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些唱片是一時「貪過癮」之下購來,例如美國三藩市punk rock樂隊J Church在1995年出版的單曲精選專輯《Nostalgic for Nothing》,也是我唯一擁有他們的唱片。之前我已知道J Church是一支地下punk rock / pop punk 樂團,誠然起初對他們的興趣並不大,這樣的punk團在美國可謂多的是,但為何會購買這張《Nostalgic for Nothing》呢?那就是因為個唱片封面。
而Creation是其中一家我所追聽的獨立廠牌,買他們的唱片還要買英版編號為CRE開頭方為之正宗。從80年代至90年代,Creation是英國最為舉足輕重的獨立廠牌之一,對英倫indie-pop、indie rock以至indie-dance流派之發展有著領導性的影響力。也慶幸見證到Creation在1991年如何走上登峰造極狀態,當年在短短三個月間出版了Slowdive的《Just for a Day》、Primal Scream的《Screamadelica》、My Bloody Valentine的《Loveless》、Teenage Fanclub的《Bandwagonesque》這四張劃時代專輯。
這班Creation的大佬玩音樂,並非純屬一時技癢或玩票性質的,反而在獨立廠旗高層的身分以外,他們同時也是音樂藝人。Alan McGee的Biff Bang Pow!,早年在Creation旗下乃能夠得以跟Primal Scream、Felt、The Weather Prophets、The Jasmine Minks等代表性樂隊分庭抗禮,他們共出版過六張專輯,其acoustic-based的1991年最後專輯《Me》,是我們心目中的慘白indie-pop經典;而Ed Ball更是非常之多產的樂手,The Times、Teenage Filmstars、 Love Corporation、Sand以及以唱作歌手作個人發展的他(其1995年專輯《If a Man Ever Loved a Woman》同是慘歌經典),在Creation旗下發行過的專輯可謂不計其數。
叫Creation追隨者另一津津樂道的,還有他們的出品都喜愛採用少女圖片作唱片封面,常見於Creation多年來的一系列合輯,以及Biff Bang Pow! 的唱片。很indie-pop的青春純真美學。那些年,我們一起追聽Creation Records的時代,都是快樂的回憶。
泰國獨立唱作女生mindfreakkk在兩個月前出版了她的首張專輯《Museum of My Mess》,可視為她自2021年出道至今的總結、她的作品集。專輯12首曲目當中有9首曾作單曲發行,碟如其名這是她過去幾年間的心路歷程博物館。隨之,mindfreakkk將會以四人樂隊形式在9月20號於Soho House舉行她的香港專場音樂會,把其博物館典藏的故事移師到香港展出。
回到2021年,mindfreakkk發行她的首支單曲〈Have You Ever〉,一首以亮麗synth聲主導的happy sad流行曲,大家都認定她所樹立起的日系city-pop風格。然而mindfreakkk的歌路並非單向發展,四個月後她再為〈Have You Ever〉帶來了一個jazz version(期間她已多推出兩首單曲),把歌曲詮釋成哀愁的jazz ballad,而重點是原來mindfreakkk也可以高雅爵士得起。
看看mindfreakkk出道那年(2021年) 所發表的另外兩首單曲:道出親人要飛到遙遠行星而產生失落感之思念故事的憂傷synth-pop作品〈Pluto Bay〉(有用上vocoder人聲和唱) ,抑或〈Days Are Nights〉延續了〈Have You Ever〉的日系city-pop風格但來更輕快與更具靡爛都市氣息,都是屬於synth-based的曲風。
到了2022年,說要將有毒的人從你生活中剔除以保持心理健康的〈Chaos Calls〉來得復古華麗,有著爵士流行樂之底蘊,那壓根兒是sophisti-pop來;而featuring Tanskul的〈Navy Blue〉,則是acoustic-folk / indie-folk ballad泰文英文合唱歌。2023年的〈Once Upon The End〉是首夏日氛圍的世界末日歌曲,很chill地問大家想要和誰一起享受最後的時光;〈Silent〉更是傷春悲秋與富有戲劇性的jazz ballad。大家都聽得到mindfreakkk在這幾年間的音樂演化,愈來愈成熟sophisti-pop。
再聽她2024年的新曲,〈What (I Wish) He Said〉卻又可以從upbeat活潑而夢幻的曲風來回到好青春的年代愛情予人的清新浪漫感覺。主題曲〈Museum of My Mess〉 描寫對自己感到失望、處於低谷時的混亂心情,內斂而有著淡淡然情感,很chill的歌,尾段則喚來80年代soft rock結他獨奏與澎湃鼓擊。
