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在8月15日,香港大型音樂及藝術節Clockenflap公佈今年的首輪演出陣容,焦點落在Franz Ferdinand這隊蘇格蘭格拉斯哥樂隊身上;8月26日,Franz Ferdinand發表睽違足足四年後樂隊的第四張專輯《Right Thoughts, Right Words, Right Action》。對於各位香港的Franz Ferdinand追隨者來說,可謂喜事重重。
多年來,Franz Ferdinand所樹立出是一種糅合著New Wave、Post-Punk、Dance-Punk與Art-Punk之精良血統而來的Modern-Pop聲音,來得流清爽、跳脫躍動,有著令人琅琅上口的賞心悅事曲子、靈魂人物Alex Kapranos 筆下的幽默趣味性,以及滲透出迷人而馥郁的英倫音樂氣味。所以來到2009年發表的第三張專輯《Tonight: Franz Ferdinand》呈現樂隊對源自牙買加的Dub Reggae發生濃厚興趣,勾勒出奇突的迷暈Dub樂音響處理手法,無疑是為Franz Ferdinand注入了相當的新意思。
作為繼《Tonight》後樂隊四年來的全新專輯,在《Right Thoughts, Right Words, Right Action》裡並沒有在聲音上探求甚麼重大突破,也沒有甚麼出奇制勝的構思,反之他們卻試圖重塑樂隊舊日直截了當而又搶耳萬分的獨立流行曲姿態。初聽下去也許不見得有何特別之處,然而別以為今次Franz Ferdinand只有隨隨便便弄張新作。經過細聽之下,你會認同他們帶來了一張首首皆精的高質素英倫Perfect-Pop專輯。
《Right Thoughts, Right Words, Right Action》是在Alex位於蘇格蘭的Black Pudding Studios及Nick McCarthy位於倫敦的Sausage Studios灌錄(二人的錄音室都以香腸來命名),並在Peter Bjorn And John的Björn Yttling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錄音室收錄了一首半歌曲;專輯主要由Alex化名Prince House Rabbit親自監製,而除了Hot Chip的Joe Goddard和Alexis Taylor製作之兩首歌之外,還有Björn Yttling及挪威奧斯陸DJ兼製作人Todd Terje之操刀。
頭炮單曲〈Right Action〉由Joe Goddard和Alexis Taylor監製,這首熱烘烘的Punk-Funk / Modern-Pop歌曲亦開宗明義地有著Hot Chip的Groovy組態,Funky的曲風間輕滲著點點迷幻流行曲氣味(尤其是Nick那幾聲電Sitar彈奏);另一單曲〈Love Illumination〉回復了昔日Franz Ferdinand的明快醒神歌路,那段用上單簧管音色的Synth獨奏是一個亮點,當Alex唱道”If you need somebody to love you / While you’re looking for somebody to love”,更有向美國三藩市樂隊Jefferson Airplane的1967年迷幻搖滾經典〈Somebody to Love〉作致敬的意義。與Todd Terje聯袂監製的新單曲〈Evil Eye〉,來得有如80年代New Wave紀元的Modern-Pop樂隊(有點令我聯想起澳洲的INXS)為B級恐怖片炮製電影主題曲,甚具趣味性的一曲。
由懶洋洋前奏帶出的〈Stand on the Horizon〉,歌曲清爽而調子雋永,當Owen Pallett(Final Fantasy)編寫的弦樂響起時,又來得好比Baroque Pop般。〈Fresh Strawberries〉的如沐春風與心曠神怡之處,絕對可以用作新鮮士多啤梨的廣告歌。
