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州、以J Mascis為首的Dinosuar Jr.在今年發表了繼《Farm》後三年的新作——即樂隊第十張專輯《I Bet on Sky》,然而「小恐龍」這次真正能夠叫我們一眾台港樂迷為喜出望外的,是先收到他們會在11月1日聯同Thurston Moore及...And You Will Know Us by the Trail of Dead在台北為《Don’t Look Back》Volume 1演出的大好消息,然後又確實了香港方面由Songs For Children主辦他們在10月31日萬聖節當晚於九展Music Zone舉行一場音樂會。「小恐龍」這隊傳奇性另類搖滾樂團首次訪華演出的意義,可謂已經多於一切。
在「小恐龍」以外曾組成過J Mascis + The Fog及發表過好幾張個人專輯的J Mascis,現已一頭白髮的他在2005年帶同Dinosuar Jr.復出,從07年的《Beyond》到《Farm》,再到今次的《I Bet on Sky》,可發覺今天的「小恐龍」已日漸減退了昔日之氣燄囂張但卻多見活力。甚至我形容《I Bet on Sky》是一張來得相當清爽而陽光的另類搖滾唱片,令人聽得蠻愉快那種。
先行單曲〈Watch the Corners〉雖然由Power Chord結他帶出,但在J Mascis神傷的主唱下卻產生出如沐春風之感;而專輯開場曲〈Don't Pretend You Didn't Know〉則是來得節奏明快之餘,而又有著溫婉曲調的歌曲。Groovy兼配以Wah-Wah結他的〈I Know It Oh So Well〉簡直叫我回到1989、90年的Madchester年代,而出自Lou Barlow手筆的〈Rude〉那爽勁Indie Rock曲風那何嘗不是他在Sebadoh時風采呢。
在中板曲風下的苦澀之作〈Stick a Toe In〉是今次最觸動心靈的時刻。專輯結尾是長達六分多鐘的〈See It on Your Side〉,是一首好比Neil Young的Epic搖滾曲目,要聽J Mascis的結他功架,可從曲中長長的結他獨奏之尋見。
2012年9月28日星期五
2012年9月25日星期二
Grizzly Bear:藝術搖滾灰熊
誠然當初我對Grizzly Bear這隊美國布魯克林樂團發生興趣,很大因素是他們來自英國電音名廠Warp旗下,一隊得以被電音廠牌所羅致的獨立搖滾隊伍,都應該錯不到哪裡。況且,他們又是當代布魯克林系Psychedelic大軍的一份子。直到在2009年聽過為他們取得高度評價的《Veckatimest》專輯後,在我心目中這群「紐約灰熊」已不獨是一支迷幻搖滾樂隊,而是開始邁向藝術搖滾的姿態,那毋須拜託Radiohead的Jonny Greenwood對他們點名稱讚,也能窺見到Grizzly Bear之躍進。甚至乎,他們已被形容一隊樂迷翹首以望、指日可待的「美國Radiohead」。
在《Veckatimest》之後,Grizzly Bear亦進入了暫休狀態。直到去年夏天Ed Droste、Daniel Rossen 、Chris Bear和Chris Taylor四人才在德州Marfa再次聚首一堂,籌備製作樂隊的第四張專輯《Shields》。
《Shields》是Grizzly Bear最華麗而修飾的一張專輯。作為最先曝光的主打曲目〈Sleeping Ute〉,這首由Daniel主唱的作品是首帶著藍調根源的Art Rock歌曲;而Ed主唱的另一首單曲〈Yet Again〉則是來得美麗而漸見扣人心弦的藝術搖滾曲目,還大玩迷幻聲效。
