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星期二

Space Age Love Songs: The Best of Synth-Ballad

Spotify讓我玩得愛不釋手,是其自選輯歌播放列表能夠有分享的功能,可以放上Facebook與Blog。正如我之前所說:那可重拾回昔日選錄卡式帶Mixtape與朋友分享音樂的美好樂趣。 
輯開有癮,我的最新自家Mixtape「作品」,是這個《Space Age Love Songs: The Best of Synth-Ballad》合輯,輯錄Kraftwerk、Suicide、Space、Gary Numan & Tubeway Army、The Human League、Ultravox、OMD、John Foxx、Soft Cell、Fad Gadget、Depeche Mode、Yazoo、The Stranglers、Classix Nouveaux、Art of Noise、A Flock of Seagulls、China Crisis、Eyeless in Gaza、D.A.F. 、Telex、Taxi Girl、Etienne Daho、達明一派等等的唯美浪漫Synth-Ballad曲目。(只可惜Spotify上仍未有Y.M.O.的作品。)

2013年4月29日星期一

The Knife:耐人尋味神經刀

別以為由Karin Dreijer Andersson和Olof Dreijer這對姊弟所組成的瑞典斯德哥爾摩電音組合The Knife在其2003年專輯《Deep Cuts》裡出過首Electro-Pop大熱作〈Heartbeats〉(連José González也可以以Acoustic-Folk形式翻唱),姊姊Karin又有她的幽美電子流行樂個人化身Fever Ray,而認定The Knife只是一隊「Electro潮團」。實情他們是有著相當的藝術風骨,如對視覺媒體的興趣,並愈見呈現出二人的藝術流行樂傾向;甚至乎在2010年他們與 Mt. Sims及Planningtorock這兩位扎根於柏林的美、英電音製作人聯袂合作,為丹麥表演藝術團體Hotel Pro Forma音樂劇場帶來的2CD配樂專輯《Tomorrow, In a Year》,便是實驗到不得了的作品。 
在斯德哥爾摩及柏林製作的2013年新作《Shaking the Habitual》是The Knife的第四張專輯,也是他們繼2006年《Silent Shout》後足足七年來的官方專輯。請不要再瞎扯他們是甚麼Electro-Pop了,今天的The Knife,已蛻變成為耐人尋味、帶著神秘色彩的藝術電音樂團。
 《Shaking the Habitual》並不是容易消化的唱片,正如當中有多首冗長的曲目。由Electro節拍驅動的先行單曲〈Full of Fire〉聽似Electro-Pop歌曲但卻長達九分多鐘,伸延出是Distorted電拍與聲效所構成之崩壞狀態;在〈Networking〉裡他們把Electro / Techno變成了祭典音樂。Minimal Techno曲風下的〈Stay Out Here〉有Light Asylum的黑人女歌聲Shannon Funchess獻聲與Karin合唱,歌曲又是達十分鐘之長。

另一先行單曲〈A Tooth for an Eye〉亞洲音樂節奏配以Karin略帶的神經質主唱,正彰顯了The Knife這次的一大方針——對民族的探討。民族節奏下的〈Without You My Life Would Be Boring〉,這首如祭典般的歌曲她演繹得像妖巫。Tribal-Pop曲目〈Raging Lung〉的神秘異色已不在話下,而〈Wrap Your Arms Around Me〉的懾人心魄異端幽悒氛圍實在不得不讓我拿來跟Dead Can Dance作相提並論,何況Karin更唱得好比Lisa Gerrard上身那樣,我們彷彿聽見The Knife一腳踏入了Darkwave之範疇。 
與此同時,〈A Cherry on Top〉、〈Fracking Fluid Injection〉和十九分鐘〈Old Dreams Waiting to Be Realized〉的都是專輯裡Avant-Garde色彩濃厚的實驗音樂樂曲。