而專輯的開場曲〈Bones〉,夢幻氛圍帶出美麗的synth主導chamber-pop,講述對死後感受的想像,我們的骨頭、靈魂和生命都沒有了,我們已一無所有,人生只不過是一場遊戲,到她唱著”No matter the blues / No matter the pain / Everything leads me back to you / I know I’ve got to go” 卻是多麼的溫婉治癒。〈Awkward Seal〉是mindfreakkk寫給Tanskul的歌,介乎synth-pop與indie rock之間,歌曲名字源自9GAG時代的經典meme圖「尷尬的海豹」Awkward Seal。〈Giant Baby〉是關於拒絕成長,以輕快的曲子來訴說不想當成年人,我們都是一個個giant babies。
而〈Super 16〉還有一個更cult的典故,就是被王羽的1976年電影《獨臂拳王大破血滴子Master of the Flying Guillotine》用作開場片配樂(再接上〈Super〉) ; 廿七年後,又被Quentin Tarantino 的2003年電影《標殺令Kill Bill Volume 1》用作配樂。
Kraftwerk是一隊採取嚴格管理作風的樂隊,所以他們一直以來都沒有任何對外的合作,曾叩門跟Ralf Hütter等人會面傾談合作事宜如「柏林時期」的 David Bowie 及 80年代的Michael Jackson ,皆未能成事;Kraftwerk也從不會在別人的唱片裡客串——而絕無僅有的一次,是坂本龍一策動的「反地雷」音樂計劃 N.M.L. ( No More Landmine ) 在2001年發表的籌款單曲〈 Zero Landmine 〉,便破天荒地得到 Kraftwerk 情商參與負責 sound logo 電腦人聲。
說起Eno的精選,我會想起他的1986年精選專輯《More Blank Than Frank》(CD版則喚作《Desert Island Selection》) ,那是他的四張art rock / avant rock專輯的總結;還有兩套在1993年發行的3CD box set 《Eno Box I: Instrumental》和《Eno Box II: Vocal》,開宗明義地劃分成器樂作品與歌曲作品的兩盒精選(這兩套box set當年叫我多麼愛不釋手);近年則有《Film Music 1976-2020》這套2020年電影配樂雙專輯精選。
《ENO》OST由Eno的2024年新作、回憶錄式ambient-ballad歌曲〈All I Remember〉揭開序幕(I try to remember the treasure we found in those days / In retrospect tiny as diamonds / Stars in the black heart of space) ,也是專輯裡未經發表的曲目之一。而最早的曲目,是來自其1974年秋天發行第二張個人專輯《Taking Tiger Mountain (By Strategy)》的「三叔」〈Third Uncle〉,而非來自其1974年初首張個人專輯《Here Come the Warm Jets》,但也得以祭出剛好50年音樂生涯時空之總結意義。
就專輯長度所限,《ENO》OST裡沒有Eno的長篇ambient曲目是可以理解,然而其著名「ambient系列」專輯屬短篇曲目如《Ambient 2: The Plateaux of Mirror》(與Harold Budd合作) 和《Ambient 4: On Land》也沒有作品被收錄在內,則不明所以。而所輯錄的也並非以他在上世紀70、80年代的石破天驚作經典作品為主,反之有近半數的曲目是Eno自2000年代以降的作品,見證到他與時俱進、孜孜不息的創作力。也因為《ENO》OST的選曲不是主打其經典作,所以當中乃收錄了不少他的滄海遺珠佳作。
Eno的70年代作品,除了〈Third Uncle〉之外,就只有1975年第三張個人專輯《Another Green World》的〈Sky Saw〉,以及跟德國前衛電音二人樂團Cluster合作的1977年專輯《Cluster & Eno》的〈Ho Renomo〉共三首而已。前兩者(一首張牙舞爪、一首奇幻如騰雲駕霧)皆是Eno的art rock / avant rock經典,後者是他與krautrock系電音通婚的夢幻迷魂ambient樂曲。
貫徹Eno熱衷對外合作的作風,在《ENO》裡收錄了很多他的collaborative作品。除了Cluster之外,為樂迷津津樂道的包括他跟David Byrne(Talking Heads)合作獲譽為sampling與world fusion音樂先鋒的1981年專輯《My Life in the Bush of Ghosts》,一曲〈Regiment〉正包含黎巴嫩山地歌手Dunya Younes唱詠的取樣,而27年後二人再續前緣聯袂在2008年發表song-based專輯《Everything That Happens Will Happen Today》,〈Everything That Happens〉是如斯雋永窩心的electronic-gospel流行曲;1983年夥拍加拿大製作人Daniel Lanois 及其胞弟Roger Eno發表美國記者兼導演Al Reinert為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執導的載人太空任務「阿波羅計劃」紀錄片《 Apollo 》的配樂專輯《 Apollo: Atmospheres and Soundtracks 》,〈The Secret Place〉是色調幽悒荒涼的ambient樂章;1990年跟John Cale(The Velvet Underground)成員聯袂合作的art rock流行曲專輯《Wrong Way Up》,〈Spinning Away〉是多麼如流水行雲的清爽art-pop歌曲。