〈Speak in Rounds〉由幽悒Psychedelic-Folk演進成明快的迷幻Folk Rock,〈A Simple Answer〉好比讓Iggy Pop在〈Nightclubbing〉裡的節拍配以陽光的曲調,〈Half Gate〉在大提琴伴奏下是他們泛著古雅幽情的Chamber-Pop之音。Grizzly Bear可像Radiohead嗎?〈The Hunt〉便可會令你聯想到Thom Yorke那種孤高詩意、輕盈飄逸的歌曲,專輯內亦可找到〈Adelma〉這樣短短一分鐘的Ambient樂章。
要更深邃的層次,有著一股有如Talk Talk般之懾人內聚力的〈What's Wrong〉,是那種帶著爵士樂韻味的Prog Rock歌曲,很Deep。而〈Sun in Your Eyes〉是他們的Epic式七分鐘的Art Rock / Prog Rock著作。
在《Veckatimest》之後,Grizzly Bear亦進入了暫休狀態。直到去年夏天Ed Droste、Daniel Rossen 、Chris Bear和Chris Taylor四人才在德州Marfa再次聚首一堂,籌備製作樂隊的第四張專輯《Shields》。
《Shields》是Grizzly Bear最華麗而修飾的一張專輯。作為最先曝光的主打曲目〈Sleeping Ute〉,這首由Daniel主唱的作品是首帶著藍調根源的Art Rock歌曲;而Ed主唱的另一首單曲〈Yet Again〉則是來得美麗而漸見扣人心弦的藝術搖滾曲目,還大玩迷幻聲效。
〈Speak in Rounds〉由幽悒Psychedelic-Folk演進成明快的迷幻Folk Rock,〈A Simple Answer〉好比讓Iggy Pop在〈Nightclubbing〉裡的節拍配以陽光的曲調,〈Half Gate〉在大提琴伴奏下是他們泛著古雅幽情的Chamber-Pop之音。Grizzly Bear可像Radiohead嗎?〈The Hunt〉便可會令你聯想到Thom Yorke那種孤高詩意、輕盈飄逸的歌曲,專輯內亦可找到〈Adelma〉這樣短短一分鐘的Ambient樂章。
要更深邃的層次,有著一股有如Talk Talk般之懾人內聚力的〈What's Wrong〉,是那種帶著爵士樂韻味的Prog Rock歌曲,很Deep。而〈Sun in Your Eyes〉是他們的Epic式七分鐘的Art Rock / Prog Rock著作。
2012年9月23日星期日
The xx:深夜裡一片深邃的白
從昔日一行四人變成今天的三人組姿態,樂迷都很關心英國倫敦樂隊The xx繼2009年的首張專輯《xx》後他們會發生甚麼樣的變化,尤其是前作是他們的2010年度Mercury Music Prize得獎作品。現在,Oliver Sim、Romy Madley Croft與Jamie Smith簡化為兩位唱作歌手加一位製作人的合作方式下回來,我們都看到The xx在第二張專輯《Coexist》裡走進了另一深邃的音樂層次。
封面上同是一個大交叉圖案,《xx》與《Coexist》一黑一白形成強烈的對比。如果《xx》是屬於黃昏的音樂,那麼今次《Coexist》便是屬於深夜的,尤以在夜闌人靜閉上眼睛細聽為效果最佳。
隨著結他手Baria Qureshi在2009年離隊,不但那種低調的Post-Punk結他線條已被帶走,在《Coexist》裡The xx亦再沒有如〈Crystalised〉般節奏明快的曲目。反之他們的聲音乃變得緩慢深邃起來,來得更簡約、冷靜、憂傷而令人沉思。加上Oliver和Romy這對自三歲那年已認識的青梅竹馬好友,已不再如上次般只有透過iChat在網上交換意見寫歌詞,而是特意共處一室齊齊把歌曲合寫出來、交換唱對方寫的歌詞,所以今次的歌曲都有著一種細密/私密的情感,尤其是大部分由二人合唱出的歌曲,前者的冷冷唱腔與後者的動人騷靈嗓音,都唱得如在對話般。
泛著一片很電影配樂感的孤寂氛圍下,由Romy主唱的主打單曲〈Angels〉在空氣中瀰漫著赤裸裸的嗓音與靜謐的曲風,她唱得猶如墮落天使。來到Oliver主唱的〈Fiction〉,這是多麼Bittersweet的Post-Punk電音Ballad曲目,《Mojo》的碟評說像The Cure遇上Bronski Beat的〈Smalltown Boy〉,曲中的鍵琴/結他Riff的確與後者的Synth Riff甚相似。
