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0日星期三

Boy Harsher:來自麻省的冷冽電音美學

我哺食80年代electro-pop長大的那一代樂迷,electro-pop彷彿是我的其中一款音樂comfort food 。也是如此,我對後世的electro-pop也份外有要求。現紮根於美國麻省北安普敦的Boy Harsher ,是近年最叫我另眼相看、趨之若鶩的 electro-pop 二人組合。
由Jae Matthews和Augustus Muller組成的Boy Harsher被形容為一隊dark electronic duo,他們的electro-pop之音,都來得闇黑、冷冽、靡爛、簡約、電影感,同時又有著舞曲化的節拍,有如早年electro-pop的初生之犢與粗獷感覺,以及post-punk的底蘊;Jae半吟半唱的低迥嗓音則是那麼頹靡而神秘,某程度上而言他們也較近跡所謂coldwave及minimal wave的聲音。以80年代的經典男女electro-pop組合作比較,Boy Harsher也許會叫人聯想到Alison Moyet與Vince Clarke的Yazoo,抑或Annie Lennox與David A. Stewart的Eurythmics (早期),但更貼切的大抵是由industrial先鋒樂團Throbbing Gristle成員Cosey Fanni Tutti與Chris Carter所組成的Chris & Cosey。
Jae和Augustus都是電影製作人出身,起初二人在喬治亞州薩凡納以Teen Dreamz之名義於2013年間展開合作,這個project就是由Jae朗讀她的短篇故事、Augustus負責現場音樂;隨著樂曲趨向跳舞化,而Jae的演繹亦走向戲劇性與旋律化,他們便在2014年初改名為Boy Harsher,正式踏足electro-pop路線,並在同年發表了在薩凡納家中以幾台廉價電子合成器灌錄而成的首張EP 《Lesser Man》,由當地獨立廠牌Soft Science以卡式帶形式發行(然後在2017年再版作Extended Version出)。

不知道Boy Harsher何時從發源地喬治亞州薩凡納遷移到麻省北安普敦,只知道2016年出版的首張專輯《Yr Body is Nothing》已是他們在北安普敦家中所宅錄而成,而Boy Harsher的聲名在當年也不徑而走。 
作為《Yr Body is Nothing》的後繼之作,睽違三年的第二張專輯《Careful》就在這個2019年2月初面世,歌曲內容圍著個人失落與精神病為題。雖說《Careful》是Boy Harsher的2019年專輯,但三首先行單曲卻早已在2018年先後釋出,為專輯做好了熱身。專輯由樂隊的自家廠牌Nude Club Records出版,連廠牌名字也靡爛過人。

由闇黑幽閉氛圍帶出的專輯開場曲〈Keep Driving〉,壓根兒是一首post-punk / coldwave曲目;接著是最早釋出的〈Face the Fire〉,在Jae迷惑的主唱下,這是首有著post-punk節拍的幽暗冷峻electro-pop歌曲。 
〈Fate〉對我來說是去年的亮點之作,在Euro-disco的歐陸式節奏下有著冷酷又搶耳的synth riff,Jae明明是低沉地演繹但卻又來幾聲狂野的嘶叫。
說到80年代薰陶的聲音,〈LA〉也許可以用上Pet Shop Boys作品如〈It’s a Sin〉作相提並論吧,歌曲的mv是他們跟藝人兼導演Kathleen Dycaico之合作,由Kathleen與Tara-Jo Tashna飾演一對「獵人與天使」的camgirl。 
〈Come Closer〉就是我們在從前常說的高壓電子曲風,同時又有著紐約市 electro-punk老祖Suicide的蛛絲馬跡;〈Tears〉簡直就像回到Depeche Mode的1983年專輯《Construction Time Again》時那種工業化electro-pop抑或是EBM (electronic body music )那種工業電音舞曲。另一方面,〈Crush〉和〈Careful〉都是Boy Harsher的電影感氛圍化ambient曲目。
(原文刊於《扭耳仔》)


2019年2月16日星期六

Mono:成軍二十週年發行的第十張專輯

在樂迷心目中,早自認定Mono是日本的頭號post-rock樂團。來自東京的他們成軍於1999年,那麼來到2019年便是他們成立的20週年紀念;而回望Mono的誕生,最先是在1999年1月由主腦/結他手Takaakira 'Taka' Goto所發起,而20年後他們也趕及在2019年1月底出版樂隊的全新專輯《Nowhere Now Here》——而且這更是他們的第10張錄音室專輯來,所以2019年對於Mono來說也是別具里程碑意的一個年分。 