2013年4月28日星期日

The James Taylor Quartet:重拾Acid Jazz美好時光

即將發表全新專輯《Closer to the Moon》的英國Acid Jazz名團The James Taylor Quartet,昨晚在灣仔的Tamarind Pan-Asian Restaurant & Bar舉行演出,然而這卻並非公開的活動,而是為一個生日派對所作的私人表演。壽星公是以Brother Dom名義在香港打碟的英國人Dominic。 
JTQ的演出分為上下兩部分,中間是DJ Kulu的DJ Set。

JTQ帶來一行七人的演出,除了本身的Quartet(James Taylor / Mark Andrew Cox / Andrew McKinney / Patrick Hugh)外,還有黑人女歌手Yvonne Yanney、長笛手Gareth John Lockrane和小號手Nick Smart 。
上次JTQ來港,已是1995年的事,仍記得表演地點是山頂Terrance On The Peak。今如再次看到JTQ的現場演出,一下子亦重拾回昔日在90年代聽Acid Jazz的美好時光。而James Taylor等人也很懂得與台下玩互動,如他帶領大家以不同語言數”1, 2, 3, 4, 5…”,抑或Yvonne讓坐在台前的小孩子和唱。多麼氣氛歡愉的演出!
舞台上的亮點,是James Taylor那台Vintage的Hammond Organ及其擴音機,他還說這是他所用過最好聲的一台Hammond Organ。
Interview photo by Dali

2013年4月27日星期六

我的自家Kraftwerk精選

一個星期後的禮拜六(5月4日),Kraftwerk的香港場3-D音樂會將會在九展Star Hall舉行。為慶祝重臨香港演出,我在Spotify選輯了我的自家The best of Kraftwerk精選。

 
Spotify真好玩,可以重拾昔日選錄卡式帶與朋友分享音樂的樂趣。

2013年4月25日星期四

Pauline Oliveros:渾然天成的即興默想音樂

當年我是由於追聽紐約市新音樂廠牌New Albion Records的出版而遇上Deep Listening Band,所以我是因為Deep Listening Band才認識到Pauline Oliveros這位傳奇性美國前衞音樂家/電子音樂先鋒/手風琴演奏家。想不到,他日我可以有機會在香港看到她的現場演出,實在太難能可貴了。 
昨晚,Pauline Oliveros在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九樓露天平台舉行了一場免費演出。Pauline在下月便即將81歲了,眼前的她在上落台時也有點步履蹒跚,但老而彌堅。大抵她是我所看過的現場演出之中,最年長的一位音樂家吧。
Pauline所帶來是一小時圍繞著香港的風景與建築物作默想的即興音樂演奏,看到她如何以Pedal來操控其手風琴的聲色變化,嘆為觀止。加上這晚天氣很好,背景是無敵九龍夜景,還可遙遙看到俗氣的幻彩詠香江激光、看到圓圓明月(是農曆十五啊)在旁邊徐徐地升起,讓她的音樂更為混然天成。
場外除了有她的書籍與多款CD發售外,還有四款黑膠唱片,而我買了兩款她個人及Deep Listening Band的黑膠皆只要HK$100而已(但另外兩款則要$350——我身上不夠現金呢)。本來沒有帶甚麼東西去簽名,那還是拿了兩個Pauline的簽名回來。

2013年4月24日星期三

Yeah Yeah Yeahs:Suck your blood!

十年前美國紐約市三人樂團Yeah Yeah Yeahs發表了《Fever To Tell》,是2003年度其中一張最備受矚目的首張專輯。相隔十年,他們三人在外貌上也發生了若干的改變:型格潮女郎Karen O不但換上一頭金髮更毋庸置疑看來成熟而女人了不少,結他手Nick Zinner也沒有從前那麼頹靡瘦削骨感,反之以往外表沉實穩重的鼓手Brian Chase卻變成長髮又留鬚之耶穌模樣。但只要三人再次走在一起,這隊鐵三角的奇妙音樂化學作用卻依然厲害。
今年帶來的第四張專輯《Mosquito》是YYYs繼《It’s Blitz!》後四年來的回歸之作,兩張專輯之間,我們也看到彼此履行了各具異稟、各自各精采的個人音樂發展。樂隊分道揚鑣發展後再次走在合體,每每是最令人期待,對於YYYs亦如是。