〈Try〉散佈著猶如飄浮在夜空中的節拍,並配上Romy如漣漪般的結他,多麼美麗的Dream-Pop Ballad。〈Tides〉是The xx首次在唱片裡用上弦樂伴奏,為這首漸漸明快起來的歌曲營造出蒼茫的意境。真真正正由Oliver和Romy作二重唱Duo演繹的〈Our Song〉,背後是有如Cocteau Twins那樣漫天無際的飛翔結他。
之前Jamie揚言《Coexist》是受著Club Music薰陶的唱片,即使當中沒有很舞池的作品,但他卻聰明地把這些影響以深邃的曲風呈現出來,祭出The xx給闇黑舞池的緩慢舞曲。早已被納入為Post-Dubstep的他們,〈Chained〉由Jamie的Dubstep節拍與Oliver的Bassline絲絲入扣而來,已沒有甚麼出奇吧。更有趣,是〈Reunion〉可以從這首Ambient Ballad中暗湧出Deep House節拍,〈Sunset〉好比由Massive Attack闡釋出的Deep House歌曲,而〈Swept Away〉在低迴的曲風裡更竟然綻放出點點Trance的底蘊——Romy的結他勾線還可以奏起Trance Riff來啊!
也愈來愈覺得Romy的嗓音可以媲美Everything But The Girl的Tracy Thorn呢。
封面上同是一個大交叉圖案,《xx》與《Coexist》一黑一白形成強烈的對比。如果《xx》是屬於黃昏的音樂,那麼今次《Coexist》便是屬於深夜的,尤以在夜闌人靜閉上眼睛細聽為效果最佳。
隨著結他手Baria Qureshi在2009年離隊,不但那種低調的Post-Punk結他線條已被帶走,在《Coexist》裡The xx亦再沒有如〈Crystalised〉般節奏明快的曲目。反之他們的聲音乃變得緩慢深邃起來,來得更簡約、冷靜、憂傷而令人沉思。加上Oliver和Romy這對自三歲那年已認識的青梅竹馬好友,已不再如上次般只有透過iChat在網上交換意見寫歌詞,而是特意共處一室齊齊把歌曲合寫出來、交換唱對方寫的歌詞,所以今次的歌曲都有著一種細密/私密的情感,尤其是大部分由二人合唱出的歌曲,前者的冷冷唱腔與後者的動人騷靈嗓音,都唱得如在對話般。
泛著一片很電影配樂感的孤寂氛圍下,由Romy主唱的主打單曲〈Angels〉在空氣中瀰漫著赤裸裸的嗓音與靜謐的曲風,她唱得猶如墮落天使。來到Oliver主唱的〈Fiction〉,這是多麼Bittersweet的Post-Punk電音Ballad曲目,《Mojo》的碟評說像The Cure遇上Bronski Beat的〈Smalltown Boy〉,曲中的鍵琴/結他Riff的確與後者的Synth Riff甚相似。
〈Try〉散佈著猶如飄浮在夜空中的節拍,並配上Romy如漣漪般的結他,多麼美麗的Dream-Pop Ballad。〈Tides〉是The xx首次在唱片裡用上弦樂伴奏,為這首漸漸明快起來的歌曲營造出蒼茫的意境。真真正正由Oliver和Romy作二重唱Duo演繹的〈Our Song〉,背後是有如Cocteau Twins那樣漫天無際的飛翔結他。
之前Jamie揚言《Coexist》是受著Club Music薰陶的唱片,即使當中沒有很舞池的作品,但他卻聰明地把這些影響以深邃的曲風呈現出來,祭出The xx給闇黑舞池的緩慢舞曲。早已被納入為Post-Dubstep的他們,〈Chained〉由Jamie的Dubstep節拍與Oliver的Bassline絲絲入扣而來,已沒有甚麼出奇吧。更有趣,是〈Reunion〉可以從這首Ambient Ballad中暗湧出Deep House節拍,〈Sunset〉好比由Massive Attack闡釋出的Deep House歌曲,而〈Swept Away〉在低迴的曲風裡更竟然綻放出點點Trance的底蘊——Romy的結他勾線還可以奏起Trance Riff來啊!