另一方面,〈Bullet〉是他們那種直截了當、風馳電掣的Guitar-driven流行曲,一個字:爽!Björn Yttling監製的〈Treason! Animals〉不難叫人想到Pulp的歌曲來,尾段的人聲Chanting可謂神來之筆。〈The Universe Expanded〉好比70年代末新浪潮樂團如The Stranglers或John Foxx時代Ultravox!的後現代主義淒美浪漫Synth-Ballad歌曲。而最末唱出”But this really is the end”的手分歌曲〈Goodbye Lovers & Friends〉,絕對是今次Franz Ferdinand的Art-Pop曲目,Alex在主歌部分唱得一臉冷漠,歌曲除了再次有Hot Chip二人參與製作外還獻聲和唱。
2013年8月28日星期三
2013年8月23日星期五
Washed Out:清風送爽的田園間溫暖陽光
作為當今美國獨立電音樂派Chillwave的佼佼者名字,由喬治亞州唱作歌手兼電音製作人Ernest Greene化身的Washed Out,他在2011年於西雅圖獨立名廠Sub Pop旗下發表的首張專輯《Within or Without》即使談不上是怎樣驚為天人之作,但卻足以叫人對Washed Out留下深刻印象,與Neon Indian、Toro Y Moi分庭抗禮。
在《Within or Without》之前後,Washed Out差不多舉行了兩年巡演。跟著,Ernest與妻子兼Washed Out的現場樂手Blair遷離喬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的喧鬧大城市,而移居雅典郊外的房子定居,那就是希望能在遠離真實世界的氛圍下創作第二張專輯《Paracosm》,花了六個月時間閉門造車。跟前作一樣,《Paracosm》同是由Ben H. Allen (Animal Collective / Deerhunter / Gnarls Barkley)聯袂監製——三分二是在雅典製作,餘下來的便是在亞特蘭大與Ben一起完成。
唱片名字《Paracosm》為小說中的某種特定「幻想世界/架空世界」,如著作有《哈比人歷險記》、《魔戒》之英國小說家J•R•R•托爾金筆下的「中土大陸」,以及《納尼亞傳奇》之英國奇幻兒童文學作家C•S•路易斯的「納尼亞」世界。比較兩張專輯,Ernest說《Within or Without》來得較簡約、單色與屬於夜色的,而今次《Paracosm》在一開始時他已想做出樂觀、開揚與日間聲音的唱片,幻想自己被美麗的大自然環境包圍著。所以今次不但聽得到歌曲更為美好動聽、散發出靈秀氣,也彷彿體驗到箇中的山明水秀氣息。就連Ernest Greene這次所拍攝的宣傳照,亦猶如行山郊遊照片般。
《Paracosm》與《Within or Without》的另一分別,是Ernest不再只有用電子合成器與電腦製作;要在編曲上多花功夫的他,亦銳意拓展音色的層次。因此Ernest用上了超過五十樣樂器,包括Mellotron、Chamberlin、Novatron、Optigan等可模仿傳統樂器音色的古老電子鍵琴,聲音來得甚為有機性。
毋庸置疑,今次Washed Out在《Paracosm》裡的Chillwave歌曲,都走出了以往的Synth-Pop模式,而來得暖意洋溢,電音得來卻見有機。那份Chill味已不是屬於大城市深宵的冷氣房間,而是屬於清風送爽的田園間溫暖陽光下。畢竟這是很適合夏天聽的唱片。
之前由Patrick Han為《Paracosm》執導的Trailer短片,不是大自然到不得了、美麗得沒話說嗎?這份大自然氣息亦引伸出先行單曲〈It All Feels Right〉,這是多麼如沐春風的美好Dream-Pop歌曲。
