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由來自洛杉磯的Jasmine White-Glutz和來自蒙特利爾的Laura Lloyd所組成的雙妹嘜組合No Joy是當今的另一隊新生代Shoegaze / Noise-Pop樂隊,她們來得較與別不同,是因為二人的雙女主將的姿態(她倆同是主唱兼結他手),也是何解外界總是拿當年英國的Lush跟她們作相提並論。
誠然,談到No Joy的音樂,總少不免要用上「似這似哪」來形容。她們的聲音,可以叫人直接聯想到My Bloody Valentine、早期的Lush等英倫Shoegaze名團,以及美國方面的Sonic Youth與The Breeders,而非好比The Pains of Being Pure At Heart般明明是美國樂隊卻又百分百英國化。
No Joy的首張專輯《Ghost Blonde》本已在去年年底由Mexican Summer廠牌出版,直到這陣子才由V2作全球發行。
聽〈Mediumship〉這首《Ghost Blonde》的開場曲,早期的Lush與《Isn’t Anything》時期的My Bloody Valentine之Noise-Pop韻味乃不言而喻,結他噪音洶湧得來之餘卻又來得相當女性化,〈Heedless〉和由Fuzz Bass帶出的主題曲〈Ghost Blonde〉那含糊不清的夢囈主唱,正宗的Shoegaze便是要有如此的內斂情懷。
單曲〈Maggie Says I Love You〉是那種迷濛夢幻的Shoegaze歌曲,〈Indigo Child〉則是如斯鬼魅幽悒的Noise-Pop / Dream-Pop;〈Pacific Pride〉本是清逸雋永的幽美Dream-Pop曲目,來到尾段卻Noise-Pop起來。當然,〈You Girls Smoke Cigarettes?〉和另一單曲〈Hawaii〉可直接叫人想起Sonic Youth,〈Still〉亦祭出急疾Noise-Pop之快感。
2011年5月29日星期日
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
The Drums:鼓氐力場
都說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樂隊The Drums會為香港帶來好天氣啦。明明過去幾天都一直天陰有幾陣驟雨,然而昨日是Songs For Children主辦The Drums的香港音樂會舉行之日,樂隊尚未抵港天氣已立刻放晴,天朗氣清、藍天再現,不得不叫我相信他們是有其「鼓氐力場」,天氣彷彿全然是為其名曲〈Let’s Go Surfing〉而設定。
音樂會由本地樂隊The Yours作暖場演出,經過Songs For Children的DJ Set作間場之後,一行五人的The Drums亦浩浩蕩蕩的現身台上。
沒錯,我們看到的The Drums,是經過低音結他手Adam Kessler在去年離隊後,樂隊的新演出陣營。除了Jonny Pierce緊守主唱的崗位之外,結他手Jacob Graham已主力負責鍵琴位置,鼓手Connor Hanwick則站出來彈結他,再加上巡演結他手兼低音結他手Myles Matheny和鼓手Chris Stein,便是The Drums在現場演出時的五人陣容。
演出以〈What You Were〉揭開序幕,再接上〈Me and the Moon〉和〈Best Friend〉,其「鼓氐力場」已來得銳不可當。Jonny Pierce的「開心舞」全場跳不停,扭扭擰擰,身上猶如裝上了發條般,毋庸置疑他是最能讓粉絲尖叫的一員,他那件雪磨藍牛仔褸正不時給前排樂迷作拉扯。
基本上他們已差不多玩盡了首張同名專輯《The Drums》內的歌曲(只欠一首〈I'll Never Drop My Sword〉而已)。在高唱”Fun fun fun, Fun fun fun”的〈I Need Fun in My Life〉之後,即響起了〈Let’s Go Surfing〉的前奏,全場即陷入瘋狂狀態,連The Yours與友人,以及Songs For Children的Mike Middleton也跑了上台跳舞,整晚的高潮所在。
然而The Drums也預留了三首歌曲作Encore時演出。現場聽〈Down by the Water〉來得更見動人;本以為他們會以大唱”Saying goodbye” 的〈It Will All End in Tears〉作結,但結尾歌卻是〈The Future〉。
音樂會由本地樂隊The Yours作暖場演出,經過Songs For Children的DJ Set作間場之後,一行五人的The Drums亦浩浩蕩蕩的現身台上。
沒錯,我們看到的The Drums,是經過低音結他手Adam Kessler在去年離隊後,樂隊的新演出陣營。除了Jonny Pierce緊守主唱的崗位之外,結他手Jacob Graham已主力負責鍵琴位置,鼓手Connor Hanwick則站出來彈結他,再加上巡演結他手兼低音結他手Myles Matheny和鼓手Chris Stein,便是The Drums在現場演出時的五人陣容。
演出以〈What You Were〉揭開序幕,再接上〈Me and the Moon〉和〈Best Friend〉,其「鼓氐力場」已來得銳不可當。Jonny Pierce的「開心舞」全場跳不停,扭扭擰擰,身上猶如裝上了發條般,毋庸置疑他是最能讓粉絲尖叫的一員,他那件雪磨藍牛仔褸正不時給前排樂迷作拉扯。
基本上他們已差不多玩盡了首張同名專輯《The Drums》內的歌曲(只欠一首〈I'll Never Drop My Sword〉而已)。在高唱”Fun fun fun, Fun fun fun”的〈I Need Fun in My Life〉之後,即響起了〈Let’s Go Surfing〉的前奏,全場即陷入瘋狂狀態,連The Yours與友人,以及Songs For Children的Mike Middleton也跑了上台跳舞,整晚的高潮所在。
然而The Drums也預留了三首歌曲作Encore時演出。現場聽〈Down by the Water〉來得更見動人;本以為他們會以大唱”Saying goodbye” 的〈It Will All End in Tears〉作結,但結尾歌卻是〈The Future〉。
2011年5月23日星期一
Silver Apples:電幻廣州