也愈來愈覺得Romy的嗓音可以媲美Everything But The Girl的Tracy Thorn呢。
2012年9月16日星期日
TOY:教我如何不愛他們?
我對英國倫敦五人樂隊TOY為趨之若鶩,因為他們實在彷彿來得猶如為我度身訂造出的樂隊般。在其曲風上所蘊含著Psychedelia的濃厚迷幻基因、Krautrock的德國派前衛搖滾血脈與風馳電掣的Motoring節奏、Post-Punk的簡約與冷酷的曲風、Shoegaze的氛圍聲效、Dream-Pop夢幻曲調,甚至點點他們形容為Musique Concrete的電聲實驗元素(但我不應同是Musique Concrete)而來,還有主唱Tom Dougall那冷冷而低調的漫不經心唱腔,都是全然對了我口味的音樂配套,那教我如何不愛TOY呢?
別誤會,我不會因此而貿貿然把TOY抬舉為怎樣驚世駭俗、無懈可擊的樂隊, 畢竟明知他們所源用也是復刻自舊有的Vintage音樂素材,他們叫我另眼相看之處是能夠做到配合得宜,而又令人聽得過癮兼夠酷。所以TOY的首張同名專輯《TOY》,也順理成章成為我今年最為引頸以待的新晉樂團處男專輯。
《TOY》交由Dan Carey監製,即使沒有收錄〈Left Myself Behind〉這首初生之犢處男單曲,但這專輯仍可視為樂隊首個階段的總結。
專輯開場曲〈Colours Running Out〉由猶如倒播出來的迷幻結他前奏引出,帶來是祭出Krautrock的Rhythm Section與Shoegaze的結他聲效的作品。主打單曲〈Motoring〉是他們集Psychedelic Rock與由明快Motorik Beat節拍驅動的Krautock於一身的奠定性歌曲,配合是如流水行雲的曲子,簡約而扣人心弦,百聽不厭。
更具Krautrock曲風,是曲如其名地深潛的純音樂曲目〈Drifting Deeper〉,由實驗電音Soundscape氛圍揭開序幕,樂曲節奏亦漸趨緊湊起來,時而又轉折上電氣化的節拍,有如強化了音樂鋪排的Krautrock先鋒Neu!作品。長達近十分鐘的〈Kopte〉是首讓急疾Motoring Beat作馳騁的明快Sheogaze曲目,Synth的演奏亦更為營造其Krautrock底蘊,歌曲為專輯的壓軸作,所以也不難推斷此曲會用作音樂會臨近尾聲時大玩Jamming的作品。
簡而言之,我會把TOY界定為一隊「新迷幻」樂團(看看鬍鬚仔低音結他手Maxim Barron實在是多麼嬉皮的模樣),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新迷幻風骨。〈The Reasons Why〉來得有如Shoegaze年代夢幻Psychedelic-Pop,泛著電影感的浪漫琴音,而〈Dead & Gone〉新迷幻得來又不失溫婉的調子。再來〈Omni〉這樣短短的迷幻實驗樂章也是指定動作。
我對TOY之推祟,因為他們還有情感豐富的一面。新單曲〈Lose My Way〉便是呈現了他們迷幻靡爛而又動人旋律化的時候。在流麗Synth音下美麗浪漫得令人心碎之Dream-Pop 作品的〈My Heart Skips A Beat〉從沒想過TOY可以有這樣溫暖的聲音,還有〈Walk Up To Me〉這首淒美動聽的夢幻Ballad曲目。