誠然,《Mosquito》所蓋著是一個醜得令人反感的唱片封面,乍看來似十足那些二、三流90年代美國Punk Rock或所謂另類搖滾樂隊的唱片。然而別因此而影響了大家對YYYs新作的興趣。
《Mosquito》共有三位唱片監製,除了上次《It’s Blitz!》為他們操刀的Nick Launay之外,還有TV on the Radio的David Sitek以及前LCD Soundsystem的James Murphy。可以肯定,《Mosquito》能比YYYs以往的專輯為多元化得多。

先行單曲〈Sacrilege〉不獨是首懾人心魄的中板搖滾歌曲,亮點是蕩氣迴腸的Gospel Choir唱詠。歌曲的MV以倒敘的剪接手法,道出小鎮裡由Lily Cole飾演的新婚少婦,水性楊花地勾搭上鎮內男男女女,最後因為搭上年輕神父,而被曾與她搞上的村民指責並遭活活燒死。由於影片是用上倒敘法剪接,所以看完第一次之後定必再想看多次。 

淒美的〈Subway〉伴以火車聲作為節奏,是他們要踏足Musique Concrete嗎?大唱”Suck your blood”的主題曲〈Mosquito〉是祭出非洲Afro節奏的潑辣Art-Punk歌曲,Karen的歌聲落重Reverb下來可得有如Suicide的「車房色彩」;〈Area 52〉重投急激狂野、唱得肉緊Garage Rock歌路,聲效穿插而來。同時又有〈Wedding Song〉這樣在Joy Division般中慢板Post-Punk曲風下的觸動心靈鋼琴Ballad,要更窩心此曲還有木結他Acoustic版。

YYYs聲言今次有著不少Dub Reggae的薰陶,如在〈Sacrilege〉裡便可尋見Dubby的聲效。James Murphy監製的〈Buried Alive〉 在中板Punk-Funk曲風下亦有著Dub樂肌理,重點是有Dr. Octagon客串Rappin’吧。〈Under The Earth〉與〈Slave〉的Dub Reggae底蘊,有如Post-Punk年代向Dub樂取經的樂隊。

而今次的歌曲都是YYYs在其曼克頓的小型錄音室以鼓機、很糟的Sampler鍵琴與一堆Delay效果來灌錄Demo。所以可以找到多首以鼓機驅動的歌曲,如是由鼓機輕盈Beatbox節拍帶出的幽美Synth-Ballad曲目〈Always〉,電幻的〈These Paths〉更有一段由舊式Sampler電子合成器奏出「人聲獨奏」——很復古的80年代中後期電子風。

2013年4月23日星期二

SIU2:消遙遊

說來,由伍卓賢領軍的「香港Fusion」樂團SIU2在去年8月31日和9月1日在香港大會堂劇院舉行了兩場《超聲速漫遊》(Sonic Travelogue)音樂會,其實本是為配合他們繼2010年《西樂》後全新專輯《聲遊者》(Sonic Traveler) 之發表而舉行的音樂會,但卻未能趕及同步面世,故在場刊內預告了專輯稍後會在去年年底推出。然而,最終《聲遊者》專輯還是要延至在今年4月才正式公諸於世。 
音樂會與專輯相隔了七個月,《超聲速漫遊》也猶如《聲遊者》遙遙的熱身,當然我們並不介意SIU2慢工出細貨,質素才是最重要。如今聽著《聲遊者》專輯,七個月前在大會堂劇院內看《超聲速漫遊》演奏這批新作時的印象也喚了回來,一眾曲目也彷彿經歷過一段時空漫遊。
作為SIU2第三張專輯,樂隊除了在Rhythm Section陣容發生變動之外,他們在《聲遊者》裡繼續是帶來把古典/中樂/爵土/搖滾共冶一爐、中西樂器混搭交融的技術派「香港Fusion」音樂。然而今次就在環遊世界主題下,每首樂曲都注入不同的地方音樂色彩,而得以好讓大家聽更得眉飛色舞——畢竟,一直以來SIU2的「香港Fusion」音樂都能夠為樂迷帶來愉快的聆聽體驗。

