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行山山」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行山山」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0月21日星期日

鳳凰山主峰觀雲海

自從在一年多前搬家之後,便沒有再登上過鳳凰山,因為現在由我居住的地方去大嶼山實在太費時了。昨天心血來潮到鳳凰山走走,卻有意外的收獲——在主峰上看到了一大片厚厚的雲海!
誠然,當我從伯公坳出發時,並沒有預料到可見遇上這樣的美景。
然後走過幾道「天梯」,當走到臨近主峰的那段「天梯」時,我也走進了雲層並穿過之,然後回頭一看:嘩,雲海啊! 
而我就在當日下午五時左右,於934米的鳳凰山主峰上,飽覧這片藍天下如仙境般的雲海,差點兒有想跳落雲層上的衝動。登上鳳凰山而可以遇上如此美麗的雲海景色,實在可遇不可求。
欣賞了大半小時這樣的良辰美景之後懷著大滿足的心情走落昂平了。背後的天仍很藍。

2012年1月2日星期一

元旦日登上釣魚翁尖峰

2012年元旦日的節目,是與友人登上我已行慣行熟的釣魚翁尖峰。一行八人的我們,仍是走五塊田→上洋山→釣魚翁→田下山→布袋澳這條路線,但今次卻是行畢釣魚翁的雙峰,即先跨過副峰然後再上344米的尖尖主峰。 
從釣魚翁副峰直線俯瞰釣魚翁主峰,它的形狀是最尖,尖到可以拮死人。
難得有團友同行,固然要找人替我拍照,這次不用自拍了。
回望從副峰落山的團友。
開始登上主峰了。
身處釣魚翁尖峰上。
團友愉快地落陡峭的尖峰。
在田下山看夕陽,好漂亮的鹹蛋黃。
當日回家與家人晚飯後,再出去看Hidden Agenda最後一場《搬遷救亡音樂會》,攰到不得了。

2011年12月25日星期日

聖誕前夕上馬鞍山與大金鐘

今個非常寒冷的Christmas Eve,我獨個兒行了半程麥理浩徑第四段。半程的意思,是水浪窩出發,登上馬鞍山,再上大金鐘尖峰,但到了昂坪之後,便落西貢離去,沒有去黃牛山與基維爾童軍營地。
從水浪窩上山途中,先仰望這次的目的地:天涯若比鄰的馬鞍山與大金鐘。
轉入黃竹洋的泥路,隨即踏上漫長的原始石級山徑。
馬鞍山主峰馬頭頂的懸崖峭壁,下次我要登上去,因今次要留力上大金鐘。
終於登上了馬鞍山山頭,再從另一角度看馬鞍山的馬頭頂與牛押山雙峰。
踏入馬鞍山與大金鐘之間這段平順易行的羊腸小徑,可以在500多米山頭上輕輕鬆鬆地漫步,多麼舒服。
接著是前往大金鐘的一段山脊平坦小路,比港島的龍脊更像龍脊。走到這裡簡直寒風刺骨,非常猛風;走在脊上冷得我要馬上穿回外套,但在狂風呼呼下穿了三分鐘才穿到。
我先兜過大金鐘,然後再從昂坪那邊才攀上這個尖峰。因為這邊甚多碎石,如果在這裡落尖會很困難的。
攀上了536米高的大金鐘。面對陡斜險峻的尖峰,在手指頭凍僵下,我一個人上尖,一個人落尖,一個人跣腳。在尖峰上望著條孤孤單單、戇戇居居的石柱,想大半年前與十多位朋友浩浩蕩蕩地登上大金鐘再來個大合照,已飽吃西北風的我,忽然有點形單隻影的孤寂感。

2011年8月4日星期四

山上牛牛

剛過去的週日與Florian行了元荃古道,由柴灣角登上上花山行到深井。當我們走到石龍拱在涼亭喝水小休的時候,再次遇上這個山頭上的牛群,連群結隊地在綠油油的山坡邊走邊開餐食草(當時將近黃昏,這是牠們的晚餐時間),浩浩蕩蕩、大大小小的牛牛達三十隻之多,相當熱鬧。