別誤會,我不會因此而貿貿然把TOY抬舉為怎樣驚世駭俗、無懈可擊的樂隊, 畢竟明知他們所源用也是復刻自舊有的Vintage音樂素材,他們叫我另眼相看之處是能夠做到配合得宜,而又令人聽得過癮兼夠酷。所以TOY的首張同名專輯《TOY》,也順理成章成為我今年最為引頸以待的新晉樂團處男專輯。
《TOY》交由Dan Carey監製,即使沒有收錄〈Left Myself Behind〉這首初生之犢處男單曲,但這專輯仍可視為樂隊首個階段的總結。
專輯開場曲〈Colours Running Out〉由猶如倒播出來的迷幻結他前奏引出,帶來是祭出Krautrock的Rhythm Section與Shoegaze的結他聲效的作品。主打單曲〈Motoring〉是他們集Psychedelic Rock與由明快Motorik Beat節拍驅動的Krautock於一身的奠定性歌曲,配合是如流水行雲的曲子,簡約而扣人心弦,百聽不厭。
更具Krautrock曲風,是曲如其名地深潛的純音樂曲目〈Drifting Deeper〉,由實驗電音Soundscape氛圍揭開序幕,樂曲節奏亦漸趨緊湊起來,時而又轉折上電氣化的節拍,有如強化了音樂鋪排的Krautrock先鋒Neu!作品。長達近十分鐘的〈Kopte〉是首讓急疾Motoring Beat作馳騁的明快Sheogaze曲目,Synth的演奏亦更為營造其Krautrock底蘊,歌曲為專輯的壓軸作,所以也不難推斷此曲會用作音樂會臨近尾聲時大玩Jamming的作品。
簡而言之,我會把TOY界定為一隊「新迷幻」樂團(看看鬍鬚仔低音結他手Maxim Barron實在是多麼嬉皮的模樣),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新迷幻風骨。〈The Reasons Why〉來得有如Shoegaze年代夢幻Psychedelic-Pop,泛著電影感的浪漫琴音,而〈Dead & Gone〉新迷幻得來又不失溫婉的調子。再來〈Omni〉這樣短短的迷幻實驗樂章也是指定動作。
我對TOY之推祟,因為他們還有情感豐富的一面。新單曲〈Lose My Way〉便是呈現了他們迷幻靡爛而又動人旋律化的時候。在流麗Synth音下美麗浪漫得令人心碎之Dream-Pop 作品的〈My Heart Skips A Beat〉從沒想過TOY可以有這樣溫暖的聲音,還有〈Walk Up To Me〉這首淒美動聽的夢幻Ballad曲目。
2012年9月10日星期一
The Vaccines:夏日終結的配樂
去年英國倫敦樂團The Vaccines鋒芒一時無倆,不得不認為他們的首張專輯《What Did You Expect From The Vaccines?》是多麼叫人聽得大呼暢快之作。姑勿論大家是怎樣把他們的聲音分析為50年代的Rock 'n' Roll、60年代的Garage Rock與女子組合流行曲、70年代的Punk、80年代的美國Hardcore與英國C86獨立流行樂之混合體,在我心目中以主唱Justin Young為首的The Vaccines最可愛之處,是在其獨立搖滾曲風下,可以蘊含著50、60年代的青春無敵愉快流行曲風影響而來。初出道時的The Smiths又何嘗不是被形容為帶著一身復古懷舊風呢?