新單曲〈Don’t Give Up〉在溫暖的中板曲子下,勾勒出夏日音樂的節奏肌理。 在有著浪漫溫婉的〈Falling Back〉之餘,〈All I Know〉此曲又被形容為在曼徹斯特獨立天團The Smiths時期的結他手Johnny Marr遇上當今美國獨立流行樂隊Passion Pit的。Chillwave某程度上是電氣版的Nu-Gaze,如〈Weightless〉便是相當之Shoegaze式內斂情感的Ballad歌曲。
在《Within or Without》之前後,Washed Out差不多舉行了兩年巡演。跟著,Ernest與妻子兼Washed Out的現場樂手Blair遷離喬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的喧鬧大城市,而移居雅典郊外的房子定居,那就是希望能在遠離真實世界的氛圍下創作第二張專輯《Paracosm》,花了六個月時間閉門造車。跟前作一樣,《Paracosm》同是由Ben H. Allen (Animal Collective / Deerhunter / Gnarls Barkley)聯袂監製——三分二是在雅典製作,餘下來的便是在亞特蘭大與Ben一起完成。
唱片名字《Paracosm》為小說中的某種特定「幻想世界/架空世界」,如著作有《哈比人歷險記》、《魔戒》之英國小說家J•R•R•托爾金筆下的「中土大陸」,以及《納尼亞傳奇》之英國奇幻兒童文學作家C•S•路易斯的「納尼亞」世界。比較兩張專輯,Ernest說《Within or Without》來得較簡約、單色與屬於夜色的,而今次《Paracosm》在一開始時他已想做出樂觀、開揚與日間聲音的唱片,幻想自己被美麗的大自然環境包圍著。所以今次不但聽得到歌曲更為美好動聽、散發出靈秀氣,也彷彿體驗到箇中的山明水秀氣息。就連Ernest Greene這次所拍攝的宣傳照,亦猶如行山郊遊照片般。
《Paracosm》與《Within or Without》的另一分別,是Ernest不再只有用電子合成器與電腦製作;要在編曲上多花功夫的他,亦銳意拓展音色的層次。因此Ernest用上了超過五十樣樂器,包括Mellotron、Chamberlin、Novatron、Optigan等可模仿傳統樂器音色的古老電子鍵琴,聲音來得甚為有機性。
毋庸置疑,今次Washed Out在《Paracosm》裡的Chillwave歌曲,都走出了以往的Synth-Pop模式,而來得暖意洋溢,電音得來卻見有機。那份Chill味已不是屬於大城市深宵的冷氣房間,而是屬於清風送爽的田園間溫暖陽光下。畢竟這是很適合夏天聽的唱片。
之前由Patrick Han為《Paracosm》執導的Trailer短片,不是大自然到不得了、美麗得沒話說嗎?這份大自然氣息亦引伸出先行單曲〈It All Feels Right〉,這是多麼如沐春風的美好Dream-Pop歌曲。
新單曲〈Don’t Give Up〉在溫暖的中板曲子下,勾勒出夏日音樂的節奏肌理。 在有著浪漫溫婉的〈Falling Back〉之餘,〈All I Know〉此曲又被形容為在曼徹斯特獨立天團The Smiths時期的結他手Johnny Marr遇上當今美國獨立流行樂隊Passion Pit的。Chillwave某程度上是電氣版的Nu-Gaze,如〈Weightless〉便是相當之Shoegaze式內斂情感的Ballad歌曲。
2013年8月18日星期日
No Age:漂亮的噪音流行
在外界眼中,由主唱兼鼓手Dean Allen Spunt和結他手Randy Randall所組成的美國洛杉磯樂隊No Age,也許只是過去十間在英美獨立搖滾圈裡崛起的其中一隊二人組姿態的樂團。然而有別於大多數二人獨立搖滾樂隊的直截了當Garage Rock傾向,No Age的聲音卻包含著相當的實驗性元素。