把照片上載到Facebook,有朋友說從不知香港山上會有牛牛。

大帽山一帶有很多牛,大嶼山於羗山靈會山上亦有一群牛,昂平上也有牛。牠們一代接一代地浪跡數百米的山頭上,遠離文明(至少不用避汽車),天生天養、無拘無束,行到哪裡食到哪裡,呼吸著高山上令人心曠神怡的空氣。每次行山遇到山上的牛群,總會覺得牠們蠻愜意,然後向牠們說聲”Hi”。

山上何來有牛?照推論是從前新界與大嶼山有很多農地,牠們的祖宗就是相信從農地遺留下來。隨著市郊的急速發展,牛牛從而避居山上,愈走愈高——因為山上有吃不完的草。所以現存的野牛,絕對是香港鄉郊的遺產!

多年前,梅窩居民投訴野牛太多,政府就在該區對牠們做過一輪「種族清洗」,當年便有人搞過牛牛保育、拯救牛牛。現在梅窩真的已見不到一頭牛了,但牠們仍活躍於貝澳、塘福、水口等嶼南道沿途一帶。

別以貌取牛,山上的牛牛並不會是牛奶/奶粉廣告中的可愛乳牛模樣,反之牠們多數都是皮黃骨瘦(行得山多?),但卻其實通常都好溫馴,甚至有點害羞。當年在梅窩一名搞牛牛保育的洋婦人,便教曉我和小Florian如何與牛相處:牛不喜歡有人在牠們後面,他們會感到不自在,只要你在牠們面前走過,牠們便會乖乖讓路給你,甚至可以摸摸牛頭。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鳳凰山環迴高清

說來,我已好久沒有登上過鳳凰山,因為清爽好天氣時,這會是一條熱門的行山路線,試過上到頂峰時那小小的山頭上竟聚集了十幾人之多。現在已是炎夏了,上鳳凰山的人應該並不會太多,所以昨天決定重遊此路線。意想不到山上的景色竟叫我看得大呼驚豔。

行山這活動能夠教我樂此不疲,因為即使是同一個目的地,但一年四季在不同的天氣下,都可以有不同的景色。況且我每次決定出發到一個山頭時,我都預計不到山上的景色會是甚麼的一回事。正如登上鳳凰山,從烈日當空到天陰陰到雲霧深鎖,我都曾嚐過。但這次置身頂峰時,卻全然予我不一樣的體驗。




如常從伯公出發,昨天市區頗酷熱,但山上卻甚涼快,山上更相當之好風呢。而登山途中,已見景色清朗。

通常,我都沒有興趣多望東涌市與赤鱲角機場一帶(我要脫離文明基建嘛),但今次還拍下照片,因為還可以遙望到後面的青山與黃金海岸。

走到第三段天梯,我亦置身雲遮霧障中。


終於登上了934米的頂峰,再次給我一人獨佔。眼前完全被雲霧深鎖,我本以為今次只有看白濛濛的霧景。

數分鐘後,蓋著頂峰的雲霧漸漸被吹散了,藍天再現,身下四處都是雲海。以往即使好天氣登上鳳凰山,看到只是局部天睛。而今次能叫我大呼驚豔,重點是環繞著主峰四周的景色都是極度高清立體,能見度極高,煙霞彷彿已不存在世上。一望無際、一覽無遺,就是這樣的一回事,好讓在那只有百幾平方呎之頂峰上氹氹轉的我看得「嘩嘩聲」。遺憾的是,我身上只有一部傻爪相機,未能把如斯美景好好的紀錄下來。

俯瞰披上了綿花糖的大東山,天朗氣到可以遙望到背後的南丫島與香港仔。靚到黐線!

再看過一點,可遙望到青馬大橋。


俯瞰水口對出的海景,藍藍的水天一色,在半空中還另附「一條雲海」。

石壁水塘當然看得清清楚楚。

我獨霸鳳凰山主峰半小時,看到有一批遊人上來了,我也飛奔到嶄柴下山去。不然,我真的捨不得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