美國紐約市迷幻前衞電音樂團Silver Apples的三場中國巡演,經過北京與上海兩站之後,最後一場演出,前晚(5月21日)便在廣州市TU凸空間舉行。我們這群香港樂迷,都著抱著朝聖的心態北上廣州,以一睹Simeon的電聲演奏豐釆,看看他如何把弄操控他的Oscillator演奏系統。
第一次踏TU凸空間,場館位於雕塑公園內,早已得悉要在迂迴曲折的昏暗路上走上一段路程,才能到達這場館。然而由於沿途的燈光實在太幽暗,所以也欣賞不到園內的雕塑品。
當晚的暖場樂隊是來自北京的Golden Driver,本是三人樂團的他們,現在變成只餘下主唱兼Vintage Synth琴手與鼓手的Electronic Rock二人組,連隊型上也有著向Silver Apples作致敬的意義。
只有Simeon作單人匹馬演出的Silver Apples出場了。60年代出道的Simeon,台上的他已是一名老翁的模樣,畢竟他已經七十三歲了,唱起歌來亦有點「阿伯聲」。
台上兩則有兩個投映屏幕,以「大特寫」直播Simeon的Oscillator主奏,看得一目了然。「啊,原來這些電聲就是如此以Oscillator的手柄與Wah-Wah Pedal奏出來。」畢竟Simeon就是從不利用現成鍵琴樂器的電子樂手。而他那台”The Simeon”演奏系統當中,還有一台很舊款的Akai Sampler與兩部RCA Discman呢。
一個多小時的演出,聽到Simeon現場玩出〈Seagreen Serenades〉、〈Misty Mountain〉、〈Velvet Cave〉、〈A Pox On You〉、〈Oscillations〉等Silver Apples在60年代末的作品,實在不得不叫我聽亢奮而感動。最後Simeon出來Encore時,他說只會多玩一首歌曲,我即馬上向著舞台喊出〈You And I〉,Simeon說:「我就玩出〈You And I〉吧。」其實他沒理由不玩〈You And I〉吧。
Simeon的”The Simeon”電子儀器演奏系統睇真啲特寫。
向Simeon索簽名。為了方便攜帶北上廣州,所以只有「輕便地」帶了CD而已。(我的《Silver Apples》和《Contact》是2 in 1單張CD,故此封面只有簽了前者那一面。)
第一次踏TU凸空間,場館位於雕塑公園內,早已得悉要在迂迴曲折的昏暗路上走上一段路程,才能到達這場館。然而由於沿途的燈光實在太幽暗,所以也欣賞不到園內的雕塑品。
當晚的暖場樂隊是來自北京的Golden Driver,本是三人樂團的他們,現在變成只餘下主唱兼Vintage Synth琴手與鼓手的Electronic Rock二人組,連隊型上也有著向Silver Apples作致敬的意義。
只有Simeon作單人匹馬演出的Silver Apples出場了。60年代出道的Simeon,台上的他已是一名老翁的模樣,畢竟他已經七十三歲了,唱起歌來亦有點「阿伯聲」。
台上兩則有兩個投映屏幕,以「大特寫」直播Simeon的Oscillator主奏,看得一目了然。「啊,原來這些電聲就是如此以Oscillator的手柄與Wah-Wah Pedal奏出來。」畢竟Simeon就是從不利用現成鍵琴樂器的電子樂手。而他那台”The Simeon”演奏系統當中,還有一台很舊款的Akai Sampler與兩部RCA Discman呢。
一個多小時的演出,聽到Simeon現場玩出〈Seagreen Serenades〉、〈Misty Mountain〉、〈Velvet Cave〉、〈A Pox On You〉、〈Oscillations〉等Silver Apples在60年代末的作品,實在不得不叫我聽亢奮而感動。最後Simeon出來Encore時,他說只會多玩一首歌曲,我即馬上向著舞台喊出〈You And I〉,Simeon說:「我就玩出〈You And I〉吧。」其實他沒理由不玩〈You And I〉吧。
Simeon的”The Simeon”電子儀器演奏系統睇真啲特寫。
向Simeon索簽名。為了方便攜帶北上廣州,所以只有「輕便地」帶了CD而已。(我的《Silver Apples》和《Contact》是2 in 1單張CD,故此封面只有簽了前者那一面。)
2011年5月19日星期四
True Widow:新地下時代
假如當大家聽到The Pains Of Being Pure At Heart、Yuck等樂隊時,都感到宛如返回90年代初葉獨立搖滾樂之好時光的話,那麼來自美國德州Dallas的三人樂團True Widow,便讓時光倒流得更早一點。所重返到,是80年代末至踏入90年代之初——當獨立搖滾仍是籠罩著一股陰暗潮濕氛圍與闇黑色調的年代。
True Widow是一隊擁有一男一女主唱D.H.和Nikki的樂團,初聽到其作品,我會把他們形容為Shoegaze遇上Grunge——但卻是當一眾Shoegaze樂隊早年仍是譜出陰陰溼溼、主唱含含糊糊的歌曲,以及當Grunge仍是獨立廠牌出品時,那種依然予人很「地下搖滾」聲音。某程度上他們又有點近似Sonic Youth,但卻是帶著黏貼感的Sonic Youth。
繼2008年的首張同名專輯後,True Widow終告發表了他們以Analog形式收錄的第二張專輯《As High As the Highest Heavens and From the Center to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Earth》——多麼冗長的水蛇春名字,冗長到連封套的脊位上也只能放上《A.H.A.T.H.H.A.F.T.C.T.T.C.O.T.E.》之簡稱而已。
True Widow的音樂不獨只有蘊含Shoegaze與Grunge的成分,同時還具備Slowcore的緩慢與神傷、Doom Metal的重型巨大音質、Post-Rock的肌理。
先行單曲〈Skull Eyes〉在Grunge的搖滾曲式下配以Nikki真摯而清逸的主唱,好比早年The Smashing Pumpkins的歌曲換上Dream-Pop式演繹。〈NH〉則讓Nikki一手重型闇黑的Doom Metal式Bassline遇上D.H.甚具赤子之心情懷的Shoegaze式動人唱腔。
在Nikki夢囈主唱下〈Jackyl〉來得重型而意境迷濛,由D.H.演繹出的〈Blooden Horse〉便更呈撲朔迷離氣氛。〈Night Witches〉蟄伏著低調與暗湧而來的馳聘張力,重型起來的The Jesus And Mary Chain或Black Rebel Motorcycle Club大概會是這樣。
