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2004 年已開始著手製作的《Manafon》,那仍是如斯靜謐、空靈而疏離的Avant-Garde作品,感覺上比《Blemish》來得完整而溫暖,猶如前作演進出來的完全體。
橫跨五年的製作,走遍倫敦、維也納及日本灌錄,《Manafon》內所參與的樂手人數可謂Sylvian歷來之最。當中有Free-Jazz色士風手Evan Parker、前英國Avant Rock樂團AMM結他手Keith Rowe和鋼琴家John Tilbury、維也納現代音樂樂團Polwechsel成員、近年屢次與Sylvian合作的維也納結他手兼電音製作人Fennesz;同時他又引進一眾「非典型」的音樂家——大友良英既是結他手也是唱盤演奏家,電音樂手Toshimaru Nakamura的看家本領是玩No-Input Feedback演奏,另一電音樂手Sachiko M帶來是她的Sine Waves電聲。別忘記Keith Rowe也是以”Prepared Guitar”演奏見稱。

一張與樂手們互動下產生的即興性Electroacoustic作品,一方面有原音樂器的滋潤,另一方面卻遍佈不尋常的無調性聲響氛圍,零鼓聲零節拍。Sylvian的憂傷而磁性嗓音已猶如樂器的一部分。
〈Small Metal Gods〉散落著的木結他與幽悒電聲,不見乾澀,卻如詩一般幽美,也是《Manafon》較為旋律化的一曲;〈The Rabbit Skinner〉裡的大提琴、色士風與其歌聲交織出淡淡然的畫面;〈Random Acts Of Senseless Violence〉簡約疏離,John Tilbury的鋼琴則奏出絲絲美感;〈Emily Dickinson〉帶出了這位19世紀女詩人,中段有Evan Parker孤寂的色士風獨奏;〈The Department Of Dead Letters〉是今次的唯一純音樂,美麗而寂寥哀怨的樂章。
全碟最長是十分鐘的〈The Greatest Living English〉,兩支木結他、唱盤炒豆聲、No-Input與Sine Waves電聲,襯托出Sylvian的”Melancholy blue”;最短是只有廿八秒的〈Spheres〉。
在《Manafon》的Deluxe Edition版內除了有歌曲的5.1混音版外,還有《Amplified Gesture》這齣五十五分鐘的前衞音樂紀錄片。
今晚,我將會跟David Sylvian作電話訪問。
5 則留言:
找了幾天還是找不到
《Manafon》要在9月中才出版啊~
近幾日攞番Tin drum狂煲..仲有好記得canton既mv 出現香港既夜景
我想我是會買deluxe,因為有5.1 surround sound。
From what I've heard, the delux edition (imports) will be available next tuesday/wednesday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