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8日星期日

盒子地上音樂會│盒子經

11月6、7日「盒子」兩場《盒子地上音樂會》,其實我好想看足兩場,然而實情我只有看了第一晚而己,而第二晚因為踫上《Clockenflap》的關係而放棄…….之不過,我也遵守承諾,從數碼港趕來看最後兩曲,結果真的給我趕到看〈東南西北〉和〈Canzonetta per Chiara〉,然後再隨大隊往7.1吧去。

而在11月6日當天前往藝術中心途中,iPod一直播著他們的《番屋企》專輯。

我看《盒子地上音樂會》,感受很深,二十多年的回憶都被喚了回來。選曲當中有些是我熟悉的,有些我雖則不能一下子道出歌曲的名字但卻能勾起在心坎裡的印象。每一首曲目,我都曾與「盒子」親身經歷過。而他們又好像盡量不玩太多曾在唱片裡發表過的歌曲,以讓其他滄海遺珠曲目有機會重現。

由〈Lila〉作開場曲已夠先聲奪人。來自《盒子第十一面:盒子世界》的〈Nothing Is Written〉是他們過去十年來最懾人心魄的一曲,而〈Helpless〉裡阿龔的小提琴仍是如斯盪氣迴腸而來;來自《盒子第十面:鈎月》的「莎樂美之歌」〈Pump〉肯定是我的十大至愛「盒子」歌曲,N年沒聽過,那一刻響起此曲時簡直叫人眉飛色舞;〈Little Girl In White Camillias〉把我帶到《盒子第十三面:瘋人秀》的情景;〈The Weeping Pool〉不獨只是《盒子第二面:Typhoon Kite Flying》裡的一曲,而是內含了〈The Weeping Pool〉、〈The Bell Of Christ〉、〈Deus Ex Machina〉和〈Blessing From Nuremberg〉幾曲的Collage曲目;阿龔交由Julia主唱的「月份」系列曲目,第一晚只玩〈July〉和〈January〉而已(第二晚則由〈April〉取代了〈January〉)。

在台上,消瘦了的彼得小話與發福了的阿龔相映成趣,而彼得亦不忘向觀眾應用「升呢」和「O嘴」這兩個他今次學懂的潮語。我想他們玩但卻沒有玩到的歌曲實在太多了,雖說是「盒子」的二十二年作品選,不過選曲明顯是較傾向中後期的作品。

而他們的《盒子經》,也在6號晚演出的發佈會上到手,拿回家兩天仍未捨得開封,也因為有三分一內容在之前已看過pdf版,所以也不見得著急。

開封了。要我形容《盒子經》這套「盒裝書」,我只能說出「偉大」這兩個字。

書,已草草的翻閱/快閱過,有待細閱。所先睹為快,是那兩張收錄了其歷來Live Clips的DVD,叫我看得很激動。激動的原因,是當中的現場演出影片裡,佔了九成我都身處現場,一下子簡直時光倒流,回憶千絲萬縷,觸動到我的記憶體。「盒子」是香港獨立音樂界的變色龍。看到昔日的藝穗會舊貌、CCDC的城市劇場、當年何等瘋狂的「盒子」,那個美好的青葱年代之回憶都湧上心來,實在太太太太令人懷緬了。

3 則留言:

匿名 說...

龔志城是蔡灡的化身

i-Joel 說...

袁先生好。初次光臨貴博。有文章轉交閣下。
詞評人黃志華先生對閣下在九月號的《文化現場》看見閣下的文章。在其博中有作答。連接如下:
http://blog.chinaunix.net/u/14418/showart_2092130.html

袁智聰 說...

thanks i-Jo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