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

鬼馬姜根

之前一晚,才看過蘇格蘭格拉斯哥post-rock樂團「魔怪」Mogwai的演出,經過他們神靈般的後搖滾聲音洗滌,腦海裡仍縈繞著其穿越感結他音牆餘韻。回到同一個表演場地,再看「姜根」Ginger Root那甚具視聽之娛的音樂會,是相當之反差的事。從「魔怪」到「姜根」,一連兩晚同在西九Freespace大盒看到兩場風格大相逕庭的專場音樂會,前者就是全程足以將觀眾震撼著而要屏息欣賞,而後者則看得大家眉飛色舞、臉帶微笑。截然不同的vibes,兩者我都相當之樂在其中。 
去年初秋發表了新專輯《SHINBANGUMI》的Ginger Root,這是他新一輪March 2025 Tour。巡演來港前,他已走訪過深圳、杭州、上海、台北等城市,但對於他來說香港是別具意義的一站,因在台上他提及其grandma是來自香港。本名Cameron Lew的他,會以華語來說出其中文名「劉國明」,但只懂用廣東話講聲「你好!」,談笑風生的他又可以來幾句台山話。看Ginger Root的演出,幽默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會形容他是一名好「鬼馬」的音樂人。 

縱使來自南加州的Ginger Root早在2017年已經出道,正式啓動這個由身兼唱作人、多元樂手、影片製作人、平面設計師的Cameron Lew領軍之音樂企畫,開始發表專輯(而且蠻多產) 。然而好相信大多數樂迷認識到Ginger Root,都是2020年代以降的事,2021年單曲〈Loretta〉毋庸置疑是其轉捩點,也見到他正式啓用「姜根」之漢字。一名ABC華裔美國樂手,深受日本昭和時代的流行文化影響,鍾情70、80年代的日本city-pop,而〈Loretta〉帶來了一個懷舊日系風的mv(附以日文字幕) ,歌曲跟著還灌錄了一個日本語version。從此奠定了Ginger Root的「哈日」方針,他大玩復古與東瀛元素的敘事式mv也愈拍愈具趣味。其實這是好犯規的,甚至我總覺得會有西方樂迷傻傻分不清的誤以為他真的是日本人來。 

能夠在2023年3月復辦的《Clockenflap》音樂節看到Ginger Root的演出,是那屆陣容的其中一個驚喜。剛好相隔了兩個年頭,Ginger Root重返我城,舉行他的香港專場音樂會。 
大抵那可以稱得上是跨媒體音樂會,Ginger Root的影片不時穿插於歌曲的表演之間。Ginger Root並非只管賣弄噱頭,Cameron本身亦是非常之富有實力的多才多藝樂手,鍵琴與結他演奏精湛而具活力,跟合作無間的低音結他手Dylan Hovis和鼓手Matt Carney構成一支三人樂隊,台上還有一名紅衣camera man負責拍攝live feed現場影片投放在屏幕上。通常見到攝影師不斷在台上游走,總覺得是很礙眼令人不耐煩,但大家又會視這位紅衣攝影師為表演者之一,喜見他與樂手的互動。 
當晚也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就是在演出期間忽然見到live feed一直拍攝著Dylan在維修放在舞台地上的低音結他,原來是他那支貝斯出了問題,跟著紅衣攝影師也放下攝影機幫手搶救,而Cameron就趁這段時間即興地跟台下樂迷來個快問快答環節,直至貝斯再響起。那時可有觀眾會懷疑這是否預設的表演呢? 
當玩出一曲〈Loneliness〉時,見到日本retro-pop公主AMAIWANA化身的虛擬藝人Kimiko Takeguchi驚喜現身舞台合唱此曲,我也為之心花怒放。也喜歡Cameron道出許多年前,看到美韓混血女生Michelle Zauner領軍的美國indie-pop樂隊Japanese Breakfast一次暖場演出而影響到他對音樂生涯的願景,最終Ginger Root也成為了Japanese Breakfast巡演的暖場樂隊一起共演之一席話。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星期日生活」)

2025年3月12日星期三

AURORA:從挪威精靈到女神降臨

兩個星期前,我是懷著萬般翹首以待的心情來到亞洲國際博覽館,看挪威音樂精靈唱作女生AURORA的《What Happened to The Earth? 2025》巡演音樂會。 即使我已見慣大場面的音樂媒體工作者,但踏進場地時已有多少腎上腺素上升的感覺。畢竟一等便已經五個年頭有多,而且我是真的好喜歡AURORA,好喜歡她的2024年專輯《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是我在去年聽得最滾瓜爛熟的其中一張專輯。 
原本,AURORA是2019年11月《Clockenflap》音樂及藝術節的表演單位之一。那時我仍為一個傳媒集團旗下的音樂媒體頻道工作,(男)同事們不但滿心期待快將要看到AURORA的現場演出,更期待可以跟她有meet & greet的機會,拍個開心合照。可是那屆《Clockenflap》已進入如箭在弦的七天倒數階段,大會無奈地宣佈:「由於近日的情況變化,為接下來數週帶來許多未知因素,Clockenflap 2019將會取消。」。結果待到2025年2月,AURORA才終告得以踏足香港表演。即使那才不過是五年三個月之隔的事,然而一切已恍如隔世。 

畢竟期間經歷過COVID大流行疫情,世界已經不一樣。更何況,AURORA在2022年發表的第三張專輯《The Gods We Can Touch》被視為重大分水嶺、象徵其音樂生涯之「新紀元」,而去年從「人們與大地相連」、「療癒大地」之題目出發的個人化兼心靈化專輯《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所呈現的巨大創作野心,她的音樂更昂然走到另一層次,見證到這位挪威音樂精靈已躋身女神級之列。比起在2019年,當下我更殷切盼望看到AURORA的現場演出。 

