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Alternative Country樂團Smog的靈魂人物Bill Callahan在近年已全然以個人名義出版唱片,對他來說Smog已成過去。去年他帶來了只有以黑膠唱片與MP3形式出版的現場錄音專輯《Rough Travel for a Rare Thing》,似乎他愛上了這種直截了當的現場音樂方式,所以作為繼2009年《Sometimes I Wish We Were An Eagle》後的全新專輯,新作《Apocalypse》亦是在德州的錄音室裡以現場錄音的形式收錄。 雖然在《Apocalypse》內只有七首曲目,但不要以為這只是一張迷你專輯,反之每首歌曲都超過五分鐘長度。也是現場收錄之故,所以今次再沒有Baroque-Pop式歌曲,卻叫人找到點點Jazz曲式的底蘊。 開場曲〈Drover〉是那麼富有公路電影感的Alternative Country歌曲,仿如在一望無際的公路上馳聘。〈Baby’s Breath〉則來到一片小田園,鄉士風味十足的Banjo與迷幻的電結他在曲中絲絲入扣而來。〈America!〉是一首來得甚Groovy的Electric Country-Blues曲目,伴以辛辣的失真電結他,有趣是當中唱到"Captain Kristofferson, Buck Sergeant Newbury, 'Leatherneck' Jones, Sergeant Cash – what an army!",那即Kris Kristofferson、Mickey Newbury、George Jones和Johnny Cash這四位Bill的音樂英雄。
〈Universal Applicant〉在Jazz-Folk得來卻奏出了一份飄浮感,那大可用上Space-Jazz-Folk來形容。〈Free’s〉這首清逸的Jazz-Folk小品有如叫人置身田野上,曲中的長笛與Bill的口哨獨奏都是如斯怡人。〈Riding for the Feeling〉唱出了告別之心情的Ballad,以電鋼琴勾勒出淡淡然的幽情;而長達八分鐘的Ballad曲目〈One Fine Morning〉在爵士/福音鋼琴伴奏下,亦不忘響起Lo-Fi電結他。
在Rachel主唱與雙簧管下,〈The Best Person I Know〉有如昔日4AD廠牌的出品,〈I'm Not Stupid〉的古雅情味更好令我想起Shelleyan Orphan來,80年代的英倫獨立音樂正是可以來得如斯歐陸風情,Faris主唱的〈The Lull〉之管弦樂那又來得萬般古意盎然、好比This Mortal Coil的作品。再聽主題曲〈Cat's Eyes〉和二人合唱的〈Face In The Crowd〉,Faris唱得如陽光年輕版Nick Cave。Faris獨唱的〈Sooner Or Later〉那份冷峻闇黑,更來得既Goth又Industrial呢。這不是很80年代的歐陸獨立音樂色彩嗎?
當然,徹底地懷舊的,那定是〈Not A Friend〉,此曲大可放進《阿飛正傳》裡(王家衞那齣)。〈I Knew I Was Over〉這首鋼琴Ballad,Faris像飄蕩於外太空的60年代情歌歌手。
Dave與Chris Shiflett,現加上Pat之歸隊,今次Foo Fighters彰顯出是他們三支結他的威力與層次,所以《Wasting Light》亦被視為樂隊最重型的一張專輯。如三支強悍結他Riff逐步出場的專輯開場曲〈Bridge Burning〉,便是一首來得叫人血脈賁張的搖滾曲目。毋庸置疑Queens Of the Stone Age是近年對Dave的一大影響,主打單曲〈Rope〉在辛辣的結他Riff主導下,亦有著Dave拿手的懾人歌曲旋律,還有Taylor Hawkins的鼓花獨奏位。
兩位重點客席樂手,先有前Hüsker Dü兼Sugar主將Bob Mould為〈Dear Rosemary〉這首扣人心弦的搖滾歌曲擔任和唱與彈結他,然後是前Nirvana隊友Krist Novoselic在慘白神傷的一曲〈I Should Have Known〉裡彈奏低音結他與手風琴,Krist、Dave、Pat又再聚首一堂,只欠Kurt Cobain吧。
BBC的《Sound Of 2011》第三位、登上《NME》封面,英國倫敦Indie-Pop樂團The Vaccines被視為本年度的Media Hype,不得不承認是因為外間過份把他們視作如何驚為天人的樂隊看待。沒錯The Vaccines是優秀有餘,但跟甚麼驚世駭俗還是有一段距離;可是卻又不能否認,他們能譜出很棒的清爽結他流行曲。 本來早已想寫The Vaccines,但早前唱片公司安排了電郵訪問,發了問題給他們後一心等到有回覆才動筆,可是問題一去無回頭,等了又等,執筆之際仍沒收到。看來他們真的忙得不可開交呢。
由曾以Jay Jay Pistolet之個人名義玩Indie-Folk的主唱兼結他手Justin Young以及The Horrors成員Tom Cowan之弟出任結他手的Freddie Cowan所發起的The Vaccines,成軍才只有一年時間,其首張專輯《What Did You Expect From The Vaccines?》便告面世。 起初外界把The Vaccines形容為Ramones遇上The Jesus And Mary Chain,而他們則自言樂隊的影響包括50年代的Rock 'n' Roll、60年代的Garage Rock與女子組合、70年代的Punk、80年代的美國Hardcore與C86,以及美好的流行音樂,相當之大包圍。而重點是,The Vaccines以能夠譜出一首首妙不可言的Perfect Pop歌曲為王道。