與首張專輯才相隔了18個月,The Vaccines已急不及待發表他們的第二張專輯《Come of Age》,唱片封面由四位雌雄莫辨的少女來充當The Vaccines四子。
今次《Come of Age》換上由Ethan Johns(Ryan Adams / Kings Of Leon / Laura Marling)監製,樂隊形容他是Old-Fashion的製作人,而The Vaccines在這張專輯裡就是差不多以現場形式灌錄,沒有怎樣精雕細琢,只要捕捉樂隊最刺激的時刻,甚至有些歌曲更是One Take錄成。
今年2月11日 The Vaccines 來港在九展演出時,他們已率先玩出了〈No Hope〉和〈Teenage Icon〉這兩首新歌,原來這正是《Come of Age》的兩張熱身單曲。前者是The Vaccines的青春無敵懷舊結他樂風之延續引伸,好比清新潔淨版本的Ramones專輯,名字正是來是曲中的一句” it’s hard to come of age”;而調子明快之後者更呈青春的騷動,配以流暢押韻的Chorus,多麼美好吧。
無論是如沐春風的〈All in Vain〉、旋律清爽怡人的〈Aftershave Ocean〉(可用作鬚後水廣告歌吧),抑或帶著Surf音樂基因的〈I Always Knew〉、Rockabilly遇上Surf結他的〈Ghost Town〉、大搖大滾Garage Punk的〈Bad Mod〉、令我聯想起Edwyn Collins作品〈A Girl Like You〉的〈I Wish I Was A Girl〉,最後以〈Lonely World〉這首Ballad作結。
以The Vaccines的《Come of Age》作為今個夏天終結的配樂也不錯吧。
與首張專輯才相隔了18個月,The Vaccines已急不及待發表他們的第二張專輯《Come of Age》,唱片封面由四位雌雄莫辨的少女來充當The Vaccines四子。
今次《Come of Age》換上由Ethan Johns(Ryan Adams / Kings Of Leon / Laura Marling)監製,樂隊形容他是Old-Fashion的製作人,而The Vaccines在這張專輯裡就是差不多以現場形式灌錄,沒有怎樣精雕細琢,只要捕捉樂隊最刺激的時刻,甚至有些歌曲更是One Take錄成。
今年2月11日 The Vaccines 來港在九展演出時,他們已率先玩出了〈No Hope〉和〈Teenage Icon〉這兩首新歌,原來這正是《Come of Age》的兩張熱身單曲。前者是The Vaccines的青春無敵懷舊結他樂風之延續引伸,好比清新潔淨版本的Ramones專輯,名字正是來是曲中的一句” it’s hard to come of age”;而調子明快之後者更呈青春的騷動,配以流暢押韻的Chorus,多麼美好吧。
無論是如沐春風的〈All in Vain〉、旋律清爽怡人的〈Aftershave Ocean〉(可用作鬚後水廣告歌吧),抑或帶著Surf音樂基因的〈I Always Knew〉、Rockabilly遇上Surf結他的〈Ghost Town〉、大搖大滾Garage Punk的〈Bad Mod〉、令我聯想起Edwyn Collins作品〈A Girl Like You〉的〈I Wish I Was A Girl〉,最後以〈Lonely World〉這首Ballad作結。
以The Vaccines的《Come of Age》作為今個夏天終結的配樂也不錯吧。
2012年9月6日星期四
Stealing Sheep:迷羊冒險記
愛上了英國利物浦迷幻民歌樂團Stealing Sheep,誠然起初是被她們的全女班三人組姿態所吸引。當然由Becky Hawley (鍵琴)、Emily Lansley (結他)和Lucy Mercer (鼓)所組成的她們,其音樂在迷幻幽暗色調下卻有著一份甜美清秀,那才是Stealing Sheep真正教我討喜的原因。