True Widow是一隊擁有一男一女主唱D.H.和Nikki的樂團,初聽到其作品,我會把他們形容為Shoegaze遇上Grunge——但卻是當一眾Shoegaze樂隊早年仍是譜出陰陰溼溼、主唱含含糊糊的歌曲,以及當Grunge仍是獨立廠牌出品時,那種依然予人很「地下搖滾」聲音。某程度上他們又有點近似Sonic Youth,但卻是帶著黏貼感的Sonic Youth。
繼2008年的首張同名專輯後,True Widow終告發表了他們以Analog形式收錄的第二張專輯《As High As the Highest Heavens and From the Center to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Earth》——多麼冗長的水蛇春名字,冗長到連封套的脊位上也只能放上《A.H.A.T.H.H.A.F.T.C.T.T.C.O.T.E.》之簡稱而已。
True Widow的音樂不獨只有蘊含Shoegaze與Grunge的成分,同時還具備Slowcore的緩慢與神傷、Doom Metal的重型巨大音質、Post-Rock的肌理。
先行單曲〈Skull Eyes〉在Grunge的搖滾曲式下配以Nikki真摯而清逸的主唱,好比早年The Smashing Pumpkins的歌曲換上Dream-Pop式演繹。〈NH〉則讓Nikki一手重型闇黑的Doom Metal式Bassline遇上D.H.甚具赤子之心情懷的Shoegaze式動人唱腔。
在Nikki夢囈主唱下〈Jackyl〉來得重型而意境迷濛,由D.H.演繹出的〈Blooden Horse〉便更呈撲朔迷離氣氛。〈Night Witches〉蟄伏著低調與暗湧而來的馳聘張力,重型起來的The Jesus And Mary Chain或Black Rebel Motorcycle Club大概會是這樣。
2011年5月17日星期二
Explosions In The Sky:天空中的鄉村小屋
美國德州奧斯汀Post-Rock樂隊Explosions In The Sky成軍十二年,迄今共出版過六張錄音室專輯,他們看似產量頗平均的樂團,然而樂隊最新出版的第六張專輯《Take Care, Take Care, Take Care》,其實卻跟2007年前作《All Of A Sudden I Miss Everyone》(唱片主題取材自J. D. Salinger小說《麥田捕手》)足足相隔了四年之久,難怪樂迷都視之為叫大家引頸以待的新作。
聽到今次Explosions In The Sky的作品之前,手執《Take Care, Take Care, Take Care》的唱片封套,已先叫人愛不釋手。
封套用上四疊Gatefold的設計,把這四個插頁翻起,便能對接成一間正正方方的鄉村小屋出來;然而從小屋內通過門戶與窗戶,卻看到一道龍捲風,山雨欲來,令人產生不安之感。封套內還內附摺疊著海報與迷你明信片,毋庸置疑是來得精美而又不惜工本的設計。
睽違四載,Explosions In The Sky仍別來無恙,樂曲更彰顯史詩式的意味。《Take Care, Take Care, Take Care》長達八分鐘的開場曲〈Last Known Surroundings〉,便再次是如斯蕩氣迴腸、此起彼落而來的後搖滾樂章,意境海闊天空。〈Trembling Hands〉讓兩支連綿的結他、人聲Choir與Chris Hrasky極為緊湊的鼓擊絲絲入扣而來,多麼扣人心弦之作。
〈Be Comfortable, Creature〉由幽美溫婉而推至浩瀚懾人,響起是Bitter-Sweet的E-Bow結他主奏,當樂曲回落到平靜時,那寂寥的E-Bow結他更宛如Robert Fripp的Ambient結他 / Frippertronic演奏。〈Postcard From 1952〉是他們這次最為觸動心靈、如詩一般的後搖滾曲目,有如勾勒出飛越星際銀河的旅程。全長十分鐘的〈Let Me Back In〉的結他演奏無疑是來得如斯鏗鏘漂亮,清雅悅耳,樂曲的引人入勝之處是所蟄伏著的神秘人聲Chanting。
聽到今次Explosions In The Sky的作品之前,手執《Take Care, Take Care, Take Care》的唱片封套,已先叫人愛不釋手。
封套用上四疊Gatefold的設計,把這四個插頁翻起,便能對接成一間正正方方的鄉村小屋出來;然而從小屋內通過門戶與窗戶,卻看到一道龍捲風,山雨欲來,令人產生不安之感。封套內還內附摺疊著海報與迷你明信片,毋庸置疑是來得精美而又不惜工本的設計。
睽違四載,Explosions In The Sky仍別來無恙,樂曲更彰顯史詩式的意味。《Take Care, Take Care, Take Care》長達八分鐘的開場曲〈Last Known Surroundings〉,便再次是如斯蕩氣迴腸、此起彼落而來的後搖滾樂章,意境海闊天空。〈Trembling Hands〉讓兩支連綿的結他、人聲Choir與Chris Hrasky極為緊湊的鼓擊絲絲入扣而來,多麼扣人心弦之作。
〈Be Comfortable, Creature〉由幽美溫婉而推至浩瀚懾人,響起是Bitter-Sweet的E-Bow結他主奏,當樂曲回落到平靜時,那寂寥的E-Bow結他更宛如Robert Fripp的Ambient結他 / Frippertronic演奏。〈Postcard From 1952〉是他們這次最為觸動心靈、如詩一般的後搖滾曲目,有如勾勒出飛越星際銀河的旅程。全長十分鐘的〈Let Me Back In〉的結他演奏無疑是來得如斯鏗鏘漂亮,清雅悅耳,樂曲的引人入勝之處是所蟄伏著的神秘人聲Chanting。
2011年5月14日星期六
Dean & Britta重塑Galaxie 500經典
1999年,我曾在《MCB》做過一個有關樂隊重組的封面專題,問大家最希望哪隊樂隊復合。我自己選出了六隊(其中Tuxedomoon真的在幾年後重組了),但看到同文傑斯選了美國東岸Galaxie 500時,我心想:「Galaxie 500能夠重組也是相當之不錯的事啊。」但實情Galaxie 500卻是當代其中一隊難以達成重組美夢的樂團。
然而自去年起,Galaxie 500的支系樂隊——由前Galaxie 500主唱兼結他手、其後組成過Luna的Dean Wareham,以及前Shoegaze樂隊The Belltower成員、又曾一度加入過Luna的Britta Phillips所組成的夫妻擋組合Dean & Britta,便開始舉行他們的一系列《Dean & Britta play Galaxie 500》,讓Dean驀然回首,再次唱出他青葱年少時的歡樂與憂悲歌曲。