Eno合作過的不獨只有上述的傳奇性名字,自2000年代起所合作的又是新一輪景象。2010年跟結他手Leo Abrahams和電音樂手Jon Hopkins合作的虛擬配樂專輯《Small Craft on a Milk Sea》,在電鋼琴下〈Emerald and Lime〉是如斯溫暖而愛意洋溢、叫人怦然心動的幽美樂章;跟首居於紐約市及柏林的英國鋼琴演奏家Tom Rogerson合作的2018年專輯《Finding Shore》是以Tom Rogerson with Brian Eno名義發表,Eno不是主角但可見他對這張作品的重視,〈Motion In Field〉是有著minimalism音樂肌理的夢幻幽美樂章;去年跟90後倫敦製作人Fred again.. 合作的《Secret Life》是美麗而嶄新的ambient專輯,〈Cmon〉蘊含倫敦alternative soul二人女子組合Bad Honey一曲〈Hjem (Please Make It Better)〉以及倫敦blues-soul女唱作人Winnie Raeder的人聲sample。
2022年《FOREVERANDEVERNOMORE》是Eno最近期的官方個人專輯,祭出他史無前例的「ambient歌曲」(既是靜謐ambient又是以歌曲主導、每首曲目都聽到他開腔獻唱) ,〈There Were Bells〉是來得混然天成的ambient詩歌。翌年再推出《FOREVERANDEVERNOMORE》的「無人聲版」《FOREVER VOICELESS》,〈Hardly Me〉就是〈I’m Hardly Me〉的淒美器樂版(原曲是Eno跟其細女Darla Eno合唱)。
而《ENO》裡另一未曾發表的曲目,是取自其Eno’s Sonos Radio Station的The Lighthouse系列作品〈Lighthouse #429〉,叫人聯想起Holger Czukay與Jon Hassell聲音的experimental-jazz-rock作品。
《ENO》OST的結尾歌,是2021年與Roger Eno在希臘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古跡雅典衛城(The Acropolis)希羅德·阿提庫斯劇場(Odeon of Herodes Atticus)舉行的Epidaurus Festival,重玩其1977年專輯《Before and After Science》跟Cluster成員合作的淡淡然哀愁avant-ballad經典作〈By This River〉。
泰國清邁四人獨立樂隊COMMON PEOPLE LIKE YOU將會在8月8號於Mom Livehouse舉行他們的香港專場音樂會。記得當我第一次見到COMMON PEOPLE LIKE YOU這個樂隊名字時,隨即發出了一個會心微笑,腦海裡便響起了英倫名團Pulp的1995年Britpop神曲〈Common People〉所大唱”I wanna sleep with common people like you” / “Wanna live with common people like you” ,然後心想——他們定是很90年代Britpop風格的泰國樂團吧。
COMMON PEOPLE LIKE YOU是一支創作英文歌的泰國樂隊,但他們的聲音其實又並不盡然是非常之90年代Britpop。反之,他們那糅合著Brit rock、garage rock與post-punk薰陶、呈現著相當粗獷性的indie rock風格,聽來得較接近2000年初葉一眾「post-punk復興」樂團。可肯定的是,這支清邁樂隊是很有英倫搖滾血統,而且是師承90年代至2000年代的獨立搖滾vibes而來。
至於樂隊以COMMON PEOPLE LIKE YOU命名,正是他們將自己比喻為Jarvis Cocker筆下的窮小子/下層階級,沒有特權、沒有菁英的普通人,所以樂隊起初的歌曲也會涉及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題材。長毛主唱兼結他手Ti那漫不經心的演繹,每每帶著輕蔑的態度。
樂隊在2020年夏天發表的首張單曲〈Rainbow Party〉,來得搶耳又groovy的post-punk曲目,在未段便足以叫大家跟著singalong高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 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 / This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 / 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 ,呈現出是他們的angry young men憤世嫉俗情緒。
出道四年,COMMON PEOPLE LIKE YOU迄今仍是甚具初生之犢的獨立樂隊,共發表過七張單曲,期間亦在2022年初出版了一張五曲EP《For The Greater Good》,算是樂隊的一個階段的總結。