說來這輪AURORA的亞洲巡演,就在訪日演出的前夕,她釋出跟日本女團ATARASHII GAKKO! 聯乘合作的英日雙語版的〈Some Type Of Skin〉,ATARASHII GAKKO! 也順理成章在AURORA的東京站音樂會客串共演此曲,就已叫我”wow!”咗出嚟。 

看AURORA的《What Happened to The Earth? 2025》香港場音樂會,好有滿滿的幸福感覺。她的獻唱、她的形體舞蹈、樂隊的演奏、背後的影像,叫人看得欣賞心悅目,皆無懈可擊。 
音樂會以播放〈Goddess of Dusk〉的影片揭開序幕,她就猶如黃昏女神降臨般現身舞台。在音樂會上,AURORA是屬於說話多多的歌手,甫出場唱過了兩首歌便停下來細說她本來可以在2019年來香港演出的事,我一向好怕那些「多嘢講」的主唱,因為會影響到音樂演出的flow,但對於AURORA,你又會給她說話時好sweet的真摯情感所觸動,因她仍有一夥赤子之心。她的伴奏樂隊,有兩位女和唱兼鍵琴手、一位結他手、一位鼓手,看似簡單的樂團組合但又不簡單,比如人人都可以是歌手,站出來圍繞著她唱出a cappella版的〈The River〉。 

 一如所料,我至愛的〈Starvation〉現場演出版是那麼精采絕倫、扣人心弦;到encore時玩〈Cure For Me〉見到AURORA跳出mv裡的舞步,已叫人為之心花怒放。 

這個2月,也是AURORA的成名作〈Runaway〉面世10週年,這首她在11歲時所寫的歌,到16歲才公諸於世,到此曲在2015年出版成單曲時她才18歲。AURORA來港演出後,她亦釋出了〈Runaway〉的管弦樂伴奏版,以及紀錄片《Portrait Of A Song - Runaway》,片中她道出這首歌的心路歷程,重訪mv拍攝那個挪威山頭,還有粉絲拍片一人一故事分享此曲對他們的意義、向AURORA道謝,有個粉絲故事更令AURORA看到哭了出來。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星期日生活」)

2025年3月11日星期二

xiexie:如沐春風的夢幻迷幻日系獨立流行樂

當我第一次見到xiexie這隊日本東京獨立樂隊的名字時,就不禁聯想起風格光怪陸離的美國加州實驗流行樂團Xiu Xiu。Xiu Xiu的名字,是取名自陳沖執導的1998年電影《天浴Xiu Xiu: The Sent Down Girl》;而xiexie,則好簡單直接地源自華語的「謝謝」,也可想而之xiexie過去兩年先後到過台灣巡演,當樂隊自我介紹時就像向樂迷表示敬意,而當他們以華語說「謝謝」時又像呼喚樂隊的名字,台上台下都皆大歡喜。 
 「班門弄斧」Bandmennofool將會在3月26日把xiexie這支在近年備受注目的東京indie-pop / dream-pop四人帶到香港,於MOM Livehouse舉行他們的Live in Hong Kong專場音樂會。相信主辦單位到時也會教曉他們用廣東話講「多謝」吧。 

毋庸置疑,xiexie是一隊能夠師承精良英美indie-pop音樂薰陶而來的日本樂隊。他們既「夢幻」(dream-pop)亦「迷幻」(psychedelic-pop),祭出是具有日系色彩的日語歌曲。而重點是,xiexie筆下全是溫婉輕柔的曲子,加上女主唱兼結他手Meari很chill的溫文爾雅演繹,xiexie的歌曲總是有一種如沐春風的閒適感覺。 

當xiexie在2021年發表首張同名EP《XIEXIE》時,他們仍較平面的indie-pop樂隊,歌曲來得清新可喜。經過〈13〉、〈what you see〉等單曲後,到2022年的《33》EP,樂隊已拓展出shoegaze / dream-pop的層次,味道開始複雜起來但動聽依然。那麼按照xiexie這個進化論,來到去年6月面世的首張專輯《wellwell》,聽到正是xiexie的音樂完全體。 
在《wellwell》裡聽到的xiexie,是一隊psychedelic dream-pop樂隊,先行單曲〈please me〉已展示出幸田大和的一手迷幻結他及復古的psychedelic rock曲風。主打歌〈UMA〉是一首乘著backbeat節拍而來的psychedelic dream-pop歌曲,Meari唱出淡淡然之美,祭出夢幻的斑斕色彩感,而又仿如回到90年代初葉獨立音樂的好時光,感覺仍是如斯的如沐春風。
 
 〈Nile〉是結他手幸田大和初次啼聲擔任主唱(或是跟Meari合唱) 的曲目,貫穿著口哨吹奏,又是chill到一個點。〈City〉就絕對是回到60年代的psychedelic rock的根源,有著blues rock風結他主奏那種。器樂曲目〈眠民〉夢幻迷幻得來又賦予一份電影感。〈my time〉迷幻之餘又換上folk rock的底蘊,散落著零碎的琴音。xiexie跟台灣獨立音樂圈的密切關係,又見於一曲〈kiwi〉找來台灣樂團「我是機車少女」i'mdifficult靈魂人物凌元耕操刀鍵琴,讓這首psychedelic-pop歌曲多了一份氛圍感與復古色彩。 
班門弄斧Bandmennofool presents: 
xiexie – Live in Hong Kong 
日期 : 26 Mar 2025 時間 : 730pm door open 
地點 : MOM Livehouse 
早鳥票 : $380 hkd 
當日票 : $450 h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