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星期二

那年夏天誤打誤撞地邂逅到C86

在The Drums的《仲夏鼓舞》一文裡,我提到了「在那年夏天誤打誤撞地邂逅到C86樂潮的無憂無慮年代」,有人說願聞其詳,所以我也在此以作分享。

我遇上C86這個英倫獨立樂潮,全憑在1987年夏天購來了一盒由Band Of Joy Music廠牌出版《Indie Top 20 Vol. 1》的卡式帶合輯。

那個音樂資訊不發達的年代,我這位貧苦學生當然仍未有能力定期購買外國音樂刊物,只能拜讀本地音樂刊物的資訊,而且那時可用作購買唱片的零用錢亦不多,對於獨立音樂圈樂潮的認知與接觸,每每都是慢幾拍。C86在1986年出現(源自《NME》的《C86》盒帶合輯),我能夠在1987年認識到,已算是快了。

那年夏天(該是5、6月的日子)從《搖擺雙週刊》得悉有一盒喚作《Indie Top 20 Vol. 1》的卡式帶合輯出版,並有少量進口在港發售。看選曲頗為吸引,而且共有二十首歌曲之多,相當之抵買(「抵買」是一大重點)。於是某個週五放學後,我便老遠從荔景乘地鐵到炮台山,跑上《搖擺雙週刊》位於七海中心的辦公室去選購這盒《Indie Top 20》。

誠然《Indie Top 20 Vol. 1》內的樂團,只有Joy Division和New Order(收錄其Peel Sessions版歌曲)、A Certain Ratio以及Erasure是我之前已聽過他們的音樂,其餘大部分名字都是只聞其名但未聽過其曲。那時這合輯吸引著我,除了上述的名字之外,還有Blue Aeroplane、Ciccone Youth(aka Sonic Youth)、Pop Will Eat Itself、Ghost Dance(The Sisters Of Mercy分支)、The Rose Of Avalanche等樂團,都是先叫我發生興趣。然而最終卻叫我誤打誤撞地認識了一眾C86與Anorak隊伍。

在《Indie Top 20》裡,Half Man Half Biscuit、The Soup Dragons、The Wedding Present、Mighty Mighty都是C86的樂團,再加上Talulah Gosh、BMX Bandits、The Flatmates等Anorak / Twee-Pop名字,那突然叫我眼界大開(雖然我要幾年後才搞得清這堆流派的來龍去脈),對英倫Indie-Pop有著全新的體驗——尤其是之前從未聽過Talulah Gosh及BMX Bandits這樣傻裡傻氣的獨立流行樂。

《Indie Top 20》是我在那年夏天熱播的作品,所以這個時期的Indie-Pop聲音對我來總是很夏日的感覺。

還有,這盒《Indie Top 20》卡式帶現在仍可以播放,只是有少許走音而已。




2010年6月28日星期一

今個星期四:Caribou

我承認我躲懶加上俗務纏身,由加拿大安大略省電音製作人Dan Snaith化身的Caribou,其全新專輯《Swim》我早在唱片面世前已聽過了,而正式的CD專輯也收到多時,是一張叫我聽得挺過癮的專輯,但卻一直沒有為它寫過甚麼。然後得悉The Peoples’ Party會在7月1日假Grappa’s Cellar帶來Caribou的演出,我從沒想過Caribou可以來港舉行音樂會。心想:是時候寫寫它了,耐何還是延至今天才正式動筆。回頭一望,原來這已是4月份的出品了。

認識到Dan Smith,當年他仍是喚作Manitoba、他仍是數學碩士(現已考獲博士)。從前Manitoba的兩張專輯《Start Breaking My Heart》(2001年)和《Up in Flames》(2003年),兩者的風格為甚大相逕庭。前者的唯美心碎IDM電音為該年的大發現,後者卻玩起深受My Bloody Valentine影響的迷幻音樂而叫人大感驚喜。然後Dan被美國傳奇性Punk Rock樂隊The Dictators的主唱Handsome Dick Manitoba發出禁制令禁用Manitoba之名,於是他從而改名為Caribou。首次以Caribou名義發表的專輯《The Milk of Human Kindness》在迷幻盎然之餘則換上了德國Krautrock的薰陶。而2007年的前作專輯《Andorra》所譜出的60’s Folk-Pop美好曲調,仍叫人回味。Dan的每張專輯,就是這樣各具異稟而來。