在台灣的The Wall Music主辦下,他們的《Dean & Britta play Galaxie 500》音樂會亦會在7月3日登陸香港,假西灣河青協蒲吧舉行。
我第一次聽到Galaxie 500,是1991年的秋天。在一個天陰陰的下午,我聽著他們在1988年出版的首張專輯《Today》——沒錯,那已是1991年由Rough Trade US出版的Re-issue版本。一首首意境迷濛而節奏陰溼緩慢的迷幻歌曲,一份80年代末獨立音樂的青澀味道,好一隊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後裔。當年還未有甚麼Slowcore之音樂標籤,所以那時我只有把Galaxie 500的音樂形容為「新迷幻」。一首改編自Jonathan Richman、長達六分多鐘的〈Don't Let Our Youth Go to Waste〉叫我叫聽得沉溺不已。甚至我更因為唱片封面照片上的花兒,以及專輯開場曲喚作〈Flowers〉,而曾硬去把他們稱之為新一代的「迷幻花孩子」。
然後,我才得悉Galaxie 500在當時已經名存實亡,剛解散了不久。
我趕不及在80年代認識Galaxie 500。只曾在1988至90年間出版過三張官方專輯的他們,即使大部分樂隊的歷史都發生在80年代,然而他們的影響力卻到了樂團解散後於90年代才全面爆發,所以Galaxie 500總有著Cult Band之意義。
可記得在2001年西班牙的Elefant Records曾為Galaxie 500出版過一套2CD的致敬合輯《Snowstorm: A Tribute To Galaxie 500》嗎?現在便由Dean Wareham親自向Galaxie 500作致敬。
The Wall Music presents Dean & Britta play Galaxie 500: Live in Hong Kong Supporting act: Rachel Believes In Me
Date: 2011.07.03 (Sun)
Time: 8:00 pm
Venue : 協青社蒲吧The Hang Out, Youth Outreach(2 Holy Cross Path, Sai Wan Ho, Hong Kong).
Ticket : *earlybird HK$300(5月16日前), advanced HK$350, door HK$400
Available at:
Zoo Records (3/F, No.234 Sai Yeung Choi Street South, Kowloon. / Tel: 2309 2911)
White Noise Records (Room 1901, 19/F, Workingview Commercial Building, 21 Yiu Wa Street, Causeway Bay, Hong Kong. / Tel: 2591 0499)
Kubrick-BC (Shop H2, Prosperous Garden,3 Public Square St., Yaumatei, Kln, HK. / Tel: 2384 8929)
Daydream Nation (21 Wing Fung Street, Starstreet Precinct, Wanchai, Hong Kong. / Tel: 2817 6313)
Roomi (G/F No.19 Staunton, Street Soho, Central Hong Kong. / Tel: 2899 2835)
然而自去年起,Galaxie 500的支系樂隊——由前Galaxie 500主唱兼結他手、其後組成過Luna的Dean Wareham,以及前Shoegaze樂隊The Belltower成員、又曾一度加入過Luna的Britta Phillips所組成的夫妻擋組合Dean & Britta,便開始舉行他們的一系列《Dean & Britta play Galaxie 500》,讓Dean驀然回首,再次唱出他青葱年少時的歡樂與憂悲歌曲。
在台灣的The Wall Music主辦下,他們的《Dean & Britta play Galaxie 500》音樂會亦會在7月3日登陸香港,假西灣河青協蒲吧舉行。
我第一次聽到Galaxie 500,是1991年的秋天。在一個天陰陰的下午,我聽著他們在1988年出版的首張專輯《Today》——沒錯,那已是1991年由Rough Trade US出版的Re-issue版本。一首首意境迷濛而節奏陰溼緩慢的迷幻歌曲,一份80年代末獨立音樂的青澀味道,好一隊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後裔。當年還未有甚麼Slowcore之音樂標籤,所以那時我只有把Galaxie 500的音樂形容為「新迷幻」。一首改編自Jonathan Richman、長達六分多鐘的〈Don't Let Our Youth Go to Waste〉叫我叫聽得沉溺不已。甚至我更因為唱片封面照片上的花兒,以及專輯開場曲喚作〈Flowers〉,而曾硬去把他們稱之為新一代的「迷幻花孩子」。
然後,我才得悉Galaxie 500在當時已經名存實亡,剛解散了不久。
我趕不及在80年代認識Galaxie 500。只曾在1988至90年間出版過三張官方專輯的他們,即使大部分樂隊的歷史都發生在80年代,然而他們的影響力卻到了樂團解散後於90年代才全面爆發,所以Galaxie 500總有著Cult Band之意義。
可記得在2001年西班牙的Elefant Records曾為Galaxie 500出版過一套2CD的致敬合輯《Snowstorm: A Tribute To Galaxie 500》嗎?現在便由Dean Wareham親自向Galaxie 500作致敬。
The Wall Music presents Dean & Britta play Galaxie 500: Live in Hong Kong Supporting act: Rachel Believes In Me
Date: 2011.07.03 (Sun)
Time: 8:00 pm
Venue : 協青社蒲吧The Hang Out, Youth Outreach(2 Holy Cross Path, Sai Wan Ho, Hong Kong).