開場曲〈聲音旅人〉先後由鋼琴、三弦、笙、古箏與Rhythm Section遂一出場下,帶來是首富有東方色彩的Prog Rock 曲目,並漸漸滲出印度風來;明快Groovy的〈燈亮〉所捕捉是一種東南亞民族色彩;〈鬼屋〉並不氣氛鬼魅,在快板節奏與搶耳的Riff合奏下猶如進入遊樂場或主題公園的鬼屋般奇趣好玩,樂曲勾勒出的日本風情,連Peter Fan爵士鋼琴位也可令人聯想到坂本龍一來;輕柔的〈搖小船〉有著幽美窩心的中國式旋律,但又好比優雅消遙地搖曳在威尼斯河上;〈俄羅斯冰塊〉由客席柳琴手葛楊奏出有如俄羅斯三角琴般的韻律,下半部分變成充滿起承轉合,大家亦隨即乘坐上SIU2的破冰船「乘風破冰」去;〈滑翔〉有著師承自愛爾蘭音樂的特色,樂曲的轉拍與樂器獨奏位,毋庸置疑是在現場演出時甚熱烘烘與好玩的一曲。

2013年4月20日星期六

Storm Thorgerson (1944 –2013)

英國傳奇性唱片封套設計師/視覺藝術家、美術設計團體Hipgnosis創辦人Storm Thorgerson,剛在4月18日因癌病逝世,享年69歲。 
無論你是哪一個年代的搖滾樂迷,你的唱片櫃裡都定必有收藏由Thorgerson設計、跨越四十多個年頭的唱片封套。

Storm Thorgerson最為樂迷津津樂道,是他與Aubrey Powell在1968年創辦了這所極具創意的美術設計Hipgnosis公司(直至1983年解散),以及他在Hipgnosis時代與成立個人公司後跟Pink Floyd合作無間的關係(彼此相識於微時)、猶如樂隊的御用設計師——他們的1973年專輯《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正是其無人不曉的代表作。 

在70年代的Prog Rock紀元,Hipgnosis是當時最酷的唱片封套設計公司。Thorgerson與Hipgnosis所設計的唱片封套絕大部分都是攝影媒體作品,圖片每每予人耐人尋味與帶點超現實的感覺,甚至在藝術學院修讀電影的他,其作品都會滲入相當的戲劇性、有演員/主角。最重要是他(們)的唱片封面,都能有叫人印象深刻的物體/圖像,比如Pink Floyd之《Atom Heart Mother》的乳牛、《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的三稜鏡、《Wish You Were Here》的握手火燒人、《Animals》的飛天豬、《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的病床,Led Zeppelin之《Houses of the Holy》的裸體女孩,10cc之《Deceptive Bends》的潛水人,Peter Gabriel之《Peter Gabriel 2》的抓痕效果、《Peter Gabriel 3》的溶化面孔,皆是其典故,甚至足以成為專輯的別稱。 

踏入90年代後,Thorgerson仍活躍盎然,像Dream Theater、Catherine Wheel、The Cranberries、Muse、Biffy Clyro、The Mars Volta等樂團都有多個唱片封套是出自Thorgerson手筆。 