作為Caribou三年來的新作,《Swim》亦即是Dan的第五張專輯,他的音樂又再產生了變化。

《Swim》是Caribou重投Groovy與House-Oriented的作品。先行單曲〈Odessa〉就有如一首交由Erlend Øye主唱的Hot Chip或Junior Boys歌曲;柔揚的Soulful曲調有由長笛Loop帶出的〈Leave House〉。每首歌曲都含有不同的音樂底蘊,〈Sun〉的Tech-House、〈Kaili〉在Balearic / House得來亦綻放出Free-Jazz銅管樂、〈Bowls〉建基於銅鑼聲上與點點東方味、〈Hannibal〉的Deep House與電影感管樂。而由加拿大Indie-Rock樂團Born Ruffians主唱Luke Lalonde演繹出的〈Jamelia〉,亦是專輯裡的重點曲目。

期待在今個星期四聽到Dan聯同其Live Band玩出這批歌曲。

2010年6月25日星期五

Kele:電音出櫃

英國倫敦樂隊Bloc Party在去年10月底宣佈暫休,其尼日利亞裔黑人主唱Kele Okereke曾打算也讓其音樂工作也休止一年,跟著跑去狂玩健身、學習拳擊,練得一身肌肉;又在今年3月公開了他的同性戀者身分(早前還登上了同志雜誌《Attitude》封面)。但最終也心癢起來,帶著幾台電子合成器走進錄音室砌砌節拍Program,他以Kele之名義發表了他的首張個人專輯《The Boxer》便是這樣啟動。

在曾與Spank Rock合作的紐約市布魯克林製作人XXXchange與近年加盟了Warp廠牌的蘇格蘭格拉斯哥製作人Hudson Mohawke助陣下,Kele的個人作品與Bloc Party之最大分別,是他全然放下結他、昂然走上Electronica的音樂路線。別忘記Kele去年也在Tiësto群星烘照的《Kaleidoscope》專輯客串了一曲〈It's Not The Things You Say〉,這也彷彿對《The Boxer》的電音取向露出了端倪。

先行單曲〈Tenderoni〉那搶耳而扣人心弦的Electro House曲風,Kele已做足準備打進舞池,又抑或矯飾的〈On The Lam〉所輸出是UK Garage曲式與巨大Sub Bass,Kele唱得像女聲,似乎出櫃了的他也要開拓Gay Club Scene市場。專輯開場曲〈Walk Tall〉由Tribal節拍程序與啦啦隊口號式Hookline帶出,再綻放出電鑽式瘋狂電子Riff,大抵Adam And The Ants與Squarepusher走在一起合作會是這模樣。以Microbeat與木琴幽美地展開的〈Rise〉,再引伸是一首有如The Chemical Brothers般的Balearic / Techno歌曲。

最叫人聯想起Bloc Party是〈Everything You Wanted〉,而由Post-Punk式跳脫Bassline作馳聘的〈Unholy Thoughts〉是他的百分百Disco-Punk之作但來得調子輕柔秀美,在Verse部分Kele竟唱得有點像Depeche Mode的Dave Gahan。由Funky結他帶出的〈The Other Side〉那不難聽到Kele的頭號偶像Prince之影子。

最縈繞心頭,是由簡約的提琴撥弦交織出的〈New Rules〉,美麗動人如早年Depeche Mode的電子Ballad。〈All The Things I Could Never Say〉亦是一首叫人怦然心動的電音Ballad歌曲,但卻又蟄伏者以是隨時會「起Beat」的暗湧鋪排。