《For The Greater Good》EP裡除了〈Rainbow Party〉外,第二支單曲〈World-Shaped Box〉以清爽明快的曲子來道出世界就像是個死胡同,我們都被困在苦悶的「世界形狀盒子」裡;第三支單曲〈How Can We Live Forever?〉有如The Strokes的流水行雲歌曲,質疑如何可以一成不變地永遠活下去,人們是需要改變,否則只有在浪費時間。而在EP面世超過半年才釋出mv的〈NOTLOVENOTLOVE〉,是他們最Britpop的garage rock歌曲,浪漫而傷感不已。
如果說《For The Greater Good》是他們的小總結,那麼跟著就是樂隊的新階段開始。來到2023年下旬COMMON PEOPLE LIKE YOU相繼發行了三支單曲:先來〈I Have A Dream〉這首好比早年Arctic Monkeys般張力十足的Brit rock / garage rock,清爽流暢的post-punk曲目〈Stay Down〉聽得到流著是Joy Division / New Order的血脈 ,問道:”Reckless and openness, Why we insist? / Sad jokes and emptiness, Why we exist?” ,而〈Notalk〉就是他們最治癒的post-punk / Britpop歌曲。沒有了以往那麼騷動,在題材上乃多了一份深度與內斂。
今年4月推出新單曲〈SUN〉 繼續跟大家探討人生哲理(“Be kind cause our life is all a vapor / Behave, belong, and then begone / Although we might not able to walk any further / Just remember, there’s always the sun”),懾人心魄的歌,結他主奏跟Ti的主唱絲絲入扣而來,再延伸出尾段長長的演奏。
期待看到COMMON PEOPLE LIKE YOU的現場演出,還有樂隊會在今個夏天面世的首張專輯。
【畀我搵返呢期《NME》出嚟】1997年Suede舉行香港站音樂會,《NME》派記者隨團來港報導,做咗三大頁專題,簡直是可一不可再的事。嗰期《NME》嘅封面人物,係尚未戴頭盔嘅Daft Punk,而Suede就係右上角細圖,題目係:The Empire Strikes Back! Suede take Hong Kong。
挪威音樂精靈唱作女生AURORA在2022年初發表其第三張專輯《The Gods We Can Touch》,被視為她的一個重大分水嶺、象徵其音樂生涯「新紀元」,專輯得以登上英國排行榜的十大位置,令這個北歐音樂名字進一步炙手可熱起來,走得更遠。《The Gods We Can Touch》是我當年甚喜愛的高質專輯,但同時見到〈Cure For Me〉成為了TikTok大熱歌,又抑或之後她跟吳青峰合作,也倒叫我膽心日後AURORA會朝向更流行的音樂路線進發。
直至我聽畢現年28歲的AURORA在今個6月面世的第四張專輯《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我也釋出我的疑慮。甚至乎她這張兩年來的全新專輯可見到其創作野心,叫人聽得甚有驚喜。
當AURORA正在為《The Gods We Can Touch》巡演的時候,她已啓動了《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的創作念頭。靈感來自當年4月她閱讀到一群原住民行動主義人士共同撰寫的信,題為《We Are the Earth》,呼籲一場革命:集體應對全球暖化,以「療癒大地」,他們形容”through our hearts”與大地相連,而地球是”the heart that pulsates within us” ,這封信讓AURORA思考到一個問題:”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 從而引伸成專輯的名字與概念 。《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是AURORA一張很個人化與心靈化的專輯,祭出從軟弱到堅強、從自我毀滅到自我療癒的內省音樂旅程。
一如以往AURORA的音樂風格,《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呈現出是介乎電音與民謠的聲音。而因為她是以回應大地為題(專輯的song credit也是寫上written by AURORA and The Earth),今次的作品是富有相當的民謠元素,所說的不獨是北歐的Nordic folk,甚至是近跡world music系的原住民民族音樂/民謠薰陶;與此同時,其電音曲風亦來得更為電氣橫流。重點是62分鐘的專輯16首曲目,每首作品的曲風皆呈現各具異稟的色彩。
《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由〈Echo Of My Shadow〉揭開序幕,是一首如斯詩情畫意、引人入勝的ethereal wave / dream-pop ballad曲目,從而引伸出〈To Be Alright〉這首公認為足以聯想起Kate Bush在 80年代art pop風格的歌曲,那synth drums鼓聲不是很80’s嗎?