而後來他為Pink Floyd設計的,已超越了平面空間,如《Pulse》那盞紅閃燈,抑或精美得令人愛不釋手的《Shine On》Box Set,以及一系列《Immersion》Box Set。 
這是Storm Thorgerson的書本出品《Mind Over Matter: The Images of Pink Floyd》,第一版在1997年出版,我這本是2000年出版的第二版。
Pink Floyd的1967年首張專輯《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面世30週年,這是在1997年推出Special limited mono edition時連同其back catalogue的精美press release。而Press release的封面,是Storm Thorgerson設計的「泳池邊裸女背Pink Floyd專輯封面人體畫」(名副其實的’back’ catalogue),裸女的人體畫是出自Phyllis Cohen手筆,絕無電腦加工。
我最喜歡Storm Thorgerson / Hipgnosis為Pink Floyd設計的唱片封套,其實是雙唱片專輯《A Nice Pair》——那是在1974年把樂隊第一、二張專輯《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和《A Saucerful of Secrets》結集成孖碟作再版。整個Gatefold封套是由三+六張圖片湊成,封面上更有多張圖片大玩圖像雙關語。迄今《A Nice Pair》仍沒有以CD形式再版。

除了設計唱片封套外,Storm Thorgerson在80年代還有執導過幾個音樂短片。像Nik Kershaw 的〈The Riddle〉便是一貫他的耐人尋味手法;當然他也少不了為Pink Floyd操刀,如這首〈Learning to Fly〉。

《摩登天空7》港/台版

十五年前,我的《MCB》成為北京廠牌「摩登天空」的香港唱片代理。
十五年後,我為其《摩登天空7》合輯的2CD港/台版(Love Da Records出版)選輯bonus disc曲目。

2013年4月19日星期五

toe:無限親切的後搖滾演出

昨晚已是我第三次在香港看東京Post-Rock / Math Rock樂團toe的音樂會了。從2008年中環Grappa's Cellar的《New Sentimentality》東南亞巡演音樂會,到2010年西灣河蒲吧的《For Long Tomorrow Asia Tour 2010》,再到這次在九展Music Zone舉行的《“the Future is Now” Release Asia Tour 2013》,如今看著他們奏出一首首鏗鏘美妙、流麗盪漾的後搖滾樂章,不得不說有著無限的親切感,猶如我們的老朋友。 
上次在蒲吧看過toe的全方位四面舞台的表演形式、觀眾包圍著四面台,毋庸置疑是多麼難能可貴的欣賞體驗。但我還是喜歡昨晚看他們回復傳統單面舞台的表演方式,視覺可以較集中——然而若你想聚焦看鼓手Kashikura Takashi那又當別論呢。
toe演出時台上燈火通明,拍照好容易,與之前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演出時台上只有暗暗的紅燈連自動對焦也有困難為有天淵之別。
音樂會的動人高潮位,是Yamazaki Hirokazu唱出〈Goodbye〉時吧。

2013年4月18日星期四

在Spotify散步才是正經事

Spotify登陸香港,這兩天一有時間便走進Spotify瀏覽散步,有點上癮,也在看看它到底有幾厲害。

 
喜見在Spotify裡可以找到不少相當為冷門的樂隊/樂手作品,但也不是要甚麼有甚麼,反而有些經典名字卻欠奉。比如拿我的all-time favourite作測試搜尋,King Crimson、Giorgio Moroder、Joy Division、New Order的官方專輯全欠奉,連Pink Floyd也只得一張《Pulse》而已。

2013年4月15日星期一

The Strokes:臨別秋波

對於故作挑剔的樂迷來說,如今看到美國紐約市樂隊The Strokes這個名字,大抵會報以一個「他們還有甚麼好聽」的反應,只聽過一首半首新作便蓋棺論定地對他們下以狠狠的評價。更何況他們繼《Angles》後樂隊的第五張專輯《Comedown Machine》,是他們在合約上最後一張為RCA廠牌灌錄的專輯,雙方十二年來的賓主關係便會告一段落。作為臨別秋波之作,加上樂隊拒絕做任何宣傳,那不得不懷疑《Comedown Machine》是否為了履行與RCA的唱片合約而灌錄出來的專輯。 
諷刺的是《Comedown Machine》的唱片封套,卻模仿成從前RCA生產的古老Red Seal Reel to Reel錄音帶包裝盒子,在大大個RCA的商標下,把本是印上Magnetic Tape字樣的位置變成The Strokes的名字,連右下角的貼紙位置也跟到足。因此RCA的商標比The Strokes的名字還要大呢,大抵這是樂隊送給RCA的最佳告別禮物吧。
2011年的回歸之作《Angles》看到是The Strokes之貌合神離情況,樂迷以為The Strokes的合作已亮起紅燈,也以為他們不知道到何時才再有新作面世。誰不知才相隔了兩年,樂隊便快手地帶來了其全新專輯《Comedown Machine》。更重要是,《Comedown Machine》的可聽性乃比起《Angles》為高得多。