2010年6月23日星期三

The Chemical Brothers:梳理之後

平心而論,沒錯The Chemical Brothers的近作專輯如《Push The Button》和《We Are The Night》等的確是夠高度折衷夠音樂大溶爐了,但另一方面卻又好像顯得為多元化而多元化,連客席歌手的參與量亦與日俱增,從而失去了其90年代專輯的精煉流程。喜見Tom Rowlands和Ed Simons也察覺到此點,於是他們為The Chemical Brothers音樂姿態作出梳理、剔除去某些額外的東西,其第七張專輯《Further》,亦好有重整旗鼓而來之感。

三年前The Chemical Brothers再度發表精選專輯《Brotherhood》,還叫我擔心他們是否快要江郎才盡。所以聽到《Further》這張回勇之作時,不得不叫我為之喜出望外。

在《Further》裡The Chemical Brothers作出了幾個明智的決定,比如特意不再招攬客席主唱助陣,所以今次只有Bella Union旗下美國女唱作人Stephanie Dosen為他們演繹女聲,其餘的男聲主唱與作詞則由Tom親自負責,而且實行把人聲作為樂器的一部分;《Further》非常之著重流程結構,是他們歷來來得最完整的專輯,樂曲與樂曲之間互相連貫、一氣呵成而來,構成相當旅程式的Trip Album。

Tom和Ed都是Vintage Synths的收藏家,而《Further》的另一大重點是他們開宗明義地大量應用電子合成器,不惜誇耀種種古老電子合成器的獨特聲音,甚至奏出了有如70年代Krautrock派的電子音質。幽美的開場曲〈Snow〉在Neu!式節奏與Stephanie天使般的嗓音下,引伸出是美麗浪漫、如流水行雲的Synth演奏;長達近十二分鐘的先行單曲〈Escape Velocity〉,這首馬拉松式Techno曲目亦有著仿如介乎早期Kraftwerk與Manuel Göttsching / Ashra之間的Synth鋪陣。此外,〈Horse Power〉展示出是他們的高壓Hard Techno動能馳聘,簡直可以混搭上Underworld的〈Moaner〉。

另一方面,延續自〈The Private Psychedelic Reel〉那種迷幻之音,這亦是《Further》的大前提。Stephanie唱出的〈Another World〉是多麼美好而Uplifting的電氣Dream-Pop歌曲;迷幻的〈Dissolve〉由Tom獻唱,這是他們今次的〈Let Forever Be〉吧;電氣版Shoegaze曲目〈Swoon〉不難叫人聯想到My Bloody Valentine的〈When You Sleep〉和〈Soon〉等經典作;〈K+d+b〉則是乘著Krautrock / Can式節拍與流麗Synth聲祭出的迷幻流行曲。

今次還找來合作多時的錄像工作者Adam Smith和Marcus Lyall為每首曲目攝製音樂短片,將其迷幻旅程引伸至視覺媒體。


623


2010年6月19日星期六

We Are Scientists:繼續親英

總覺得We Are Scientists這個名字該起用於那些Electro樂團身上。然而成軍於美國南加州、及後移居紐約市發展的三人樂隊We Are Scientists,卻是當今其中一隊懷著渾身「英倫搖滾風」的美國結他樂團。2005年第二張專輯《With Love and Squalor》先在英國取得重大回響,再令他們席捲全球。

2008年的前作專輯《Brain Thrust Mastery》面世前夕鼓手Michael Tapper宣佈離隊,令We Are Scientists變成以Keith Murray和Chris Cain的二人組姿態現身。所以來到他們這張第四張專輯《Barbara》,樂隊的最大改變是來自英國樂隊Razorlight的鼓手Andy Burrows正式加入頂替了Michael的空缺;此外便是已他們由Virgin / EMI而轉投到獨立廠牌PIAS Recordings旗下。