以專輯的編製,跟著就是一連三首主打單曲。最先在去年秋天釋出的先行單曲〈Your Blood〉,以結他主導的歌,起初來得folk-based,然後變作有著明快節拍的 indie-pop,她唱道:“When all inside you burns like a star / It's after you burn out that you are / Reborn again, hm, reborn again”,旋律溫婉動聽而又富有思潮起伏。第二支單曲〈The Conflict Of The Mind〉是首縈繞心頭而帶著淡淡然哀愁的synth-ballad / folktronica,美得沒話說,曲中mellotron由AURORA親自彈奏,最後她雋永地唱道:”Don't let your spirit die / This is just a conflict of the mind / Is your heart alive? / You'll overcome a conflict of the mind”。 第三支單曲〈Some Type Of Skin〉是關於和平的歌(We're good people / And we deserve peace / It's difficult, it seems),epic風的synth-pop,AURORA唱出了力量,而其和唱亦有著某種民族唱詠色彩。
來到第四支單曲〈Starvation〉(跟《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同日發表) ,方真正叫我為之大感驚豔。德國製作人Nicolas Rebscher操刀下,這首有著民謠曲調的歌曲由 IDM / deep techno曲風(伴以marching drum)而推至高壓hard techno,最後突然煞停,已叫人聽得甚痛快。這是道出靈魂饑餓/靈魂正在挨餓的歌,也是專輯命題的核心,帶點存在主義(Why do we have to die / For us to see the light? / And we hunger for love),當她唱到” Break me / Break me / Chasing the enemy / Got a deal with the devil but I got the stamina” 是多麼的扣人心弦。
《What Happened to The Heart?》是AURORA很土地很民謠/民族的專輯。〈The Essence〉宛如一首古樸民謠,〈Earthly Delights〉是空靈的 electro-pop / folktronica歌曲,有著民族節奏肌理的〈The Dark Dresses Lightly〉是她的world music / world fusion風作品,〈A Soul With No King〉展現出中世紀民謠風格但卻暗湧出另類搖滾的聲音來,〈Dreams〉是美不勝收的dream-pop / folk-ballad,〈Do You Feel?〉以古老民謠式曲子配以 upbeat 的disco節拍。而〈The Blade〉由post-punk低迴bassline帶出神秘的民族chanting唱詠再來引伸出AURORA孤高歌聲,歌曲則拓展成伴以鏗鏘的金屬味電音敲擊的industrial rock曲風。
回想AURORA曾在The Chemical Brothers的2019年專輯《No Geography》客串獻聲兼共同創作三曲,多年後喜見The Chemical Brothers的Tom Rowlands在她的專輯裡合作。得到挪威唱作人Ane Brun客串的〈My Name〉有Tom Rowlands參與監製,「好電」的electro-pop;〈My Body Is Not Mine〉則是她跟Tom Rowlands合寫的電幻art-pop,AURORA的演繹再次叫人聯想起 Kate Bush,歌曲尾段突然跳格至歇斯底里高壓電聲橫流。
資深的樂迷都知道,當年訪港的「披頭四」只有 John Lennon 、 Paul McCartney 和 George Harrison 三子。而 Ringo Starr 則因病倒而未能隨行參與這個巡演,鼓手空缺由 Jimmie Nicol 臨時頂替。沒錯,那時 The Beatles 已是多麼舉足輕重的紅爆大團,然而一下子要切換成員、換上臨時鼓手上陣,你以為真的只要「啪一下手指」就能作出決定那麼簡單嗎?