沒錯,先行單曲〈All The Time〉是首風穩健、很The Strokes的Garage Rock歌曲〈50/50〉是他們Post-Punk急激的時候。但在《Comedown Machine》裡,我們其實卻可以找到不少有趣的聲音。 

另一主打歌〈One Way Trigger〉以明快的Synth-pop曲風而來,流暢鍵琴Riff似十足挪威樂隊A-ha的80年代大熱作〈Take on Me〉,Julian還施展了他的銷魂假音主唱。由辛辣結他聲帶出的專輯開場曲〈Tap Out〉那竟是首Groovy的新浪潮Disco-Punk曲目來,〈Welcome To Japan〉更進一步來個「的士夠格」風。由中板鼓機節拍驅動的〈80's Comedown Machine〉,則是如斯幽美而富電影感Ballad歌曲。 

The Strokes今次來得性感了、銷魂了,那因為他們不張揚地流露出其騷靈風骨,聽流麗的〈Slow Animals〉和〈Happy Ending〉、浪漫小品〈Chance〉以及復古懶洋洋Ballad作品〈Call It Fate, Call It Karma〉等,都見證到如今The Strokes朝向White Soul方針作演進。 當然,如果The Strokes在你心目中只是隊「Post-Punk復興」樂團,那麼閣下大抵未必接受到他們這樣的白人騷靈取向吧。

2013年4月10日星期三

Orchestral Manoeuvres in the Dark:優雅英倫電力

英國利物浦Synth-Pop老祖樂團Orchestral Manoeuvres in the Dark的兩位創團主將Andy McCluskey與Paul Humphreys,以及鼓手Malcolm Holmes與色士風手兼鍵琴手Martin Cooper以其經典四人陣容復合後,他們在2010年發表了十四年來的回歸專輯《History of Modern》而公認為其回勇之作、被視為自1981年《Architecture & Morality》以來最優秀的專輯,重點是因為他們重返回那種充滿後現代色彩的電子流行樂路線,處處都聽到他們在重溯與延續著昔日OMD在80年代初葉的經典聲音,感覺仍是那麼年青。 
三年後,OMD帶來他們繼《History of Modern》後全新專輯《English Electric》,在音樂取向上也是作為前作之引伸,現已53歲的Andy與Paul同樣打造著歐陸、英倫、浪漫、流麗、優雅、未來派、後現代的Electro-Pop音樂,一切都是那麼駕輕就熟。而兩者的唱片封套,也同是找回早年OMD的封套設計師Peter Saville參與美術設計。
2010年10月16日,OMD為上海世博的利物浦日舉行過一場演出,還要是交由利物浦皇家愛樂樂團伴奏。而現在《English Electric》的序幕曲〈Please Remain Seated〉於科幻的電音配樂下,帶來便是一段操普通話的機場航班廣播。與《History of Modern》的主要分別,是《English Electric》裡他們有意打造出有如概念專輯的手法與結構,也是何解不難叫人作出對1983年專輯《Dazzle Ships》之聯想。

從〈Please Remain Seated〉的機場再踏上先行單曲〈Metroland〉的火車旅程,上次一曲〈RFWK〉是他們向德國電音教父Kraftwerk的經典四人陣容Ralf / Florian / Wolfgang / Karl作致敬,而此曲之歐陸電音曲風那壓根兒是師承自Kraftwerk的1977年作品〈Europe Endless〉而來。