Ticket : *earlybird HK$300(5月16日前), advanced HK$350, door HK$400
Available at:
Zoo Records (3/F, No.234 Sai Yeung Choi Street South, Kowloon. / Tel: 2309 2911)
White Noise Records (Room 1901, 19/F, Workingview Commercial Building, 21 Yiu Wa Street, Causeway Bay, Hong Kong. / Tel: 2591 0499)
Kubrick-BC (Shop H2, Prosperous Garden,3 Public Square St., Yaumatei, Kln, HK. / Tel: 2384 8929)
Daydream Nation (21 Wing Fung Street, Starstreet Precinct, Wanchai, Hong Kong. / Tel: 2817 6313)
Roomi (G/F No.19 Staunton, Street Soho, Central Hong Kong. / Tel: 2899 2835)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Hurts:這夜我們都受傷了
由Untitled帶來英國曼徹斯特二人組合Hurts的Live In Hong Kong音樂會,在昨晚假KITEC的Rotunda 3舉行。只曾出版過一張專輯《Happiness》的他們,一如所料演出也短小精悍地只有一小時多的長度而已。
一行五人上陣的Hurts除了Theo Hutchcraft與Adam Anderson這兩位主將外,還有一位鍵琴手、一位鼓手以及一位男和唱。五人西裝骨骨,溫文爾雅,新浪漫嗎?不,他們看來反而像Johnny Hates Jazz、Brother Beyond等80年代中後期的英國樂隊。正如我曾說,Hurts的音樂其實是來得很1984至87年間的英倫電子流行樂聲音。
音樂會以〈Unspoken〉揭開序幕,《Happiness》專輯裡的十二首歌曲(連隱藏曲目在內),Hurts共玩出了十一首,整場音樂會幾乎是完完整整地把其首張專輯玩了出來。
即使我是遙遙地看Hurts的演出,但依然可以感受到Theo Hutchcraft「Chok足全場」,足以令到女孩子們尖叫的美男子歌手,還識趣地屢次用廣東話說「多謝」。Adam Anderson則來得較低調,但在玩〈Evelyn〉時他站出來彈結他,又即時換來不少尖叫聲。
玩到專輯的隱藏曲目〈Verona〉時,男和唱Richard Sidaway有他的男高音獨唱位,效果頗技驚四座。整晚最驚喜,是他們重玩了Kylie Minogue的〈Confide In Me〉,之前在網上看過Hurts玩此曲,想不到他們會把此曲帶到巡演上;其實他們選玩Kylie此曲,已甚有同性戀的象徵。Hurts的歌曲挺有限吧,所以來到Encore位,也只玩了一曲〈Better Than Love〉而已。
一行五人上陣的Hurts除了Theo Hutchcraft與Adam Anderson這兩位主將外,還有一位鍵琴手、一位鼓手以及一位男和唱。五人西裝骨骨,溫文爾雅,新浪漫嗎?不,他們看來反而像Johnny Hates Jazz、Brother Beyond等80年代中後期的英國樂隊。正如我曾說,Hurts的音樂其實是來得很1984至87年間的英倫電子流行樂聲音。
音樂會以〈Unspoken〉揭開序幕,《Happiness》專輯裡的十二首歌曲(連隱藏曲目在內),Hurts共玩出了十一首,整場音樂會幾乎是完完整整地把其首張專輯玩了出來。
即使我是遙遙地看Hurts的演出,但依然可以感受到Theo Hutchcraft「Chok足全場」,足以令到女孩子們尖叫的美男子歌手,還識趣地屢次用廣東話說「多謝」。Adam Anderson則來得較低調,但在玩〈Evelyn〉時他站出來彈結他,又即時換來不少尖叫聲。
玩到專輯的隱藏曲目〈Verona〉時,男和唱Richard Sidaway有他的男高音獨唱位,效果頗技驚四座。整晚最驚喜,是他們重玩了Kylie Minogue的〈Confide In Me〉,之前在網上看過Hurts玩此曲,想不到他們會把此曲帶到巡演上;其實他們選玩Kylie此曲,已甚有同性戀的象徵。Hurts的歌曲挺有限吧,所以來到Encore位,也只玩了一曲〈Better Than Love〉而已。
2011年5月11日星期三
電幻銀蘋果:Silver Apples中國巡演
誓估不到,以電聲演奏家Simeon為首的美國紐約市迷幻電音先鋒樂團Silver Apples,竟可以在2011年的今天舉行其中國巡演,那實在是相當之不可思議的事。這個5月中旬,Silver Apples將會走訪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最近香港的一站,是在5月21日假廣州TU凸空間舉行的一場。
由Simeon與Dan Taylor組成的Silver Apples,成軍於1967年這個迷幻搖滾的火熱年代,樂隊之傳奇性,是他們只曾在1967至70年間曇花一現地期間灌錄過三張錄音室專輯,還要只有第一、二張專輯《Silver Apples》和《Contact》正式發表過,第三張專輯《The Garden》卻因為唱片公司轉手的問題而胎死腹中,直至近二十年後才公諸於世。
當Silver Apples在1970年解散之後,他們亦在樂壇上亦消聲匿跡了足足二十多年。直至90年代中期的Electronica紀元,Silver Apples亦日漸被後世追崇,舊作先以Bootleg形式流通,繼而正式作官方再版發行。誠然,我也是在90年代中後期才接觸到Silver Apples的音樂。我那張《Silver Apples》和《Contact》的2 in 1單張CD,是當年在日本東京的RECOfan搜購回來,那時在香港仍沒有進口。
忘不了首次聽到Silver Apples一曲〈Oscillations〉與看到Simeon滿枱笨重的Oscillator之照片時之震撼。毋庸置疑,Simeon是首位在搖滾樂團裡的「電子樂手」——而非鍵琴手,因為他並非採用任何電子鍵琴樂器,而是由一台台原始的Oscillator所構成的電子演奏系統,奏出原始的電聲音色。在1968年發表的首張同名專輯裡,他便是利用九台Oscillator進行演奏——五台是以腳踏演奏低音,三台是以電報鍵來奏出節奏,餘下的一台則以手柄來作主奏。當時人們將這堆機器喚作”The Simeon”。再加上Simeon的民謠式迷幻流行曲主唱,Taylor一手帶著爵士搖滾肌理的鼓擊與迷魂節奏,Silver Apples的音樂就是如斯別樹一幟。難以想像,Silver Apples首次參與的公演是一場在紐約中央公園舉行的三萬人馬拉松音樂會,他們猶如來自外太空的電幻歌曲,引用俗話所說,台下的人都看得「O嘴」起來。
1996年間,重出江湖的Simeon與 Xian Hawkins及Michael Lerner重組Silver Apples,舉行美、歐巡演之餘,還以新陣容灌錄樂團的全新專輯。1998年,Simeon跟已有二十七年沒見面的Taylor重逢,那不但讓銀蘋果以其經典二人陣容重組,連當年胎死腹中的第三張專輯《The Garden》亦因為Taylor找回了母帶而重見天日。可是好景不常,Taylor在2005年因心臟病發逝世;兩年後,Simeon便從此以個人姿態為Silver Apples作巡演。
Silver Apples的中國巡演,我們所看到就只有Simeon一人的獨力演出。但三年多前我們看Kraftwerk的香港音樂會,那何嘗不是只有Ralf Hütter一位原裝成員?能夠看到Simeon演奏著一台台他的古老電子儀器,又夫復何求呢?