當年6月3日,The Beatles 才於前一天在英國出版了第三張專輯《 A Hard Day's Night 》,就在樂隊舉行丹麥/荷蘭演出以及跟著遠赴澳大拉西亞巡演的前夕(之前途經香港一站), Ringo Starr 因扁桃腺炎兼發高燒而入住利物浦當地醫院接受治療,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康復再作演出。於是樂隊的經理人 Brian Epstein 及唱片監製 George Martin 隨即馬上商榷找來鼓手頂替的可行性,而不是把部分巡演場次取消。在 George Martin 的建意下,而打算找 Jimmie Nicol 這位錄音室 session 鼓手,因為他才參與過灌錄翻玩 The Beatles 歌曲的 EP 唱片,所以他本身已經很熟悉他們的歌曲與編曲,較能掌握到演出。
雖然兩位靈魂人物 John Lennon 和 Paul McCartney 已接受聘用臨時鼓手的建意,但結他手 George Harrison 卻不同意要一隊沒有 Ringo Starr 的 The Beatles 演出,並對 Brian Epstein 和 George Martin 揚言:「如果 Ringo 去不了,我也一樣,你們找兩個(樂手)代替吧。」畢竟在1964年 The Beatles 已是一隊四位一體的樂團。當時 Brian Epstein 要面對一個抉擇:取消巡演而使到數以萬計的樂迷難過,抑或繼續巡演而令到 Beatles 成員感到不快。他們就是盡力去說服 George Harrison 如果他不去這次巡演的話,那就會讓所有人失望,最終他也首肯了。然後由致電 Jimmie Nicol 西倫敦寓所聯絡上他,到邀請他在 Abbey Road Studios 試演與綵排,再讓他回家執拾行理準備起程,都是一天之間發生的事。
6月4日, Jimmie Nicol 已隨同 The Beatles 在丹麥哥本哈根演出,在兩天於荷蘭表演之後,樂隊便在6月7日從荷蘭飛返倫敦轉機去香港,並在6月8日抵達香港啓德機場,有過千名樂迷來接機。他們下塌尖沙嘴總統酒店(後來改建成凱悅酒店、現址為 iSquare ),樂隊訪港的第一個活動,是先在6月8日於總統大酒店舉行的「香港小姐x世界小姐」複賽擔任嘉賓,但沒有表演;繼而就在6月9日於樂宮戲院(現址為美麗華酒店)舉行兩場樂隊的音樂會,由菲律賓樂團 The Maori Hi-Five and Sounds Incorporated 暖場 (註:The Beatles 在樂宮戲院演出的門票所印上的6月10號日期是「錯版」,所以要另行蓋上「9th June」的印章,也是何解在坊間有指 The Beatles 的香港音樂會是6月10日舉行(包括 Wikipedia 的資料)。
6月10日黃昏 The Beatles 上機離港,之後飛到澳洲展開澳大拉西亞巡演,而痊癒後的 Ringo Starr 則在6月15日抵達墨爾本歸位。
我想說的是,當年在香港看過 The Beatles 演出的樂迷,皆有感三生有幸,而沒聽過人說因為看不到 Ringo Starr 而大感失望。假如當年因為 Ringo Starr 抱恙入院而令到這個巡演取消,也許 The Beatles 在他日亦沒有機會再來港演出,「披頭狂熱」現象未能真正席捲香港,沒有這股巨大的流行文化衝擊作推波助瀾, Teddy Robin and The Playboys 、 Lotus 、 The Kontinentals 等香港樂隊也許亦未能火紅地掘起,於是香港60年代的樂隊潮流風氣、甚至日後香港樂壇的發展便會為之不一樣。那麼各位香港樂迷都該要多謝 Brian Epstein 的當機立斷吧。
當然,如果那時病倒的不是 Ringo Starr ,而是主將 John Lennon 或 Paul McCartney,我相信 Brian Epstein 也無法挽回讓巡演成行。
睽違九年,Sunny Day Service在5月22號再度來港舉行,於西九Freespace大盒舉行其2024 Asia Tour香港站專場音樂會。一如所料,他們的演出絕對精采得沒話說,從setlist選曲,到曾我部惠一、田中貴和新鼓手大工原幹雄那極之賣力忘我、一絲不苟的表演,皆看得大滿足!
明明曾我部惠一和田中貴都是跟我屬同輩的五字頭大叔(我比他們年輕一年),然而當晚所見,今時今日Sunny Day Service的現場演出,無論是玩出樂隊在他們20來歲時所寫的90年代舊作,抑或人到中年後在過去年間發表的近作曲目,皆是來得如斯的熱血、如斯的青春!(如2022年的〈風船讃歌〉是多麼青春的歌)
感謝Catalyst Action與島米制作聯袂主辦了這場Sunny Day Service的2024 Asia Tour香港場演出,還有在音樂會前夕在高先電影院辦了一場樂隊紀錄片《DOCUMENT: SUNNY DAY SERVICE》的放映會,給樂迷溫故知新之同時,也加深了對Sunny Day Service的認識、好好作為香港場音樂會的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