作為二人獨立搖滾樂隊,但No Age的音樂卻不獨只有結他與鼓,在其Lo-Fi曲風下也有著實驗性聲效律動與噪音音牆,以及Sampler的採用。也是何解他們的聲音可以被拿來跟The Velvet Underground、Sonic Youth、My Bloody Valentine等宗師作相提並論。即使在No Age的噪音搖滾風下是有其Avant-Garde實驗性的素材,但聽來卻不會太深澀與偏鋒,畢竟Dean所寫出的都是甚為悅耳的Song-Based獨立流行樂曲子,當然還少不了Brian Roettinger為樂隊帶來型格、漂亮而簡約唱片封套設計吧。
2008年發表的首張官方專輯《Nouns》埋藏著難以估計的粗獷氣息下處處呈現著其實驗色彩,到了2010年出版的第2張專輯《Everything In Between》即使在音樂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改變、繼續有其低傳真味道,但歌曲來得卻悅耳得多。
作為繼《Everything In Between》後樂隊睽違三年所發表的第三張官方專輯《An Object》,他們找回早年出版單曲及EP時的錄音師、也有參與《Everything In Between》巡演的Facundo Bermudez作監製,但不代表No Age要回歸基本,反之他們的噪音搖滾/藝術朋克聲音,乃表現得更為漂亮。
開場曲〈No Ground〉就好比紐約Punk-Pop老祖Ramones的流暢曲子遇上光怪陸離的Art-Punk編排,〈I Won't Be Your Generator〉是多麼美麗而動人的Indie-rock歌曲,而在〈An Impression〉這首Art-Pop曲目裡亦聽見Dean的內斂情感。
與此同時,〈Lock Box〉是由加上Treatment的Post-Rock節拍驅動的直截了當Punk Rock歌曲,〈C'mon, Stimmung〉好比早年My Bloody Valentine急激而Punky的Noise-Pop歌曲,〈Circling With Dizzy〉猶如那些古老的實驗與崩壞Proto-Punk作品,而〈A Ceiling Dreams Of A Floor〉便更加The Velvet Underground到不得了吧,〈Running From A-Go-Go〉則是一首配以實驗與倒播聲效的動人Shoegaze / Dream-Pop小品。
更具實驗性的作品,那是只有短短57秒的〈My Hands, Birch and Steels〉,來得有如夢幻版的Throbbing Gristle般。而碟末的〈Commerce, Comment, Commence〉更儼如MBV氛圍化與暗湧而來的Ambient Noisenik歌曲了。
作為二人獨立搖滾樂隊,但No Age的音樂卻不獨只有結他與鼓,在其Lo-Fi曲風下也有著實驗性聲效律動與噪音音牆,以及Sampler的採用。也是何解他們的聲音可以被拿來跟The Velvet Underground、Sonic Youth、My Bloody Valentine等宗師作相提並論。即使在No Age的噪音搖滾風下是有其Avant-Garde實驗性的素材,但聽來卻不會太深澀與偏鋒,畢竟Dean所寫出的都是甚為悅耳的Song-Based獨立流行樂曲子,當然還少不了Brian Roettinger為樂隊帶來型格、漂亮而簡約唱片封套設計吧。
2008年發表的首張官方專輯《Nouns》埋藏著難以估計的粗獷氣息下處處呈現著其實驗色彩,到了2010年出版的第2張專輯《Everything In Between》即使在音樂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改變、繼續有其低傳真味道,但歌曲來得卻悅耳得多。
作為繼《Everything In Between》後樂隊睽違三年所發表的第三張官方專輯《An Object》,他們找回早年出版單曲及EP時的錄音師、也有參與《Everything In Between》巡演的Facundo Bermudez作監製,但不代表No Age要回歸基本,反之他們的噪音搖滾/藝術朋克聲音,乃表現得更為漂亮。