在紐約市、洛杉磯和倫敦三地灌錄的《Barbara》,今次We Are Scientists仍舊乾淨俐落的英倫風搖滾依然。像MV幽默有趣的先行單曲〈Rules Don’t Stop〉便再次是他們的搶耳而跳脫之作,可叫人聽得大呼暢快那種;第二張單曲〈Nice Guy〉在醒神的Indie-Rock曲風下還有”If you're the nice guy act like the nice guy”這句足以叫人琅琅上口無敵的Hookline(其MV大玩錯字字幕)。〈Break It Up〉則把Chris一手Groovy的Disco Bassline表露無遺,而爽勁的〈Jack & Ginger〉那點點Synth伴奏馬上令歌曲New Wave起來。無疑Andy的鼓擊乃令今次We Are Scientists的歌曲來得更見緊湊與內聚力。

此外,他們也有浪漫、淒迷而激情的〈Pittsburgh〉;而〈Foreign Kicks〉叫我想起一股很80年代中期的英倫流行樂氣息,是高雅得來又略帶靡爛那種。


又在《Barbara》出版兼世界盃舉行前夕,We Are Scientists發表了一首只供免費下載的英格蘭隊非官方打氣歌〈Goal! England〉——明明是美國樂隊卻跑去為英格蘭打氣,他們就是這樣開宗明義的「親英」啊。

2010年6月16日星期三

Cats On Fire @ Songs For Children 1st Birthday Party

謝謝Songs For Children為我們帶來了芬蘭Indie-Pop樂團Cats On Fire的演出——昨晚Songs For Children在Backstage舉行的1st Birthday Party,Cats On Fire是這夜的頭條表演單位。

誠然要不是Songs For Children的推介,我也不會邂逅到Cats On Fire這隊芬蘭樂團,一聽之下,清新可喜,完全對了我的口味,而且聽得很有情懷那種。聯想到是Orange Juice、Aztec Camera、The Smiths吧,就連樂隊的外型,也相當之80年代。

看著Cats On Fire的演出,絕對叫我重拾昔日聽英倫Jangle-Pop / Twee-Pop的美好時光。而大家的焦點,自然落在主唱兼結他手Mattias Björkas身上,他的樣子有點像年輕時的Edwyn Collins(Orange Juice)加Ian McCulloch(Echo & the Bunnymen),在台上的神情總是有點內斂但可愛,很喜歡他那「好用力」地鞠躬的動作。然後有幾首歌Mattias放下木結他,實行邊唱邊跳、動作多多,非常之「盞鬼」。

已出版過兩張專輯的Cats On Fire,音樂會上除了玩奏自己的原創歌曲外,當晚他們也翻玩了White Town的1997年大熱單曲〈Your Woman〉

2010年6月14日星期一

Morcheeba:好馬也吃回頭草

別理會甚麼好馬不吃回頭草吧,即使當年是給隊友踢出局。無論主唱Skye Edwards出來發表的個人專輯,抑或Morcheeba找來別的歌手合作所灌錄的唱片,感覺總是欠缺了甚麼似的。故此離隊七個年頭,現在Skye重返英國倫敦Downtempo樂團Morcheeba,那不得不說是一件好事。

Skye歸隊Morcheeba後全新作品《Blood Like Lemonade》,也是他們的第七張專輯。其實過去幾年間,三人已各散東西、定居於不同國家,所以即使如今復合,但他們亦不諱直言製作過程中彼此卻並不常見面。於是,是Skye在英國薩里郡收錄主唱、Ross Godfrey在美國荷里活收錄結他及其他樂器、Paul Godfrey則在法國進行製作,實行兵分三路。

正如Paul所言,《Blood Like Lemonade》就好比Morcheeba的1998年專輯《Big Calm》的後繼之作,最精良的Morcheeba音樂元素通通都回來了。由非洲姆指琴引出的先行單曲〈Even Though〉是多麼縈繞心頭、美麗得沒話說,曲中的Dubby節奏有如帶你飛上太空。道出一名有夫之婦與其情人以一場車禍來殉情以結束彼此的關係的開場曲〈Crimson〉,那種正宗靡爛淒美Downtempo / Trip Hop曲風來得多麼電影感濃郁。