由Simeon與Dan Taylor組成的Silver Apples,成軍於1967年這個迷幻搖滾的火熱年代,樂隊之傳奇性,是他們只曾在1967至70年間曇花一現地期間灌錄過三張錄音室專輯,還要只有第一、二張專輯《Silver Apples》和《Contact》正式發表過,第三張專輯《The Garden》卻因為唱片公司轉手的問題而胎死腹中,直至近二十年後才公諸於世。
當Silver Apples在1970年解散之後,他們亦在樂壇上亦消聲匿跡了足足二十多年。直至90年代中期的Electronica紀元,Silver Apples亦日漸被後世追崇,舊作先以Bootleg形式流通,繼而正式作官方再版發行。誠然,我也是在90年代中後期才接觸到Silver Apples的音樂。我那張《Silver Apples》和《Contact》的2 in 1單張CD,是當年在日本東京的RECOfan搜購回來,那時在香港仍沒有進口。
忘不了首次聽到Silver Apples一曲〈Oscillations〉與看到Simeon滿枱笨重的Oscillator之照片時之震撼。毋庸置疑,Simeon是首位在搖滾樂團裡的「電子樂手」——而非鍵琴手,因為他並非採用任何電子鍵琴樂器,而是由一台台原始的Oscillator所構成的電子演奏系統,奏出原始的電聲音色。在1968年發表的首張同名專輯裡,他便是利用九台Oscillator進行演奏——五台是以腳踏演奏低音,三台是以電報鍵來奏出節奏,餘下的一台則以手柄來作主奏。當時人們將這堆機器喚作”The Simeon”。再加上Simeon的民謠式迷幻流行曲主唱,Taylor一手帶著爵士搖滾肌理的鼓擊與迷魂節奏,Silver Apples的音樂就是如斯別樹一幟。難以想像,Silver Apples首次參與的公演是一場在紐約中央公園舉行的三萬人馬拉松音樂會,他們猶如來自外太空的電幻歌曲,引用俗話所說,台下的人都看得「O嘴」起來。
1996年間,重出江湖的Simeon與 Xian Hawkins及Michael Lerner重組Silver Apples,舉行美、歐巡演之餘,還以新陣容灌錄樂團的全新專輯。1998年,Simeon跟已有二十七年沒見面的Taylor重逢,那不但讓銀蘋果以其經典二人陣容重組,連當年胎死腹中的第三張專輯《The Garden》亦因為Taylor找回了母帶而重見天日。可是好景不常,Taylor在2005年因心臟病發逝世;兩年後,Simeon便從此以個人姿態為Silver Apples作巡演。
Silver Apples的中國巡演,我們所看到就只有Simeon一人的獨力演出。但三年多前我們看Kraftwerk的香港音樂會,那何嘗不是只有Ralf Hütter一位原裝成員?能夠看到Simeon演奏著一台台他的古老電子儀器,又夫復何求呢?
2011年5月9日星期一
Blancmange:一別廿六年
正當早前大家在談論著The Human League及Duran Duran之新作的時候,更叫我引頸以待,卻是由Neil Arthur 和Stephen Luscombe所組成的英國Synth-Pop二人組Blancmange,所帶來他們足足二十六年來的回歸專輯《Blanc Burn》——他們上次發表專輯,已是1985年的事。
Blancmange是80年代初中期其中一隊足以獨當一面的英倫Synth-Pop樂團,在這個樂潮中與The Human League、Soft Cell、OMD、Depeche Mode分庭抗禮。可惜Blancmange並不長壽,只曾在1982至85年間發表過《Happy Families》、《Mange Tout》和《Believe You Me》這三張專輯(前者為他們的經典代表作),然後便因為感到樂隊的「大限已到」而毅然解散。從此Blancmange亦可以加入「備受遺忘」的名字之列。
去年Neil和Stephen正式復合,並馬上創作新歌與灌唱片。作為二十六年來的全新專輯,《Blanc Burn》蓋著的唱片封面仍舊是童話書式插圖,一看便知道是Blancmange的出品。
在《Blanc Burn》裡,聽到是Blancmange摩登電音化的Electro-Pop取向,先行單曲〈Drive Me〉在Techno-Pop得來所伴以印度Tabla手鼓敲擊,這正是他們的招牌作風吧。〈Probably Nothing〉則是把酷極了的Euro-Disco歐陸電子節奏與手鼓肌理絲絲入扣而來的Electro-Pop歌曲,神秘而未來派。〈The Western〉在Sitar音色與手鼓節奏下的東方色彩,那全然是其1982年經典作〈Living On The Ceiling〉之延續篇。更具印度風節奏的還有〈WDYF〉。
同時,也有〈Ultraviolent〉這首幽美而真摯的中板Synth-Ballad,而〈I'm Having a Coffee〉亦是那種浪漫盎然的Synth-Pop歌曲,大可跟昔日的〈Wave〉作相提並論。〈Radio Therapy〉由木結他Loop帶出,但歌曲卻有如Kraftwerk的〈Neon Lights〉般歐陸浪漫,尤其是那Synth主奏。〈Don't Forget Your Teeth〉則來個電子Reggae曲風,那反而這首才是最80年代。
初聽〈Starfucker〉還以為是他們翻玩Nine Inch Nails的〈Starfuckers, Inc〉,但其實是他們的原創歌,但那Chorus實在太相似吧。
Blancmange是80年代初中期其中一隊足以獨當一面的英倫Synth-Pop樂團,在這個樂潮中與The Human League、Soft Cell、OMD、Depeche Mode分庭抗禮。可惜Blancmange並不長壽,只曾在1982至85年間發表過《Happy Families》、《Mange Tout》和《Believe You Me》這三張專輯(前者為他們的經典代表作),然後便因為感到樂隊的「大限已到」而毅然解散。從此Blancmange亦可以加入「備受遺忘」的名字之列。
去年Neil和Stephen正式復合,並馬上創作新歌與灌唱片。作為二十六年來的全新專輯,《Blanc Burn》蓋著的唱片封面仍舊是童話書式插圖,一看便知道是Blancmange的出品。