三人都同是主唱,彼此的Harmonies唱和亦成為了Stealing Sheep的一大特色。民謠的曲子、甜美的唱和、低傳真的結他、迷魂的琴音與鼓擊,構成是Stealing Sheep的迷幻民歌姿態。《Into the Diamond Sun》是她們的首張專輯。
《Into the Diamond Sun》自去年冬天開始收錄,由Sam Crombie為她們操刀監製。古樸、迷幻、美妙、簡約、幽暗而帶著溫暖的DIY-Pop,是Stealing Sheep在唱片裡打造出的聲音。雖然她們是英國樂團,但其聲音其實是很北歐/斯堪的納維亞。
先行單曲〈Shut Eyes〉奏出充滿中古氣息的民謠曲風,歌曲不但帶來悅目的動畫MV,還被英國長壽肥皂劇《Hollyoaks》選用作廣告插曲,那令此曲成為Stealing Sheep第一首上榜單曲(登上了45位),其音樂會也因此多了不同人來看。新單曲〈Genevieve〉有著懷舊而輕快的節奏,是首很夏日情味的歌曲。
〈The Garden〉、〈White Lies〉與〈Shark Song〉是多麼迷幻的曲目,〈Rearrange〉卻展現了Stealing Sheep清雅的聲音,〈Tangled Up In Stars〉好比星空下的民謠舞會。〈Circles〉這首Folk Ballad則呈現著她們的蒼白幽悒之美,歌曲卻滿是起承轉合而會快板起來,迷幻音樂正是這回事。
作為專輯的結幕曲〈Bear Tracks〉是她們在音樂會上必玩的迷幻民歌Ballad,然而碟末還有一首猶如歐洲電影配樂般的鋼琴樂章作以隱藏曲目。沒錯,電影是Stealing Sheep的一大音樂影響,但她們喜歡的卻是奇幻電影與異教主題的片子,如《Escape to Witch Mountain》、《The Dark Crystal》、《The Wicker Man》,怪不得她們的音樂總有一份妖巫氣息。
三人都同是主唱,彼此的Harmonies唱和亦成為了Stealing Sheep的一大特色。民謠的曲子、甜美的唱和、低傳真的結他、迷魂的琴音與鼓擊,構成是Stealing Sheep的迷幻民歌姿態。《Into the Diamond Sun》是她們的首張專輯。
《Into the Diamond Sun》自去年冬天開始收錄,由Sam Crombie為她們操刀監製。古樸、迷幻、美妙、簡約、幽暗而帶著溫暖的DIY-Pop,是Stealing Sheep在唱片裡打造出的聲音。雖然她們是英國樂團,但其聲音其實是很北歐/斯堪的納維亞。
先行單曲〈Shut Eyes〉奏出充滿中古氣息的民謠曲風,歌曲不但帶來悅目的動畫MV,還被英國長壽肥皂劇《Hollyoaks》選用作廣告插曲,那令此曲成為Stealing Sheep第一首上榜單曲(登上了45位),其音樂會也因此多了不同人來看。新單曲〈Genevieve〉有著懷舊而輕快的節奏,是首很夏日情味的歌曲。
〈The Garden〉、〈White Lies〉與〈Shark Song〉是多麼迷幻的曲目,〈Rearrange〉卻展現了Stealing Sheep清雅的聲音,〈Tangled Up In Stars〉好比星空下的民謠舞會。〈Circles〉這首Folk Ballad則呈現著她們的蒼白幽悒之美,歌曲卻滿是起承轉合而會快板起來,迷幻音樂正是這回事。
作為專輯的結幕曲〈Bear Tracks〉是她們在音樂會上必玩的迷幻民歌Ballad,然而碟末還有一首猶如歐洲電影配樂般的鋼琴樂章作以隱藏曲目。沒錯,電影是Stealing Sheep的一大音樂影響,但她們喜歡的卻是奇幻電影與異教主題的片子,如《Escape to Witch Mountain》、《The Dark Crystal》、《The Wicker Man》,怪不得她們的音樂總有一份妖巫氣息。
2012年9月2日星期日
Two Door Cinema Club:雙門影迷嘉年華
