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我與朋友辦了一個私人性質的「胡士托派對」,其實大家都想在看李安的《Taking Woodstock》之前,重溫一遍Michael Wadleigh的同名紀錄片電影《Woodstock》,當晚我們看了近四小時的Director’s Cut版本以作溫故知新。所以上週看《Taking Woodstock》優先場的時候,我已好有做足準備而來之感。
李安把胡士托音樂節主辦人Elliot Tiber的回憶錄《Taking Woodstock: A True Story of a Riot, a Concert and a Life》拍成《Taking Woodstock》,然而樂迷們都該要有心理準備,這並不是一齣很音樂性的電影。1969年8月的胡士托音樂節,其實只是《Taking Woodstock》的故事背境而已;故事的主線,都放在描寫Elliot跟父母的家庭關係與自身成長方面。
所以別期望李安會如何重拍Woodstock音樂節的經典演出場面,片中也看不到有「A貨」Joan Baez、Santana、Janis Joplin、The Who、Jefferson Airplane或Jimi Hendrix的出現;甚至根本沒有甚麼Live Music Scene,沒有探討當時的搖滾音樂文化氣候,亦沒細寫如何去製作一場音樂節(畢竟Michael Lang才是落手落腳的音樂節製作主腦策劃人而非Elliot——甚至Elliot根本就是音樂節的一名觀眾)。
反而片中有不少拍攝音樂節情境與樂迷的鏡頭,是模仿回當年Michael Wadleigh的紀錄片。胡士托文化一直得以薪火相傳,其實多年來大家都是全靠看Michael Wadleigh這齣影片,可謂居功厥偉。李安向這胡士托紀錄片的致敬意圖乃不言而喻。
《Taking Woodstock》有兩首歌曲選用得很好。一首是Elliot在農場山坡上遇上一對嬉皮士,然後進入他倆的「迷幻Van仔」一起迷幻,此時響起是洛杉磯迷幻樂團Love來自其1967年專輯《Forever Changes》的幽美迷幻歌〈The Red Telephone〉;另一首是音樂節曲終人散、人潮徐徐地離去,背境歌曲是英國超級樂團Blind Faith取自其1969年同名專輯的一曲〈Can't Find My Way Home〉(此曲卻沒有收錄在其電影原聲專輯內)。但Love和Blind Faith都不是當年Woodstock的演出單位。
此曲找不到Love在60年代的片段,只有這個在2003年Glastonbury的演出。
2 則留言:
好想去看添。
袁大推薦這部去電影院看嗎?
因為網上評價很一般
不知道要不要去戲院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