Ross的結他彈奏一向都帶有藍調底蘊,描寫一名本是牧師的吸血鬼之故事的主題曲〈Blood Like Lemonade〉,中段他的結他加起電風琴,感覺已很Pink Floyd呢;而調子幽美懾人心魄的〈Beat of the Drum〉,當其結他獨奏在歌曲的下半部分一出已猶如的David Gilmour上身般。而說一位美食主義者殺掉了她的伴侶的〈Recipe for Disaster〉,亦是他們的藍調Trip Hop歌曲。

另一方面,也有〈I Am the Spring〉這首只有Ross一手木結他伴奏的雋永溫婉Folk Ballad歌曲。

Skye回歸了,但Godfrey兄弟仍不忘帶來Instrumental Hip Hop純音樂作品。所以在專輯內還可以找到由Sitar Drone帶出的藍調樂章〈Mandala〉,以及猶如昔日Ninja Tune或Mo ‘Wax出品的〈Cut To The Bass〉。

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Triptych:Budgie的跨文化鼓樂Project香港首演

守口如瓶三個月,這個消息終告可以公佈了:前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鼓手、The Creatures的二分一成員Budgie已成立了他的跨文化鼓樂Project——Triptych。而Triptych的首個音樂表演《The Butterfly Effect》,將會在香港為《New Vision 2010》作全球首演,11月6、7日於沙田大會堂演出兩場。

Triptych以Budgie自己、日本太鼓樂團Kodo(鼓童)的音樂總監Leonard Eto以及來自南非的傳奇性非洲鼓手Mabi Thobejane這三位鼓擊手為核心,再加上美國結他手兼大提琴手Knox Chandler(The Psychedelic Furs / Dave Gahan)和Luna Sea的日本結他手兼小提琴手Sugizo(請尖叫吧),而後兩者亦同時主理現場電音製作,操刀Live Loop與Sampling。

今年3月30日,我和Budgie有個秘密約會,談談他的最新音樂團體Triptych——當時仍是喚作Trans-Cultural Drum Project這個Working Title。現年五十二歲的他已沒有再染金髮了,眼前穿得西裝畢挺的他似學院派的音樂家而多於我們心目中的Post-Punk樂手。原來他是甚健談而幽默的人。

除了這個演出之外,當日我還與Budgie談到早年他與牙買加Dub Reggae(Dillinger / The Upsetters)的淵源、德國Krautrock(Can / Neu! / Faust / Kraftwerk / Amon Düül II)對他的衝擊、1982年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來港(他仍記得搞手的名字),還有他身上那套在香港度身訂造的西裝。

當天算是公事在身,所以只帶了三張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的黑膠專輯給他簽名,那分別是《Kaleidoscope》、《Juju》和《A Kiss in the Dreamhouse》這三張1980至82年間的作品。Budgie看回自己二十三歲時的樣子,不知幾開心呢。

David Byrne: How architecture helped music evolve


2010年6月10日星期四

These New Puritans @ Grappa’s Cellar

我曾說過These New Puritans得以大受歡迎,樂團成員擁有青靚白淨的討喜外表是其中一個因由。由The Peoples’ Party主辦下,昨晚三缺一的These New Puritans在Grappa’s Cellar舉行音樂會,在場我所認識的女生無一不表示對他們為之暈其大浪,Jack Barnett固然是取得最多尖叫的一位。

Sophie Sleigh-Johnson「請假」缺席(男生們只能望洋興嘆),卻加入了兩位低音單簧管Bass Clarinet手(Bass Clarinet又不同Basset Clarinet,勿混淆)。但原來兩位低音單簧管手並非隨團而來,而是從香港聘請的本地樂手。

先由低音單簧管奏出序曲(那是〈5〉的Reversed版),隨即響起了其懾人心魄的Epic之作〈We Want War〉,樂迷馬上亢奮騷動起來,並一同唱和”We-want-war”。