大都會浪漫電子流行曲小品〈Night Café〉、輪到Paul主唱的冧到暈動人Synth-Pop Ballad曲目〈Stay With Me〉、有如〈Enola Gay〉般明快流暢兼有著Andy一手奔放低音結他彈奏的〈Dresdon〉,皆是非常正宗的「OMD之音」。即使〈The Future Will Be Silent〉祭出了未來主義Techno曲風,也不失他們的美好色彩。 

而且,我們亦不難在OMD的新作當中尋找到昔日之對照,如〈Helen of Troy〉之主題是在呼應著他們的1981年作品〈Joan of Arc〉,〈Atomic Ranch〉的電聲橫流聲效與電腦人聲、〈Decimal〉電話留言信箱人聲拼貼,也相對於他們在《Dazzle Ships》時的實驗性手法。冷冷的電子曲風有〈Our System〉,由「人聲拍子機」帶出的〈Final Song〉是如斯幽美而淡然的小品。 

剛發表了第二張個人專輯《Off the Record》的前Kraftwerk成員Karl Bartos,他在1993年以Elektric Music名義出版的《Esperanto》專輯內Andy與他合寫了一曲〈Kissing the Machine〉,現在於Paul重新編曲下他們在《English Electric》裡重玩了此曲(雖然沒有很大的分別),還找來80年代德國Synth-Pop名團Propaganda的Claudia Brücken和唱——她亦曾與Paul組成過電子組合Onetwo。

2013年4月8日星期一

Karl Bartos:回到未來

似乎Karl Bartos這位前Kraftwerk成員對「3字尾」的年份有多少情有所鍾。自脫離Kraftwerk後,他在1993年發表了其組合Elektric Music的首張專輯《Esperanto》;2003年,他以本名Karl Bartos灌錄的首張個人專輯《Communication》面世 (與Kraftwerk的《Tour de France Soundtracks》同年);而來到2013年,他則帶來其第二張個人專輯《Off the Record》。 
Karl Bartos不僅是當年德國Düsseldorf電音教父樂團Kraftwerk的「經典4人陣容」之一員,而由1978年專輯《The Man•Machine》開始,Bartos亦開始加入成為樂隊的歌曲創作人之列。而Bartos為了向後世證明他在Kraftwerk裡的重要角色,可以發覺他自從《Communication》時期的現場演出起,便不時會重新演繹他有份參與創作的Kraftwerk作品。與前作《Communication》相隔十年,新作《Off the Record》裡可以聽見他處處在延續著Kraftwerk的聲音,莫非是Bartos出於他對Kraftwerk年代的懷緬?

實情是《Off the Record》的創作背景,乃來自Bartos多年來私底下所記載的簡短音樂備忘錄,他稱之為Acoustic Diary——而且主要是來自Kraftwerk全盛時期的。 
原先是德國漢堡Bureau B廠牌游說他出版其過去的「未經發表作品」,但Bartos心想,有誰會有興趣聽呢?與此同時他開始籌備新專輯,於是他便萌起了一個念頭——猶如打開時間囊翻出他的Acoustic Diary,檢視了1975至1993年間那數以百計的記錄,當中包括有卡式帶、Open Reel錄音帶、Beta錄影帶、DAT帶、Floppy Disc、MIDI音檔、樂譜與文字筆記,並將之全部放進電腦裡。然後在2010年底他們把這些素材進行重新整理與構想,從而創作成《Off the Record》裡的十二首曲目。 所以也是何解《Off the Record》裡的作品比起Bartos以往的個人Project為更接近Kraftwerk的聲音。
由Vocoder作演繹的先行單曲〈Atomium〉,正是充滿Retro-Futurist色彩的Robot-Pop作品,再營造著電影感管弦樂氣勢。由Minimoog奏出之Bassline作主導的德語歌曲〈Nachtfahrt〉可令人聯想起〈Antenna〉與〈Neon Light〉,有著濃厚的歐陸電子流行樂韻味。新單曲〈Without A Trace Of Emotio〉重投流麗、浪漫、輕盈的Synth-Pop路線,歌曲是現在的他與象徵在Kraftwerk時代的他之紅裇衫黑領帶櫥窗公仔(Showroom Dummy)以人聲跟Vocoder對話,帶出要從過去的枷鎖釋放出來,在MV裡不但回應了Kraftwerk名作〈Neon Light〉的霓紅燈影影像,而片中櫥窗公仔又引用源自〈The Robots〉、〈Tour de France〉與〈The Telephone Call〉之造型。