開場曲〈No Ground〉就好比紐約Punk-Pop老祖Ramones的流暢曲子遇上光怪陸離的Art-Punk編排,〈I Won't Be Your Generator〉是多麼美麗而動人的Indie-rock歌曲,而在〈An Impression〉這首Art-Pop曲目裡亦聽見Dean的內斂情感。
與此同時,〈Lock Box〉是由加上Treatment的Post-Rock節拍驅動的直截了當Punk Rock歌曲,〈C'mon, Stimmung〉好比早年My Bloody Valentine急激而Punky的Noise-Pop歌曲,〈Circling With Dizzy〉猶如那些古老的實驗與崩壞Proto-Punk作品,而〈A Ceiling Dreams Of A Floor〉便更加The Velvet Underground到不得了吧,〈Running From A-Go-Go〉則是一首配以實驗與倒播聲效的動人Shoegaze / Dream-Pop小品。
更具實驗性的作品,那是只有短短57秒的〈My Hands, Birch and Steels〉,來得有如夢幻版的Throbbing Gristle般。而碟末的〈Commerce, Comment, Commence〉更儼如MBV氛圍化與暗湧而來的Ambient Noisenik歌曲了。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Waxahatchee:蔚藍色的女生
Waxahatchee是來自美國東南部阿拉巴馬州女唱作歌手Katie Crutchfield的個人音樂Project。Katie曾與其孖生姊妹Allison Crutchfield組成過The Ackleys、Bad Banana、P.S. Eliot等獨立搖滾/旋律化Punk樂隊,所以Waxahatchee在去年發表民謠姿態的首張專輯《American Weekend》交由盛產Punk Rock獨立樂隊的新澤西獨立廠牌Don Giovanni Records出版,也並不出奇。
《American Weekend》是在Katie的阿拉巴馬州伯明罕老家家中單人匹馬花了一個星期在下雪的日子灌錄出來,帶來是Lo-Fi Acoustic結他流行樂形式。她的歌曲被形容為「簡約朋克詩篇」,聲音乾澀粗糙,但卻有著溫暖的演繹;感覺陰暗而內斂,但卻美麗。加上Katie所道出都是二十來歲的成長情懷,也是何解Waxahatchee的音樂能夠取得獨立音樂文青之共鳴。
但Katie並不是另一位只有抱著木結他的新生代民謠女唱作歌手。《American Weekend》只是Waxahatchee的小試牛刀,在低成本下的製作。到了今年第二張專輯《Cerulean Salt》的出現,才是此姝要展露真章的時候。
本來,Katie仍是要為Waxahatchee做出另一張Lo-fi專輯,然後她決意要讓這張專輯以聲音較大而乾淨的插電Full band形式灌錄出來。樂手當中包括鼓手Keith Spencer、低音結他手Sam Cook-Parrot,還有她的孖生姊妹Allison等人。專輯跨越2012年9月至11月間灌錄,但別以為今次可以進入正式的錄音室製作,反之已移居費城的Katie,專輯也是在她費城家中收錄,保留著宅錄的獨立製作氣味。
《Cerulean Salt》專輯本已在今年3月在美國本土由Don Giovanni Records出版,直到這陣子才由英國獨立廠牌Wichita Recordings在海外發行。
《Cerulean Salt》與《American Weekend》之分野,是Waxahatchee的音樂流派標籤已由「低傳真Acoustic」而變作「獨立搖滾」,也添上了點點蔚藍色,甚至被拿來跟早年的Cat Power或Rilo Kiley作相提並論。 短小精悍的主打單曲〈Coast to Coast〉,便有如回到90年代初葉的爽勁獨立搖滾好時光,令人想起當年的The Breeders,再看其在湖畔拍攝又玩跳水的MV,大可作為今年的夏日獨立搖滾之歌。