毋庸置疑孖生兄弟George Barnett絕對是張力十足的鼓手,奏出又爆又巨大的Tribal Beat;Thomas Hein除了主理Sampler、Synth與和唱之外亦兼任敲擊手,不時與George作雙鼓齊飛,來得相當之蕩氣迴腸,好讓These New Puritans的歌曲(新歌)來得有如祭典般。比如〈Drum Courts〉的部落鼓擊簡直叫我回到從前聽Dead Can Dance、Death In June的黑暗地下音樂年代。

選曲以來自第二張專輯《Hidden》的歌曲居多(整張專輯十一首歌共玩了八首之多),反而首張專輯《Beat Pyramid》時的歌曲則只選玩主打單曲而已,毋庸置疑〈Numerology〉觸發起的全場大合唱場面實在太棒大厲害了!近作單曲〈Attack Music〉一出亦反應熱烈,曲中的兒童合唱由George的Vocoder聲代替。首尾呼應地,最後亦玩出了〈5〉。

樂隊甫出來準備Encore,樂迷已大呼”Elvis!”、”Elvis!”、”Elvis!”, 然後他們亦玩出了重新編曲後由慢至快的〈Elvis〉,全場即馬上瘋狂起來。最後以〈White Chords〉正式作結。

當晚也發生了一些小插曲。在〈White Chords〉玩至尾聲時Jack伸出結他給樂迷彈奏,樂迷以為他大贈送結他而一手拿掉之,幸而未幾主辦即替他取回。完場後,Jack又發覺他放在台上的YSL外套給樂迷順手牽羊拿走了,而他亦為之大感不高興,對於此舉我們亦認為有損香港Indie樂迷的形象;翌日經過在Facebook上的一輪呼籲後,那樂迷亦答應把外套交還給Jack。

2010年6月8日星期二

為Mick Karn籌款抗癌

6月4日,前Japan低音結他手Mick Karn的官方網發表聲名,這位英國著名Fretless Bass演奏家早前被診斷身患癌症,而且已進入末期。

目前Mick Karn正在接受治療,但卻面對經濟上的問題(他從不是很賣錢的樂手)。故其官方網現發起為他籌務醫療經費的行動,呼籲圈中好友及樂迷助他度過時艱。

捐款可登入Mick Karn的官方網,以PayPal支付;又抑或在前隊友Steve Jansen的官方網之Image Shop購買任何肖像,款項便會捐給Mick Karn。

作為追隨他多年的樂迷,但願他可以度過這個難關、早日康復。



2010年6月7日星期一

大東山的藍白綠

星期日天氣不錯,已五個月沒有登上過我至愛的大東山了,心癢癢多時,所以決定獨個兒出發,再走伯公→大東山→黃龍坑郊遊徑→東涌的路線。

從伯公登山不久,已看到山峰被雲霧籠罩著,以為山上也只有白濛濛一片。

走進雲霧中。

穿過雲霧,原來卻又是另一景象。開始見回藍天。

登上山頂,不時看到陽光普照、一片藍天,而藍天下是白雲。有時雲層更在山頭下,彷彿如果我從山崖跳下去的話便可以給雲海接著。於是仰望頭上的藍天,俯望跟前的白雲,加上腳踏綠油油山頭,形成眼前這藍白綠的三色構圖。像不像烏茲別克斯坦(Uzbekistan)的國旗呢?

陰睛不定的爛頭營。又今次我第一次見到有人租用爛頭營,是一個洋人家庭。

黃龍坑郊遊徑走落黃龍坑道,原來黃龍坑郊遊徑出入口對出的郊野公園已完工,還已有人在紮營。

本星期三:These New Puritans!