〈Rhythmus〉更壓根兒是對《Computer World》時的曲風進行重塑,不但源用著〈Numbers〉的馳名Electro節拍,大家亦不難找到幾聲酷似〈Computer World〉琴音,然後加入Mellotron與Choir音色的演奏,卻又勾勒出另一種色彩。〈Musica Ex Machina〉是源自Bartos在90年代初葉所創作的一首曲目〈Bombast〉,後來變成他與Electronic (Bernard Sumner + Johnny Marr)合作時一首單曲B-Side作品〈Imitation of Life〉,現在他把此曲還原基本步。 

向曾與Andy Warhol合作的法籍紐約市藝術家Isabelle Dufresne(又名Ultra Violet)致敬的〈International Velvet〉,全然是Kraftwerk那種帶著古典音樂詩意的歐陸典雅風電子樂章,泛著柔揚的仿弦樂與木管樂的音韻。〈Instant Bayreuth〉亦來得有如〈Ohm Sweet Ohm〉和〈Franz Schubert〉等Kraftwerk古典風電子樂曲。

Bartos是敲擊手出身,日後他亦花了不少時間鑽研鼓機程序。當年Bartos在Kraftwerk的〈Computer Love〉、〈Tour de France〉和〈The Telephone Call〉裡用上Hohner鼓機的Rumba節奏,這次的〈Hausmusik〉亦是同一系列的曲目,是首愉快的純音樂Synth-Pop小品。〈Vox Humana〉是由Maestro Rhythm King鼓機奏出的四段節拍:Mambo、Funk、Rumba、5/4,以及多種Synthetic人聲(男聲、女聲、孩子歌聲)打造出來的節奏與人聲曲目。 

《Off the Record》裡也有一些簡短的曲目。如〈The Binary Code〉是只有一分多鐘的電子Sequence,〈Silence〉更是只有六秒的無聲作品。 

Bartos個人作品與Kraftwerk的最大分別,是他來得較人性化。〈The Tuning Of The World〉是源自他在一盒卡帶裡的樂曲〈Neon Piano〉,後來他在2011年看到Laurie Anderson的一個演出,而啟發他寫成這首探討死亡與生命,美麗得令人動容的Robot-Pop Ballad。

2013年4月4日星期四

Tomàn @ Hidden Agenda

感激Chopxticks Entertainments昨晚為我們帶來比利時Post-Rock樂隊Tomàn在Hidden Agenda演出,Tomàn就是那種大家從沒有意料到他們可以有機會在香港舉行音樂會的後搖滾樂團吧。可惜當晚在場所見只有數十名觀眾而已,實在暴殄天物。 
Tomàn正是我所喜愛那種Post-Rock類型——糅合電幻元素的後搖滾,看一行五人的他們之現場演出,是兩位結他手加兩位鍵琴手/電子樂手與一位鼓手的陣容(沒有人彈低音結他),而其音樂作現場表演時,亦比錄音室版本為張力十足得多。

主唱兼結他手Wouter在台上相當之健談,並介紹了鼓手Lode是他的兄弟,當他說過今天是隊友Alexender生日後,台下樂迷更為他唱起生日歌來——看Post-Rock音樂會可看到唱起生日歌的場面,這還是我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