2010年8月,北愛爾蘭年青樂團Two Door Cinema Club與來自曼城的Delphic聯袂在九展Rotunda 3舉行音樂會,儼如一晚英倫新生代Indie-Dance之夜。誠然,當晚我是喜歡Delphic的演出而多於Two Door Cinema Club,但卻又深受到Two Door Cinema Club的青春無敵音樂氣氛所感染——所指的不獨是台上的他們,還有站在前排的一眾狂歡不已的年輕樂迷。
兩年前年初Two Door Cinema Club帶來的首張專輯《Tourist History》,帶來盡是清爽鏗鏘、調子流暢的三分鐘流行曲,都泛出好比陽光露雨般的滋潤感覺。來到今次樂團交由炙手可熱愛爾蘭製作人Jacknife Lee監製的第二張專輯《Beacon》,感覺Alex Trimble、Sam Halliday與Kevin Baird三人也成長了。連以前予我奶油味男生印象的Alex,現在把頭髮「擸起」的他亦已型男了不少。
當年《Tourist History》內有部分歌曲是由法國House製作人Philippe Zdar(Motorbass / Cassius)負責混音,所以當時他們的聲音顯得較舞曲化;反之今次蓋著一個「天花板露底女生」唱片封面的《Beacon》換上由曾為Snow Patrol、Bloc Party、U2、R.E.M.操刀的Jacknife Lee監製,毋庸置疑樂隊的歌曲已沒有從前那麼舞曲跳脫,而是多了成熟真緻的感覺,以及美好細膩的曲調。
即使減低了舞曲元素,但Two Door Cinema Club的歌曲仍是那麼明快而來。如先行單曲〈Sleep Alone〉便是來得明快而有著溫婉旋律的漂亮之作,歌曲的MV則以Alex一場天馬行空的噩夢為題。開場曲〈Next Year〉可以用上流水行雲來形容其美好的情味,〈Someday〉是多麼Upbeat而緊湊,〈The World Is Watching〉則有著歐陸浪漫電音底蘊之餘還有新晉女歌手Valentina的優和唱。
再聽〈Handshake〉那Synth-Pop般的前奏,〈Wake Up〉的扣人心弦Funk Groove驅動,〈Sun〉的陽光燦爛,主題曲〈Beacon〉的Art Punk / New Wave曲風,今次他們的歌曲多添了不少80年代音樂色彩。
兩年前年初Two Door Cinema Club帶來的首張專輯《Tourist History》,帶來盡是清爽鏗鏘、調子流暢的三分鐘流行曲,都泛出好比陽光露雨般的滋潤感覺。來到今次樂團交由炙手可熱愛爾蘭製作人Jacknife Lee監製的第二張專輯《Beacon》,感覺Alex Trimble、Sam Halliday與Kevin Baird三人也成長了。連以前予我奶油味男生印象的Alex,現在把頭髮「擸起」的他亦已型男了不少。
當年《Tourist History》內有部分歌曲是由法國House製作人Philippe Zdar(Motorbass / Cassius)負責混音,所以當時他們的聲音顯得較舞曲化;反之今次蓋著一個「天花板露底女生」唱片封面的《Beacon》換上由曾為Snow Patrol、Bloc Party、U2、R.E.M.操刀的Jacknife Lee監製,毋庸置疑樂隊的歌曲已沒有從前那麼舞曲跳脫,而是多了成熟真緻的感覺,以及美好細膩的曲調。
即使減低了舞曲元素,但Two Door Cinema Club的歌曲仍是那麼明快而來。如先行單曲〈Sleep Alone〉便是來得明快而有著溫婉旋律的漂亮之作,歌曲的MV則以Alex一場天馬行空的噩夢為題。開場曲〈Next Year〉可以用上流水行雲來形容其美好的情味,〈Someday〉是多麼Upbeat而緊湊,〈The World Is Watching〉則有著歐陸浪漫電音底蘊之餘還有新晉女歌手Valentina的優和唱。
再聽〈Handshake〉那Synth-Pop般的前奏,〈Wake Up〉的扣人心弦Funk Groove驅動,〈Sun〉的陽光燦爛,主題曲〈Beacon〉的Art Punk / New Wave曲風,今次他們的歌曲多添了不少80年代音樂色彩。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