擁有三把聲音。加上高個子成員Louis Forster是布里斯本傳奇性indie rock / college rock樂隊The Go-Betweens(曾簽約英國獨立廠牌Rough Trade及Beggars Banquet)主將Robert Forster的兒子,那更令我對他們另眼相看。 

五年前的《Up to Anything》,The Goon Sax全然是一隊赤子之心、無添加的indie-pop / twee-pop樂隊(連唱片封面也猶如C86年代的獨立樂團出品);到了2018年的第二張專輯《We're Not Talking》,聽得到他們的indie-pop聲音之成長,多了一點製作。相隔三年後,如今再帶來樂隊的第三張專輯《Mirror II》,可聽見他們的聲音出現了微妙的進化,卻又毫無遺和感。 

睽違三年,期間Louis Forster去了德國柏林居住、在一家戲院工作,Riley Jones和James Harrison則組了post-punk樂隊Soot。然後The Goon Sax再合體——他們視之為新開始,在一間他們喚作Fantasy Planet的昆士蘭建築房子一起居住,閉門造車地創作了新專輯出來。樂隊繼而遠赴英國Bristol,在Geoff Barrow(Portishead / Beak)開設的Invada Studios,由跟PJ Harvey合作無間John Parish監製下把《Mirror II》灌錄了出來,這位英國製作人對The Goon Sax今次的聲音之影響亦不言而喻。 
《Mirror II》是The Goon Sax歷來最「多嘢聽」的一張專輯但又不失他們的indie-pop樂隊初衷本色,三位成員彼此的風格亦來得更為顯著,從而令到樂隊呈現出多重性格多面體。專輯喚作《Mirror II》,意指他們得以互相影響的合作關係。 

Louis Forster演繹的歌曲,跟Riley合唱的先行單曲〈In the Stone〉是由post-punk式bassline主導的美好indie-pop;另一先行單曲〈Psychic〉是由明快鼓機節拍驅動的noise-pop,其mv也叫人看得賞心悅目。而avant-rock曲目〈Bathwater〉最後Louis唱出德語歌詞,也告訴了大家他曾在柏林生活。 
 
從灰野敬二到Kylie Minogue,都是女成員Riley Jones今次背後的音樂影響。由她主唱的新單曲〈Desire〉無疑是dream-pop / shoegaze到不得了的夢幻浪漫靚歌,而〈Tag〉就是她的bubblegum-noise-pop,但又有多少post-punk / new wave的底蘊。
 
一向都覺得James Harrison主唱的歌曲是最twee-pop,即是BMX Bandits那種,今次他兩首psychedelic-folk歌曲〈Carpetry〉和〈Caterpillars〉,原來是師承自前Pink Floyd主腦Syd Barrett之薰陶,雖然他一開聲我已覺得像極了BMX Bandits的Duglas T. Stew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