首張官方單曲〈Wreckin' Bar (Ra Ra Ra)〉便似十足Ramones的急疾暢快醒神Punk-Pop歌曲,談未成年少女的〈Nørgaard〉又是另一首Ramones到不得了的曲目(“She's only seventeen, so she's probably not ready”)。而處男作〈If You Wanna〉在爽朗的曲風下亦是有著如斯流暢而懷舊的Chorus。
另一主打單曲〈Post Break-Up Sex〉,Justin那Bitter-Sweet的漫不經心主唱實在Morrissey到不得了,在大唱:「分手後性愛/可以幫助你忘記你的前度」下,以輕輕鬆鬆的清爽曲式來唱出一份傷感,其MV在尾段便拍出了如斯憂傷的情感。〈A Lack Of Understanding〉也來得很80年代的英倫情味Indie-Pop,The Smiths的基因可謂不言而喻,由電風琴Drone帶出的〈Wetsuit〉亦有著一份80年代英倫獨立音樂的幽暗低調。將會作單曲發行的〈All In White〉有如Joy Division一曲〈Transmission〉的Bassline前奏,也是他們較接近Post-Punk曲風的一曲。
我不認同The Vaccines有多大The Jesus And Mary Chain的影子,只有有如Pixies般的〈Blow It Up〉開首先由嘈吵的失真結他引入,但不見有何Mary Chain般的危險性。反而專輯結尾的〈Family Friend〉倒叫我聯想到介乎The Velvet Underground和The Jesus And Mary Chain之間的中板歌曲。
紐約市DFA Records旗下又一佳品,那是由Nick Millhiser與Alex Frankel所組成的Electro-Pop / Nu-Disco二人組Holy Ghost!。他們的前身是有機性的Hip Hop組合Automato(首張專輯也是由The DFA監製),二人分道揚鑣過一段時間後,便以Holy Ghost!洗心革面而來。 成軍四載,Holy Ghost!終告帶來其首張同名專輯《Holy Ghost!》,他們以主唱作主導的Electro-Pop歌曲沒錯是賦予著Italo-Disco的電音底蘊而來,採用的盡是Vintage電子合成器,同時跟Automato殊途同歸之處是他們在音樂上流露出的70、80年代Soul-Funk基因,所譜出的更是很80年代流行樂的曲調。 聽Holy Ghost!的處男作〈Hold On〉,那不是歐陸Italo-Disco到不得了的電音流行曲嗎?新單曲〈Do It Again〉同樣Electro電量十足而調子流暢,曲中的電鼓聲與”Do-Do-Do, Do It Again”的唱法,都是很80年代的電音素材。
再聽〈Hold My Breath〉,簡直猶如叫人回味到80’s Pop與Italo-Disco的好時光,很Pet Shop Boys吧,還要是來幾聲歐陸浪漫琴音那種。〈Wait And See〉亦是有著鏗鏘琴音的80’s Pop式流行曲,〈Slow Motion〉亦大可用作80年代青春電影插曲。〈Jam For Jerry〉這首愉快的Electro-Pop曲目是寫給他們的已故鼓手Jerry Fuchs。
〈Slow Motion〉由其合唱引子到歌曲旋律皆80年代到不得了,還要有Funk結他Riff,以及Conga與Synth的獨奏。很White-Soul曲子的〈Static On The Wire〉,重點是由Fender Rhodes琴音勾勒出的Funky肌理,還要由Juan MacLean彈結他獨奏。另一方面,還有〈Say My Name〉這首中板而Soulful的Synth-Ballad。
而〈It’s Not Over〉這首歐陸非常的Italo-Disco歌曲內有紐約Dance-Punk樂隊The Rapture的Luke Jenner客串和唱,並不足為奇。碟末由The Brooklyn Youth Chorus之唱詠帶出的〈Some Children〉,更有老牌白人騷靈歌手Michael McDonald情商客串和聲,這才是驚喜。
可惜2009年單曲〈I Will Come Back〉並沒有收錄在《Holy Ghost!》內。此曲之典故,是其MV是全然逐幕逐幕跟足New Order的1983年單曲〈Confusion〉以於紐約市夜生活為背景的音樂短片來Re-Make拍攝。
近年我已甚少行那些太「企企理理」的行山路線,要不是這個星期日要去愉景灣看龔志成有份策劃的日本籌款音樂會活動《Pray For Japan》,才會與Florian一起行梅窩東灣頭→熙篤會聖母神學院→稔樹灣→愉景灣這條久未踏足過的行山徑。 從梅窩出發,經過銀鑛灣再走到東灣頭,準備上山。 踏上東灣頭的登山天梯,幾易行。 回望銀鑛灣。 繼續登山去。 東灣頭與稔樹灣之間的無名山頭上,有一片小小的草坪。 在山頭上遙望坪州。 落山去。 熙篤會聖母神學院,有修道院、聖母亭,還有山路上的十個十字架。 稔樹灣。 來到在愉景灣舉行的《Pray For Japan》,那已經差不多五時了,正在演出中是一隊老外Cover Band,壓軸是這隊The Pray For Japan Big Band。