專輯開場曲〈Hollow Bedroom〉保留了《American Weekend》簡約曲風,但隨後的歌曲便轉為獨立搖滾風來。但仍有民謠風盎然的〈Blue Pt. II〉(Kate與Allison合唱) 、〈Tangled Envisioning〉及〈You're Damaged〉。而〈Swan Dive〉來得幽暗但感覺如沐春風。
《American Weekend》是在Katie的阿拉巴馬州伯明罕老家家中單人匹馬花了一個星期在下雪的日子灌錄出來,帶來是Lo-Fi Acoustic結他流行樂形式。她的歌曲被形容為「簡約朋克詩篇」,聲音乾澀粗糙,但卻有著溫暖的演繹;感覺陰暗而內斂,但卻美麗。加上Katie所道出都是二十來歲的成長情懷,也是何解Waxahatchee的音樂能夠取得獨立音樂文青之共鳴。
但Katie並不是另一位只有抱著木結他的新生代民謠女唱作歌手。《American Weekend》只是Waxahatchee的小試牛刀,在低成本下的製作。到了今年第二張專輯《Cerulean Salt》的出現,才是此姝要展露真章的時候。
本來,Katie仍是要為Waxahatchee做出另一張Lo-fi專輯,然後她決意要讓這張專輯以聲音較大而乾淨的插電Full band形式灌錄出來。樂手當中包括鼓手Keith Spencer、低音結他手Sam Cook-Parrot,還有她的孖生姊妹Allison等人。專輯跨越2012年9月至11月間灌錄,但別以為今次可以進入正式的錄音室製作,反之已移居費城的Katie,專輯也是在她費城家中收錄,保留著宅錄的獨立製作氣味。
《Cerulean Salt》專輯本已在今年3月在美國本土由Don Giovanni Records出版,直到這陣子才由英國獨立廠牌Wichita Recordings在海外發行。
《Cerulean Salt》與《American Weekend》之分野,是Waxahatchee的音樂流派標籤已由「低傳真Acoustic」而變作「獨立搖滾」,也添上了點點蔚藍色,甚至被拿來跟早年的Cat Power或Rilo Kiley作相提並論。 短小精悍的主打單曲〈Coast to Coast〉,便有如回到90年代初葉的爽勁獨立搖滾好時光,令人想起當年的The Breeders,再看其在湖畔拍攝又玩跳水的MV,大可作為今年的夏日獨立搖滾之歌。
專輯開場曲〈Hollow Bedroom〉保留了《American Weekend》簡約曲風,但隨後的歌曲便轉為獨立搖滾風來。但仍有民謠風盎然的〈Blue Pt. II〉(Kate與Allison合唱) 、〈Tangled Envisioning〉及〈You're Damaged〉。而〈Swan Dive〉來得幽暗但感覺如沐春風。
2013年8月1日星期四
Maps:重整數碼新瞪鞋地圖
Maps是由英國北安普頓唱作歌手兼製作人James Chapman所化身的一人Indietronica樂隊,其介乎獨立流行樂與電音流行樂之間的風格——既有師承自90代初葉Shoegaze / Dream-Pop的夢幻內斂,亦用上Electro-Pop的電音骨幹。姑勿論你把Maps的音樂稱之為Electro-Shoegaze還是Digital Nu-Gaze,他正是標誌著當今抹去了Indie與Electro界線的新世代名字。
2007年的首張專輯《We Can Create》所紀錄了正是Maps那種Electro-Shoegaze / Digital Nu-Gaze聲音之原形,專輯並讓他備獲Mercury Music Prize提名(但敗給了Klaxons的《Myths of the Near Future》)。但James無意視之為其音樂公式,所以到了2009年發表的第三張專輯《Turning the Mind》,我們卻看到Maps在音樂上發生了的微妙變化——歌曲來得更電子、色調來得較深沉、感覺帶有幾分幽閉,那好比屬於深夜的唱片。然而何以Maps要相隔四年後,才發表其第三張專輯《Vicissitude》呢?