然而世事並沒有兩全其美。一直以來Mono都是Taka跟另一結他手Hideki "Yoda" Suematsu、低音結他手Tamaki Kunishi與鼓手Yasunori Takada的「四位一體」合作關係,可是來到2017年12月,樂隊乃宣佈 Yasunori 因私人理由而離隊的消息,令到原裝陣容的Mono未能齊齊整整地踏入20週年。而鼓手的空缺,便在去年夏天由曾加入美國路易維爾迷幻實驗搖滾樂隊The Phantom Family Halo的Dahm Majuri Cipolla代替,也是說現在的Mono是有一位美國樂手成員,而不再是全日本人的陣容。 
作為繼《Requiem for Hell》後Mono的三年來全新專輯《Nowhere Now Here》,樂隊便是以這個「三位日本人加一名美國鼓手」的新陣容灌錄而成。

Mono 的三張奠定性專輯:《Walking Cloud and Deep Red Sky, Flag Fluttered and the Sun Shined》(2004年)、《You Are There》(2006年)和《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2009年),都是交由美國芝加哥post-hardcore noise樂隊Big Black及Shellac主將,曾為Nirvana、Pixies、The Breeders、Slint、The Wedding Presen操刀的 Steve Albini 擔任錄音師,以及在他的Electrical Audio Studio灌錄,某程度上而言Steve Albini是影響著Mono的標誌性post-rock聲音。雙方暫別了好幾年之後,到2016年的《Requiem for Hell》專輯,Steve Albini 再次為Mono操刀,而他已不僅是錄音師,也跟Mono一起聯袂監製。
《Nowhere Now Here》再次由Steve Albini為Mono擔任錄音師、混音師及監製的專輯,今次連樂隊所屬的紐約市布魯克林獨立廠牌Temporary Residence Limited創辦人Jeremy DeVine也跟他們聯袂監製。
成軍20週年帶來的第10張專輯,《Nowhere Now Here》彷彿是把 Mono 最優秀的聲音都結集而成——靜謐低迴的、重型暴烈的、悲天憫人的、扣人心弦的、滄茫無際的,都在專輯裡此起彼落而來。今次帶來了12人的管弦樂團伴奏,另一方面 Taka 在2017年以 Behind the Shadow Drops 名義出版的個人專輯《H a r m o n i c》跟美國芝加哥post-rock天團Tortoise主將John McEntire合作過,從而也影響到他如今應用電音的製作。 

山雨欲來的開場曲〈God Bless〉為專輯帶來電影感的序曲,然後重型後搖滾曲目〈After You Comes the Flood〉乃實行排山倒海、波瀾壯闊而來,Dahm的鼓聲在Steve Albini的錄音下是多麼的如雷貫耳,再綻放出巨大的結他噪音音牆。
〈Sorrow〉是如斯感情豐富的後搖滾樂章,〈Far and Further〉來到尾聲可聽見所蟄伏的電音製作底蘊,鋼琴主導的〈Parting〉只有配合弦樂而表現出他們那份思古幽情,〈Funeral Song〉在迷魂氛圍好比Philip Glass的minimalism曲目。

十分鐘的主題曲〈Nowhere, Now Here〉是專輯的核心曲目,是Mono無懈可擊的post-rock / orchestra guitar- rock曲目,他們的epic之作。而九分多鐘的〈Meet Us Where the Night Ends〉背後是歌劇人聲唱詠sample,引伸出是萬分懾人心魄、再推至地動山搖的後搖滾鋪陳。
 
專輯的另一焦點之作,是低音結他手Tamaki Kunishi開腔主唱的〈Breathe〉,歌曲的弦樂氛圍可聽到波蘭作曲家Henryk Górecki的《Symphony No. 3》 ( Symphony of Sorrowful Songs )之薰陶,在Tamaki的演繹下歌曲也有如昔日英國獨立名廠4AD旗下大團This Mortal Coil的淒美空靈。
 
樂迷所關注的,是20週年的 Mono 會否再來香港演出。答案是:會!但不是3月那輪中國巡演,而是到9月的另一輪巡演,才會帶來他們的香港場音樂會。
 (原文刊於《扭耳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