差不多兩個星期前,These New Puritans在其官方網上宣佈女成員Sophie Sleigh-Johnson「請假」缺席樂隊的工作,其空缺會由兩位單簧管手代替。換句話說,今次These New Puritans的亞洲巡演,樂隊也只能三缺一而來。然而話雖如此,對於今個星期三由The Peoples’ Party帶來他們假Grappa’s Cellar舉行的音樂會,我仍是那麼引頸以待。

沒有Sophie,失望是有。然而本是以四人樂隊陣營來港的These New Puritans,現在三缺一但卻換來兩位單簧管手,那又可會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音樂上有所驚喜呢?

這個有銅管樂伴奏的〈We Want War〉現場版我已喜歡到不得了,換上木管樂,效果又會如何呢?

2010年6月6日星期日

The Teenagers / Wax Tailor @ La French May 2010

今年Le French May在灣仔伊館舉行的Musical Showdown,本是帶來是The Teenagers、Wax Tailor和Cocoon這三個法國音樂單位之表演演出。然而後者因為其男歌手Mark Daumail的健康問題而取消他們的演出部分,所以昨天只餘下The Teenagers和Wax Tailor而已。

音樂會開始前,我先跟The Teenagers會面。主唱Quentin Delafon勁可愛,Dorian Dumont亦甚鬼馬,四眼仔Michael Szpiner最正經。

先由兩隊本地樂隊作暖場演出,那分別是由前Whence He Came主唱Joshua另組成的Noughts & Exes(可以稱他們為Folktronica嗎?),以及當晚不消三首歌曲已煽動到樂迷湧出台前、令氣氛熱燙起來的Chochukmo。

以Jean-Christophe Le Saoût這位Turntablist為首的Wax Tailor,這次他不但帶同一位電大提手、一位長笛手為他伴奏,還有一名女歌手及一名Rapper為他任客席主唱。然而他那種Downtempo / Hip Hop樂風,我總覺得仍停留在90年代般,就像在90年代聽Ninja Tune、Mo ‘Wax的出品。

大家引頸以待的The Teenagers出場了,除了他們三人外還有一名女鍵琴手和一名鼓手上陣。

甫出場已玩出〈Starlett Johansson〉,Quentin非常生猛。Encore前玩出〈Homecoming〉時,更邀請了一群女樂迷上台,猶如要重演MV裡女生們彈吓彈吓的場面。Encore時玩〈Streets of Paris〉,又換上一群男生上台。

除了《Reality Check》時期的歌曲之外,他們預演了〈Going Back To Bed〉、〈Jealousy〉、〈Harlequin Romance〉這三首來自其第二張專輯的新歌。

The Teenagers語錄:

我問他們The Teenagers最差勁的演出經驗是甚麼?Quentin說:「早前在西班牙演出時被一名女樂迷揸我春袋,我即刻打了她一嘢。我從不打女仔的。」

介不介意樂迷在音樂會上拍下你們的新歌然後放上YouTube分享?Dorian說:「我哋已拍番你哋轉頭,我哋有國際律師。請小心!」

2010年6月4日星期五

65daysofstatic:電氣暴烈

英國Sheffield樂隊65daysofstatic在其扣人心弦的Math Rock / Post-Rock曲風呈現著若干的電音肌理,早已樂迷所津津樂道。出道七年,我們亦看到了65daysofstatic在音樂上發生了一次莫大的演進——朝向更電氣化的後搖滾路線進發。 
繼2007年的《The Destruction of Small Ideas》之後,65daysofstatic三年來的新作、也是其第四張專輯《We Were Exploding Anyway》,他們正綻放著強大的電音動能來。
在《We Were Exploding Anyway》裡65daysofstatic的最大演進,是樂隊大量應用Synth演奏與Sequence程序,而減低了結他的主導性、甚至以電鼓取代真鼓,但他們的樂曲卻仍來得暴烈盎然。