在《Blanc Burn》裡,聽到是Blancmange摩登電音化的Electro-Pop取向,先行單曲〈Drive Me〉在Techno-Pop得來所伴以印度Tabla手鼓敲擊,這正是他們的招牌作風吧。〈Probably Nothing〉則是把酷極了的Euro-Disco歐陸電子節奏與手鼓肌理絲絲入扣而來的Electro-Pop歌曲,神秘而未來派。〈The Western〉在Sitar音色與手鼓節奏下的東方色彩,那全然是其1982年經典作〈Living On The Ceiling〉之延續篇。更具印度風節奏的還有〈WDYF〉。
同時,也有〈Ultraviolent〉這首幽美而真摯的中板Synth-Ballad,而〈I'm Having a Coffee〉亦是那種浪漫盎然的Synth-Pop歌曲,大可跟昔日的〈Wave〉作相提並論。〈Radio Therapy〉由木結他Loop帶出,但歌曲卻有如Kraftwerk的〈Neon Lights〉般歐陸浪漫,尤其是那Synth主奏。〈Don't Forget Your Teeth〉則來個電子Reggae曲風,那反而這首才是最80年代。
初聽〈Starfucker〉還以為是他們翻玩Nine Inch Nails的〈Starfuckers, Inc〉,但其實是他們的原創歌,但那Chorus實在太相似吧。
2011年5月6日星期五
Beastie Boys:辣醬大熔爐
原定Beastie Boys在2009年9月發表全新專輯《Hot Sauce Committee Part One》,然而之前在7月份時卻公佈成員Adam “MCA” Yauch確診患上腮腺癌及淋巴瘤之消息,樂團的巡演工作隨即全面暫停,新專輯亦要延期出版,好讓MCA專心抗癌。直到這個2011年,Beastie Boys的新專輯終告面世,但是卻由《Hot Sauce Committee Part One》變成了現在的《Hot Sauce Committee Part Two》。
Beastie Boys的前作,是2007年的純音樂專輯《The Mix-Up》;若然以其人聲主導的Rap專輯作計算,那便要追溯到2004年的《To The 5 Boroughs》了。所以《Hot Sauce Committee Part Two》對Beastie Boys及其樂迷來說都有著相當的回歸意義。
有別於全然Sample-Based的《To The 5 Boroughs》抑或Full Band上陣的《The Mix-Up》,今次是一張糅合真樂器彈奏與Sample運用的專輯,所以《Hot Sauce Committee Part Two》亦回到《Check Your Head》和《Ill Communication》時有如音樂大熔爐的高度折衷性方針。何況除了Adrock、MCA和 Mike D三子之外,還再度有Money Mark和Mix Master Mike助陣,這正是Beastie Boys的經典班底吧。
最先發表的〈Lee Majors Come Again〉,他們竟重投樂隊久遺了的急激Thrash Rock / Hardcore-Punk曲風。主打單曲〈Make Some Noise〉是以Funky電風琴Riff作主導的Hip Hop曲目,有著口號式Hookline之餘,曲中唱到”Party for the motherfuckin’ right to fight”正是對他們的1987年舊作〈(You Gotta) Fight for Your Right (To Party)〉作回應,其群星烘照的MV也是作為〈Fight for Your Right〉的延續。而由電聲Riff與巨大節拍帶出的〈Too Many Rappers〉讓Nas這位紐約市Rapper與他們三人作舌戰,〈Say It〉這首喧鬧而懾人的Rap Rock歌曲所貫穿著是MCA的一手Fuzz Bass。
〈Nonstop Disco Powerpack〉和〈Funky Donkey〉都彰顯出他們的Funk樂演奏功架,前者其實並不Disco,反而是有著Dubby的肌理。而有Santigold獻聲的〈Don't Play No Game That I Can't Win〉不但是Beastie Boys第一首Dub Reggae流行曲,也是繼《Hello Nasty》時有Cibo Matto的Miho Hatori獻聲的〈I Don't Know〉後,他們另一首有女歌手客串的作品。
專輯的另一新鮮感來源,是今次乃交由Motorbass及Cassius的Philippe Zdar這位French House製作人監製,不知是否因為他的原故,Beastie Boys也多了點點電音成分。〈OK〉有著好比Gary Numan般的Electro Riff,還要有Vocoder人聲;〈Tadlock's Glasses〉的Glitch電音,電幻得如置身外太空。而〈Multilateral Nuclear Disarmament〉祭出深潛的Bassline、打真軍的Hip Hop節拍、Vocoder人聲,非常之耐人尋味的怪物之作。
Beastie Boys的前作,是2007年的純音樂專輯《The Mix-Up》;若然以其人聲主導的Rap專輯作計算,那便要追溯到2004年的《To The 5 Boroughs》了。所以《Hot Sauce Committee Part Two》對Beastie Boys及其樂迷來說都有著相當的回歸意義。
有別於全然Sample-Based的《To The 5 Boroughs》抑或Full Band上陣的《The Mix-Up》,今次是一張糅合真樂器彈奏與Sample運用的專輯,所以《Hot Sauce Committee Part Two》亦回到《Check Your Head》和《Ill Communication》時有如音樂大熔爐的高度折衷性方針。何況除了Adrock、MCA和 Mike D三子之外,還再度有Money Mark和Mix Master Mike助陣,這正是Beastie Boys的經典班底吧。
最先發表的〈Lee Majors Come Again〉,他們竟重投樂隊久遺了的急激Thrash Rock / Hardcore-Punk曲風。主打單曲〈Make Some Noise〉是以Funky電風琴Riff作主導的Hip Hop曲目,有著口號式Hookline之餘,曲中唱到”Party for the motherfuckin’ right to fight”正是對他們的1987年舊作〈(You Gotta) Fight for Your Right (To Party)〉作回應,其群星烘照的MV也是作為〈Fight for Your Right〉的延續。而由電聲Riff與巨大節拍帶出的〈Too Many Rappers〉讓Nas這位紐約市Rapper與他們三人作舌戰,〈Say It〉這首喧鬧而懾人的Rap Rock歌曲所貫穿著是MCA的一手Fuzz Bass。