三年多前,James已在2010年初開始為新專輯寫歌。有別於以往,是他這次寫了很多歌出來,但卻沒有整張專輯的概念,而且歌曲都是未完成的,要不斷再作嘗試與實驗。期間James自己亦發生了一些變化,從而引伸出「重整生活形式」之命題——唱片名字《Vicissitude》,即「變遷」之意。但James不會說明他的生活形式出現了甚麼具體的改變,因他不想這專輯被視作關於個人的歷程。
而有別於「無結他」的《Turning the Mind》,今次是《Vicissitude》是James重拾其封塵已久的Telecaster木結他寫歌的唱片。同時為了尋找找到音樂的刺激,James乃聽回他早年仍以四軌錄音機製作音樂那般日子所喜歡的加拿大後搖滾樂隊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及蘇格蘭電音組合Boards Of Canada,已有多年沒有聽過他們的唱片,當如今重溫其音樂時,卻有如魔法般的新體驗。
在《Vicissitude》的「變遷」命題下,Maps並沒有怎樣脫胎換骨而來。反之聽到是同樣的音樂成分組合,只是一切都是經過重整而來,讓其聲音再度衍生出新鮮感。也因為這次James是用木結他寫歌,所以Maps的Indietronica歌曲不但來得溫婉而情感豐富,而且更倍覺高雅流行曲質素。而《Vicissitude》的混音師,是曾為Sigur Rós、M83操刀的Ken Thomas。
主打單曲〈A.M.A.〉是多麼漂亮動聽而Uplifing的Electro-Pop,輕滲著絲絲的陽光氣息,聽得心扉敞開。〈Built to Last〉正是那種用電音流行樂手法處理的Dream-Pop曲目,〈This Summer〉來得有多少蒼白感的夏日情懷,而帶點憂傷的〈I Heard Them Say〉又好比New Order的中板Electro-Pop曲目。再聽〈Adjusted to the Darkness〉這首出塵孤高的夢幻Ballad,我們竟可以找到Maps與Spiritualized之間的共通點。
2007年的首張專輯《We Can Create》所紀錄了正是Maps那種Electro-Shoegaze / Digital Nu-Gaze聲音之原形,專輯並讓他備獲Mercury Music Prize提名(但敗給了Klaxons的《Myths of the Near Future》)。但James無意視之為其音樂公式,所以到了2009年發表的第三張專輯《Turning the Mind》,我們卻看到Maps在音樂上發生了的微妙變化——歌曲來得更電子、色調來得較深沉、感覺帶有幾分幽閉,那好比屬於深夜的唱片。然而何以Maps要相隔四年後,才發表其第三張專輯《Vicissitude》呢?
三年多前,James已在2010年初開始為新專輯寫歌。有別於以往,是他這次寫了很多歌出來,但卻沒有整張專輯的概念,而且歌曲都是未完成的,要不斷再作嘗試與實驗。期間James自己亦發生了一些變化,從而引伸出「重整生活形式」之命題——唱片名字《Vicissitude》,即「變遷」之意。但James不會說明他的生活形式出現了甚麼具體的改變,因他不想這專輯被視作關於個人的歷程。
而有別於「無結他」的《Turning the Mind》,今次是《Vicissitude》是James重拾其封塵已久的Telecaster木結他寫歌的唱片。同時為了尋找找到音樂的刺激,James乃聽回他早年仍以四軌錄音機製作音樂那般日子所喜歡的加拿大後搖滾樂隊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及蘇格蘭電音組合Boards Of Canada,已有多年沒有聽過他們的唱片,當如今重溫其音樂時,卻有如魔法般的新體驗。
在《Vicissitude》的「變遷」命題下,Maps並沒有怎樣脫胎換骨而來。反之聽到是同樣的音樂成分組合,只是一切都是經過重整而來,讓其聲音再度衍生出新鮮感。也因為這次James是用木結他寫歌,所以Maps的Indietronica歌曲不但來得溫婉而情感豐富,而且更倍覺高雅流行曲質素。而《Vicissitude》的混音師,是曾為Sigur Rós、M83操刀的Ken Thomas。
主打單曲〈A.M.A.〉是多麼漂亮動聽而Uplifing的Electro-Pop,輕滲著絲絲的陽光氣息,聽得心扉敞開。〈Built to Last〉正是那種用電音流行樂手法處理的Dream-Pop曲目,〈This Summer〉來得有多少蒼白感的夏日情懷,而帶點憂傷的〈I Heard Them Say〉又好比New Order的中板Electro-Pop曲目。再聽〈Adjusted to the Darkness〉這首出塵孤高的夢幻Ballad,我們竟可以找到Maps與Spiritualized之間的共通點。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