〈Crash Tactics〉是他們的Techno Rock曲目,有如Juno Reactor的高壓電能。〈Dance Dance Dance〉在山雨欲來的氛圍下祭出如雷貫耳的Tribal節拍,再推至Trance的電音Pattern以及Post-Rock曲風的綻放。用上了Vocoder的〈Go Complex〉簡直是65daysofstatic版的Nu-Rave作品,聽得到Acidic的303電音馳騁。〈Tiger Girl〉由Tribal Techno巡序漸進成Post-Rock,好比Underworld要玩起後搖滾來。主打曲目〈Weak4〉以火舌般的電子Riff與巨大Breakbeat滾動,捲起令人血脈賁張的爆炸力,在此曲裡65daysofstatic可謂是Post-Rock界的The Prodigy。

另一方面,〈Piano Fight〉是由浪漫鋼琴帶出的蕩氣迴腸Post-Rock樂曲;〈Debutante〉營造出黯然神傷的電影音樂感,是泛著一片幽美Ambient氛圍的Post-Rock樂曲。 

最失望是有The Cure靈魂人物Robert Smith客串獻聲的〈Come To Me〉,聽來只是拿了他的簡約人聲來作Remix,沒有甚至特別。

The Drums:鼓舞飛揚

帶著2010年度聲望最高企最佳新樂團而來,根於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The Drums如何受到各大音樂媒體所吹捧、在本年度新人巡禮上如何呼聲甚高,我亦在此不贅紮。我喜歡The Drums,我只會說因為他們對了我的音樂口味,好讓我重拾回在80年代聽英倫獨立流行樂的清新可喜、簡樸爽朗情味,彷彿回到我在80年代沉醉英倫獨立音樂的少年青蔥歲月。

去年的《Summertime! EP》一鳴驚人,而他們的首張同名專輯《The Drums》亦固然是千呼萬喚而來。

兩位發起人成員Jonathan Pierce和Jacob Graham,都誠然對他們的最深遠影響是80年代的英倫Indie-Pop(Jonathan的衣著打扮亦很80年代吧)。除了The Smiths之外,曼城獨立廠牌Factory的出品是他們的一大影響;但他們所情有獨鍾的並非無人不曉的Joy Division或New Order,而是點名The Wake這隊在Factory旗下曇花一現(後來轉投Sarah Records)的蘇格蘭格拉斯哥樂團。無疑,The Drums有不少歌曲其實來得甚有C86 / Anorak時代的赤子之心氣息,他們身上所帶有的50、60年代Bubblegum-Pop的薰陶,那亦與C86 / Anorak作品的懷舊曲調子為之不謀而合。甚至The Drums在樂器取聲方面(尤其是鼓聲),也刻意做出很80年代的音質。

《Summertime! EP》裡唱道在美好的一天一覺醒來便一同滑浪去之Surf-Pop主打歌〈Let's Go Surfing〉,其Upbeat節奏與懶洋洋的旋律之配對,那絕對是The Drums的夏日國歌。單曲〈Best Friend〉是其中一首感覺很C86的清新小品,最新單曲〈Forever And Ever, Amen〉就有如將早期New Order的節奏配以溫婉而Bittersweet的旋律。

〈Me And The Moon〉所馳聘著的鼓聲乃80年代到不得了吧。〈Book Of Stories〉楚楚動人的曲子又再次是多麼C86情懷的一曲,好比《Sonic Flower Groove》時期Primal Scream的聲音。〈It Will All End In Tears〉以清爽暢快的曲風來唱出憂傷的情感,〈I'll Never Drop My Sword〉正是那種很有昔日Factory出品味道的獨立流行樂。

The Drums的前身是Jonathan和Jacob早年組成的Electro-Pop樂團Goat Explosion,即使如今The Drums是一隊結他樂團,但他們有時卻留有多少電子樂隊的神髓。低調而令人聽得心碎的〈Down By The Water〉就如80年獨立電子樂團的Ballad曲目,想起了是Eyeless In Gaza這個久違了的名字。〈I Need Fun In My Life〉基本上也是半Indie-Pop半Electro-Pop的歌曲吧。

但何解專輯內沒有收錄〈I Felt Stupid〉這首單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