〈Nonstop Disco Powerpack〉和〈Funky Donkey〉都彰顯出他們的Funk樂演奏功架,前者其實並不Disco,反而是有著Dubby的肌理。而有Santigold獻聲的〈Don't Play No Game That I Can't Win〉不但是Beastie Boys第一首Dub Reggae流行曲,也是繼《Hello Nasty》時有Cibo Matto的Miho Hatori獻聲的〈I Don't Know〉後,他們另一首有女歌手客串的作品。
專輯的另一新鮮感來源,是今次乃交由Motorbass及Cassius的Philippe Zdar這位French House製作人監製,不知是否因為他的原故,Beastie Boys也多了點點電音成分。〈OK〉有著好比Gary Numan般的Electro Riff,還要有Vocoder人聲;〈Tadlock's Glasses〉的Glitch電音,電幻得如置身外太空。而〈Multilateral Nuclear Disarmament〉祭出深潛的Bassline、打真軍的Hip Hop節拍、Vocoder人聲,非常之耐人尋味的怪物之作。
2011年5月2日星期一
3004 (1981 – 2011):我的出土文物(童年篇)
我遷出老家已有十五年,但之前我仍有不少舊物件存放在老家中。
過去兩個月來不斷翻出老家中的舊物件,那猶如在翻看童年與青少年的自己。而且,這些「出土文物」要幾Vintage有幾Vintage,連我自己也看得不奕樂乎,簡直可以開一個展覽會。
一箱我媽媽替我保存下來的玩具——我在70年代的玩具。當中有《太空保衛者》、《連環小金剛》、《飛天無敵俠》等超合金(這些名字都是在Facebook上有人提起我才記得),還有Hornetroid、Micronauts等美國出品。
其實70年代的超合金並非如大家想像中昂貴。那是兩毛子一支雪條的年代,印象中我那些超合金才只是幾元至十元八塊,大多數是購自柴灣徙置區的地踎玩具店。而家父是從事塑膠業(打工仔),識得玩具廠行家,70年代有不少美國玩具都是香港生產,所以他可以攞到某些玩具給我。
當年至愛:The Interchangeable World Of The Micronauts。
玩車車。我不是有錢仔,但我那個年代,都不難有好質素的小玩具。正如我這批70年代的車仔,全部都是Made in Great Britian,件件來路貨。這是我們昔日的英國殖民地年代。
80年代初我的兩部電子遊戲機:「降落傘」和「八爪魚」卡片機。這是我人生中唯一擁過有過的電子遊戲機,此後我與電子遊戲絕緣,完全不好「打機」——甚至我是認為「打機」是多麼浪費光陰的事。
70年代的小型幻燈片機,還有一盒"View of Hong Kong"的幻燈片,但何以盒內的幻燈片卻是"View Of Macau"?那是一個謎。
三部古老的收音機,最左Sony那部陪伴了我在70年代聽收音機的歲月。我自少已喜歡用這些收音機扭來扭去玩Radio Wave,覺得好好聽。多年後才知道John Cage有首1956年作品〈Radio Music〉都是這樣的一回事。
70年代初型號的電飯煲,我自出娘胎便已存在的家品,直至90年代中才退役。我就是食這個飯煲的飯食到大。而且以前的電器好環保,煲蓋的「耳仔」壞了,便會到電器舖配番一個;煲蓋的玻璃裂了,又可以自行更換。
老家已退役多時的新年糖果全盒,我自出娘胎已存在,很60、70年代的塑膠產品設計。空空的一個全盒,它滿載了,是兒時喜氣洋洋、齊齊整整過農曆新年的回憶。
我的第一盒卡式帶:林子祥 《摩登土佬》(1980)
過去兩個月來不斷翻出老家中的舊物件,那猶如在翻看童年與青少年的自己。而且,這些「出土文物」要幾Vintage有幾Vintage,連我自己也看得不奕樂乎,簡直可以開一個展覽會。
一箱我媽媽替我保存下來的玩具——我在70年代的玩具。當中有《太空保衛者》、《連環小金剛》、《飛天無敵俠》等超合金(這些名字都是在Facebook上有人提起我才記得),還有Hornetroid、Micronauts等美國出品。
其實70年代的超合金並非如大家想像中昂貴。那是兩毛子一支雪條的年代,印象中我那些超合金才只是幾元至十元八塊,大多數是購自柴灣徙置區的地踎玩具店。而家父是從事塑膠業(打工仔),識得玩具廠行家,70年代有不少美國玩具都是香港生產,所以他可以攞到某些玩具給我。
當年至愛:The Interchangeable World Of The Micronauts。
玩車車。我不是有錢仔,但我那個年代,都不難有好質素的小玩具。正如我這批70年代的車仔,全部都是Made in Great Britian,件件來路貨。這是我們昔日的英國殖民地年代。
80年代初我的兩部電子遊戲機:「降落傘」和「八爪魚」卡片機。這是我人生中唯一擁過有過的電子遊戲機,此後我與電子遊戲絕緣,完全不好「打機」——甚至我是認為「打機」是多麼浪費光陰的事。
70年代的小型幻燈片機,還有一盒"View of Hong Kong"的幻燈片,但何以盒內的幻燈片卻是"View Of Macau"?那是一個謎。
三部古老的收音機,最左Sony那部陪伴了我在70年代聽收音機的歲月。我自少已喜歡用這些收音機扭來扭去玩Radio Wave,覺得好好聽。多年後才知道John Cage有首1956年作品〈Radio Music〉都是這樣的一回事。
70年代初型號的電飯煲,我自出娘胎便已存在的家品,直至90年代中才退役。我就是食這個飯煲的飯食到大。而且以前的電器好環保,煲蓋的「耳仔」壞了,便會到電器舖配番一個;煲蓋的玻璃裂了,又可以自行更換。
老家已退役多時的新年糖果全盒,我自出娘胎已存在,很60、70年代的塑膠產品設計。空空的一個全盒,它滿載了,是兒時喜氣洋洋、齊齊整整過農曆新年的回憶。
我的第一盒卡式帶:林子祥 《摩登土佬》(1980)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